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19
分享

天坑绝景锡崖人

在太行山,登高山,可瞭望原野的广阔。过峡谷,可感知大地的逼仄。到天坑,又能看到哪样的风景?

山西陵川锡崖沟就是一处绝壁围城的天坑。县志记载:“东有马东岭之屏障。西有桦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岭之险峰,南有青峰巍之对峙。四山夹隙之地称曰锡崖沟,因地势险恶,绝路,沟人多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偶有壮侠之士舍命出入”。进出村两个方向有三条路。“椿树爽”是从锡崖沟上王莽岭的古道,只有好汉才敢爬。“蚂蚁梯”“搭钩梯”在赤焰峡,是下河南辉县的悬崖道,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攀。三条路都是绝壁上抠出来的天路,千年之中,不知多少人在此致残,许多亲人在此阴阳两别。

天坑与外界几乎隔绝。封闭的天坑里,锡崖沟人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躲过许多人祸和饥荒。可是,锡崖沟人也吃够苦头,娶媳妇难、看病难、读书难及物资信息交换难。山里样样有,就是运不出去。山外样样好,就是运不进来。1962年秋,陵川县委书记邢德勇骑马前往锡崖沟,在山顶盘旋半天,无处下山,百感交集,用绳子吊给锡崖沟村3000元钱,在包钱的牛皮纸包上用毛笔写了“修路”两个大字!

从山顶扔一块石头,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山下天坑,可从山外修一条进村道路花了几十年时间。开始二十年间,因技术、经济及人力限制,只留下“驴道”“狼道”“羊道”,都不能作为进出山的通道,无法改善落后的交通状况。1982年,倔强的锡崖沟人背水一战,历经十年,于1991年6月10日,开通了挂壁公路。锡崖沟人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包括老支书在内的两位村民牺牲,十多名村民伤残,全村的财产都押在公路上。2002年国家投资,在原公路基础上,将砂石路面升级为水泥路面,扩宽隧道、路面而成等级公路。

这是一条让人震撼的挂壁公路。沿公路步行到锡崖沟时,因坡度大,人不由自主地身体前倾向下跑,脚趾顶着鞋帮生痛。公路或穿行隧道中,或悬挂陡崖上,下望不见底,仰望一线天。或是陡下,或是急弯,或是反折。行走其中,无法预知眼前公路走向,只知道不断穿越诸如“一线天”“母子守关”“一柱擎天”“八戒望风”“顽石点头”等险境。2公里长的开窗隧道似画在绝壁上,全长约7.5公里的公路,高差直落500米,如一头插入云端、一头连着天坑的天梯。

到锡崖沟,方知天坑的模样。村周高山与谷底高差900米,高达500-600米的悬崖峭壁,成台阶状,将锡崖沟围成一个2公里见方的大坑或深谷。陡崖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顺着不透水岩层之上,流到谷底,成为生命之源。谷底平缓,软质岩石风化成较为平坦的台地,分布着村民田地和房屋。南部有缺口,形成100多米高的峡谷或地缝。峡谷连峡谷,天坑接地缝,25亿年前的岩浆,18亿年前的沙滩,几亿年前的海底软泥,几百万年前的山洪堆积,四个地质断代产物汇集于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令人称奇。

初识锡崖沟,原来天坑是一幅深藏山中的丹青。高近百米的拦水坝,将从山里来的泉水汇聚成青龙湖,建成了江南都少有的“双桥烟雨”“镜湖映月”景致,修长的湖水,倒映着绿树、村庄,美不胜收。一座小桥,将红崖两岸的村庄连成一体,从而有了徬水廊棚、飞泄龙(潭)瀑,高悬小桥叠合着大坝、绿水,让人心旷神怡。赤焰峡谷可以看到“地下城堡”神秘,听“碧水清音”的美妙。“试胆石”“蚂蚁梯”“悬崖梯田”“绝壁天画”是少见的绝景。“石钟浮海”“笔架生云”“绝壁天画”是诗意的景致。

踯躅锡崖沟,原来天坑是宜居的山村。时值仲春,泡桐盛开,山楂展绿,田地层叠,绿水蜿蜒,生机盎然。大路两旁二、三层楼房林立,古老石屋点缀其中。街道虽不宽敞,但整洁干净,楼房虽不高大,但挺拔秀气。水库两侧,五颜六色装饰的旅店、旅馆近百家之多,饭店、餐厅随处可见,商店、特产店鳞次栉比,路上游人如织,热闹繁华程度可比平原大镇。干净舒适的床位,可口的风味食品,琳琅满目的商品,4G网络,WIFI及电子支付样样齐全,抬头望四周的高山,真是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而锡崖沟人,原来都是憨厚倔强的本色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Ⅱ》“美食”篇头条亮相的程荣华大娘,憨厚大度。走路个把小时,购买正宗食材,做了一宗不足十元的“生意”的张老板,纯真执着。拒绝客人讲价、不多卖也不少卖陈大爷,倔强单纯。碑林为锡崖沟从封闭贫困到开放富裕的见证,老村长介绍说,太行山人,人人都是愚公。如果村有需、国有事,锡崖沟人,人人都愿舍身而成义士。

是的,正是锡崖沟人,在“不甘困守旧桃源、蓝缕移山不靠天”的“锡崖沟精神”支撑下,将曾经“绝壁围青峰”的天坑绝地,建设成为今日“桃源天画妙”的胜景。

二〇二〇年三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