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16
分享

徽商的背影

歙县徽州古城,无疑是徽州传统文化的聚集地,踯躅其中,不但可以欣赏徽州传统文化的精华,仿佛还可以依稀辨认旧日徽商模糊的背影。

(一)

徽商富甲天下,徽州府城自然气派非凡。徽州府城西对五魁山,统六县之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三雕遍布,装饰庄重典雅,具有明代建筑法式和徽州风格。仪门南是谯楼,是徽州府的大门,楼南建承宣坊,府前街上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分别为公布处罚、判决和表彰善行之所。

府衙是王权象征,而文化之根还在民间。古城内的民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即常说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徽商儒学思维里的“显宗扬名”“光宗耀祖”思想,引领徽派建筑发展到极致,诞生了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多进院落的设计理念,木构件为主的复杂榫卯结构以及石雕木雕砖雕的装饰艺术。同时,多山少地的窘境造就街道狭窄,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及商贾遇事让三分的理念,成就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建筑外形。

普通人家的住宅规模小,因时代变迁,或改建或损毁,留下的都是官宦或巨贾之家。坐落在打箍井街的曹氏二宅,是清代宰相曹振镛家族的房子,徽商后裔曹霆声于清朝末年兴建,也称“舟庐”,喻指徽商出去经商,走的是水路,视水为财。该宅地处府城内,南北二宅通宽11米,入深13米,四合院式的房舍,布局设计巧妙,宅内构件雕饰精美,保存完好,是徽州古建筑传统风格延续发展的典范。

曹家南宅为商务迎客、红白喜事及节庆宴宾的大型集体活动场所。一字形豪华砖雕门罩,下砌水磨青砖墙面,门左右墙脚,特选配坚固的石雕刻件防雨防损,寓意福禄临门,显示了名门望族的祈求。曹家北宅是曹家内眷家属的生活区,两边的房间是老爷、长子的卧房,前面是天井,天井两侧雕花隔扇内称“阁厢”。厨房单设,确保居室不受油烟污染,左边的小门是大厅举办筵席时的便捷通道。曹家在清朝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仅乾隆一朝,曹姓子弟中进士的人数就非常多,而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从清乾隆到道光的三代皇帝中,把持朝政长达75年。

“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是徽商经商的理念,自唐宋以来,徽商便特别重视教育,到了明清时期就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之说。唐朝初年被封为越国公的汪华,北宋的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思想家朱熹,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证渐江,近代中国铁路创始人詹天佑,国画大师黄宾虹和汪采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人民音乐家张曙和著名学者胡适等均出自徽州这方水土。

坐落在斗山街的许家厅是留存下来的古私塾。正厅是“尊孔厅”,供奉了孔子像,平常祭孔活动以及接待客人都在这里。穿过右侧的平安门,两边的厢房供先生住宿,楼上是学生听课的地方。院中的桂花树已有200多年的树龄了,“桂”取“贵”之意。古徽州有这样的习俗,只有家中有人中举,出了“贵人”,才可栽种桂树,在这里栽一棵桂花树,就是希望学子能够“蟾宫折桂”。

(二)

寻根是所有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怀。徽商在外经商,举目无亲之时,唯有血缘的联系最为可靠,而宗祠便成了家人族人最好的纽带。宗祠是族内最神圣,最高尚的建筑,也是徽商的精神寄托。

郑氏宗祠是郑氏的祖祠,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由门坊、门厅、享堂、寝堂四部分组成。

门坊是门面,三间四柱五楼,梁、柱和枋额遍饰锦纹雕刻,典雅工丽,牌坊正反面刻有“奕世忠贞”及“名宗孝祀”。享堂构建宏敞,梁木用材硕大,丁头拱眼内及驼峰、雀替、平盘斗等处雕有精美的云纹、花草纹饰,具有明代建筑风格。享堂是族内议大事、办庆典或族人聚会之地。寝堂为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摆放家族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牌位不是任意拿来放上去的,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送进一定的位置。灵牌是双层的,正面写有神灵(灵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孙落款。

