所说的“养蚕”故事,是指读小学时,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那一年,全国中小校学生毕业时间由寒假变更到暑假时,因之有半年过渡期,也就是每个学生要多念一个学期书。
虽然有过渡期补充教材,可对老师或者学生来讲,都很尴尬。时间多出一大截,学过的内容不能炒剩饭,学新内容又担心与下学期课程重复,于是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根据学校或学生情况,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所读小学是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学校经费由大队(村)承担,除了必备的教学用具外,没有像样的设备设施,更谈不上教学基地。老师拿工分,年底折算月工资大约30元左右,只够生活费用。如此困境,学校不可能组织同学们春游、参观和考察了。
但是,穷人有穷人的做法,不同老师有不同办法。开学不久,班主任(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学养桑蚕,而且特别交代,养蚕是社会实践课的作业,放暑假时,大家都要讲讲养蚕经过。
学生最听老师话的,更何况是小学生。求教曾经养过蚕的表哥,咋养蚕?表哥大大咧咧地说,就这么养呗,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是,家乡主业不养蚕,不是丝绸主产基地,养蚕只是孩子闹着玩,难得有养蚕行家。
第一次养蚕,毫无经验,内心忐忑。把蚕纸(粘有蚕卵纸)放在煤油灯下反复检查,担心蚕卵是“瘪(死)”的,不能孵化出蚕来。可是没有经验,分不清好坏蚕卵,只有养着试试看。于是,听从养过蚕的大孩子建议,把蚕纸包在柔软、保温的绵纸包里,宝贝似地放在内衣胸部口袋中保温孵化。每天放学后,找到避风朝阳处,拿出纸包,小心地拆开,看蚕卵有无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约十天左右,黑黑的、针鼻子大小的蚁蚕陆续破壳而出,在蚕纸上蠕动。见到蚁蚕,甭提多高兴了,到处炫耀。然后,用毛笔轻轻“渡”到准备好的桑叶上,桑叶放在小小的药品包装盒子里,盖好盒子并在纸盒上方开几个小孔作为出气孔,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养蚕。
恰如(宋)王之道所言:“养蚕如养儿”,养蚕是一件细碎、花时间和精力的活儿。每天早晨起床摘桑叶,换桑叶,清洁蚕盒。每天下午放学后,打开蚕盒,在光线好的地方,检查每一条幼蚕有无异常,收拾蚕粪,换蚕盒子。二十天左右,蚕不吃桑叶了,开始吐丝结茧子。把茧子小心存放在温暖防潮的纸质箱子里,半月左右,茧子开了小眼,蛾子爬了出来。将粉黄色蛾子轻轻放在垫有白纸的透光盒子里,以备产卵。此时,蛾子不吃桑叶,只是相互间扑打戏耍,三天左右,白纸上缀满成片的蚕卵,竟然一次养蚕成功。
结果来之不易。每一步都要细心照料,否则幼蚕、成蚕、蛾子会死掉,或得不到蚕卵。有几个马大哈同学,不是忘记喂食桑叶,就是忘记清洁蚕盒,导致幼蚕死亡或不产卵(瘪卵),只得从头来过。
儿时最崇拜老师,但老师说自己没有养过蚕,也不知道如何养,内心有失去依靠、无所适从的感觉。可蚕要养下去,只有四处问人,想方设法找书看。还有就是大家傻傻地看着蚕,彼此糊涂地、毫无顾忌地发问:蚕吃菜叶子吗?怎么有几天不吃桑叶?为什么蜕皮?蚕宝宝有几对足?茧子的丝有多长,是一根或者几根?蚕茧大多数是白色的,为什么也有黄色的?蛾子为什么不会飞?