徽商热衷于建造宗祠甚于宅院、学堂和庙宇。徽州地界内有几句俚语及习俗足以说明祠堂的重要性,比如,家族出了不肖子孙,往往用“不让进祠堂”来惩罚;大事协商不成,就要“到祠堂解决”;婚丧嫁娶首选之地是宗祠;外出多年回家的首要事情就是进祠堂“拜祖宗”;而在外的徽商,即使再忙,只要家族召唤,不远千里也要奔向家乡,参加家族的大典及商议大事。可以说徽商是情商,是亲商,是族商。

(三)

与其他商帮不同,徽商的商业开拓,往往伴随着文化繁荣和传播。徽戏来源于乐仆的习俗,最早是应家族祭祀而生。徽商聚集财富后,应老家及在外经商人的需求,蓄养优伶,组织家班,徽戏艺人得以专业,技法提高且广为传播,促使徽州戏事日盛。进入清代以后,徽商势头更劲,徽班徽调也如日东升,徽商们更有实力和闲暇扶持戏班,审美品位也更臻成熟。加之常年在外经商,见多识广,自然与异乡文化相融相长,随着徽商的富可敌国,朝廷也对徽班另眼看待,一改抑制的态度,招徽班入京庆寿,从而迎来了京剧的诞生。

当然,戏曲只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而深藏饮食中的文化元素,更是让人感到博大精深。当地人说,吃徽菜品的是文化,每道菜都有出处,菜肴中有祖宗经商心酸的眼泪和汗水,所以徽菜口味偏重偏辣。

蟹壳黄里透着徽商的心酸。旧时商道迢迢,每当丈夫儿子离去,妇人们常常抹着眼泪准备石头馃、炒面和咸鸭蛋作为干粮。炒面就着山泉当主粮,石头馃为补充,咸鸭蛋金贵,生性节俭的徽州人吃了3天,还没露出蛋黄来。石头馃是梅干菜猪肉馅的面饼,经火烤制而成,硬如顽石,得名“石头馃”,旅途携带,十天半月不变质。如今生活好了,石头馃改称蟹壳黄或酥饼,成为徽州地区的特色小吃。

毛豆腐也是徽商的杰作。山泉水酿出的豆腐人人喜欢,然而天气炎热时难以保鲜,因路途遥远,带到外乡的豆腐已长毛霉变。有人将长毛的豆腐放在油锅里油炸消毒后食用,油炸后的毛豆腐除了有豆腐的清香,还有特殊的鲜味。毛豆腐由此传开,成了徽州的饮食符号。

臭鳜鱼则包含了徽商的勤俭与孝道。鳜鱼肥嫩,口味鲜美,是鱼中上品。据传,一位在外的徽商,回家时捎带鳜鱼给父母尽孝,因时间长加之露头颠簸,途中鳜鱼皆死去。勤俭的徽州人不舍丢弃,用食盐将鳜鱼腌制起来。回到家中,父母感于儿子孝心,坚持将已近发臭的鳜鱼烧着吃了。也许是天意,微微变质发酵的鳜鱼,经过烹饪,不但可以食用,反而味道比新鲜鳜鱼更加鲜美。于是,“臭鳜鱼”在徽州流传开来,成了一道上好的美味。

虽然都是传说,但都来源于现实。徽菜从山中土菜荣登大雅之堂,得益于徽商。当年,富甲天下的徽商,偏爱家乡风味,其饮馔之丰盛,筵席之豪华,对徽菜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哪儿有徽商,哪儿就有徽菜馆。明清时期,扬州、上海、武汉的徽菜馆,盛极一时。上海徽菜馆一度曾多达500余家,即使到抗日战争艰难时期,上海的徽菜馆仍有130余家,武汉也有40余家。

临离开时,循着当年徽商的脚印,踱步中山巷。旧日,这里是徽商聚住中心,深宅大院的主人或是名门望族,或为巨富大贾。后来,徽州盐商失势,徽商无法应对清政府无休止地盘剥,加之列强侵略中国,民族资本受到挤压,徽商逐渐衰败,徽州文化也一度走向落寞,中山巷也变得破落。如今,虽然中山巷物是人非,但徽州人及来客,仍然记得徽商、徽州文化曾经的辉煌,延续旧时习俗,到此拾级登山,期盼生活、事业步步登高,一年比一年好。

二〇二〇年三月改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