傻傻地互问,呆呆地苦想,笨笨地试探。有些问题可以找到答案。数一数,就知道幼虫有八对足,蛾子只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蛾子不吃桑叶也不会飞。成蚕食用莴苣叶,可吃菜叶子的蚕,无法长大。有些问题费脑筋后也会找到答案。大家回忆,蚕茧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两种,幼蚕脚有黄色的和白色的两种,黄色茧子个数恰好等于具有黄色脚的幼蚕的个数!哈,黄色脚的蚕,织黄色的茧子!蚕分两种,一种是身上只有一个小点子,一种是有四个小点子,一种是雌性,一种是雄性!而许多问题想到头痛,都找不到答案。例如,一个茧子是一根不断的丝织成的?丝有多长?有的茧子里面为什么有一对蛹?蛾子为什么不会飞?
临放暑假,老师专门安排一个整天座谈课,让大家说说养蚕的经过。养过蚕的人,说起养蚕过程,从容顺畅,头头是道,而且说出许多新鲜事。末了,老师总结说,养好蚕的同学,明年可以继续再养,有遗憾的同学,请教别人,争取完美。
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后来再未养蚕。可养蚕的经历,铭记心中,知道了诸如请教、讨论、试验、查资料等等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不断提问等好习惯。
而且这些习惯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读中学时,同学来自不同小学。而有过类似养蚕经历、做过社会实践的同学,普遍好提问,而且问题比较刁钻。有次物理课提问时,有位张姓同学突然问,球体最能抗压,最能保护其中的物体,为什么蚕茧是椭球形的?物理老师猝不及防,犹豫了好久,不自信地回答说,蚕为长条形,伸展身体时最舒服。而茧子之所以织成椭球形,一是为了保持舒坦的姿势,二是为了节省吐丝量,再说,椭球截面也是抗压最佳的圆形。
事后,张同学解释说,当年养蚕还有许多疑问,并且总是放在心上,总想找人问问,找书看看,找到明确答案。也许就是这种惦记,如今他已经成为知名的学者。
多年后,当年的语文老师说出布置养蚕作为课外作业的奥秘。当时学校条件差,老师们只能因陋就简,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开展一些有益思考的活动。布置种庄稼,不现实,会被大人代劳了。布置养猪或养牛,时间太长,不符合教学要求。养蚕时间短,活儿相对轻松,契合学生好奇心,能寓教于乐。
语文老师说,农村孩子终究要回农村,但也要有“差不多”的灵活、聪明,不能做木头木脑的“憨包”。他把学生都比喻成小狗崽,说要“哄”“溜”,放任的小狗崽会变成野狗。“骇”出来的小狗,要么凶残,要么门都看不住,又温顺又能看家的不多。放手让学生养蚕,学生就要找人问、找书看,要想事,再说养蚕又好玩,寓教于乐,比背书或做死作业好多了。
确实如老师所愿,他所教的学生中,许多人日后成为大学生、留学生及专家学者。为此,在职时,多次到各地传授教学经验。退休后,被城里学校高薪聘为老师。
同学们都记得瘦弱的老师,总记得那些益智性的另类教学方法,总记得当年他布置的作业,甚至有人因此得了“魔怔”。同村学友老单,从事林学研究,业内小有名气,定居工作日本东京多年,也是养过蚕、做过这种作业的人。某天深夜,打来长途电话,孩子般地高声说,找到答案了,当年结论对了一半!
原来,他偶遇世界知名的动物专家,才知道自然状态下家蚕出现黄色茧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家蚕出现基因突变时,起先脚变黄,然后吐黄色丝线。现在科技发达了,用人工干预方法或喂养有颜色饲料,也可以获得多种色彩茧子和丝线。
难为老单,几十年过去,还记得这事,还把这事当成事,做学问就需要养成孜孜以求的钻劲和不耻下问的学风。老单说,感谢老师当年利用养蚕的机会,引导自己画了人生第一个问号,也解了一道题目,培养了自己独立自主、穷根问底的学风,终生受益。是的,老师循循善诱和不断启发,让不少穷苦学生有了梦想,尔后追逐理想,发现了生活的真谛和快乐!
二〇一九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