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6
分享

“悬”“玄”的悬空寺

又到晋北,再到山西省涞源县北岳恒山金龙峡谷中的悬空寺,欣赏先人高超的建筑技艺,感受醉心的艺术美感。

悬空寺,顾名思义悬在空中。山寺悬挂在峡谷西峰翠屏山岩壁间,由南、北楼及长桥构成。其中,最初北楼殿阁底部,距离下方河谷约90米,相当于30层楼高,如今虽然淤积,也有58米。南、北楼殿底高差近6米,最初北楼殿阁底部居下方河谷也有80余米。与常见道场佛地“依山傍水、居峰独尊”的惯例不同。

可是,当身处金龙峡谷之中,特别是朝阳斜照山寺时,环视周遭,不禁由衷赞叹先人选址的巧妙。金龙峡,恒山西南大峡谷,蜿蜒弯曲,时宽时窄。山寺所在之处,西峰翠屏山、东峰天峰岭,相互拱手,后退几步,山谷变宽而成葫芦状,减缓了峡谷水流的速度,降低水位,减少山洪的侵袭。而峡谷间的桑干河二级支流“唐峪河”,常年流水,为干旱的峡谷带来甘露,河道旁、峭壁间,茂盛生长的绿植,固结了摇摇欲坠的风化岩块。而流水带来的水汽,氤氲山寺的木质材料,材料保持一定湿度而不枯裂失能。更绝妙的是,山寺并不是建在山麓,而是悬挂于西峰悬崖石窟中。在此,西峰翠屏山向东探身成鹰嘴状,构成巨大的自然石窟。突出的岩石如伞,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风雨,雨水顺着凸出岩石,滴到峰麓,保护山寺不被流水侵蚀。然而,山寺足够高,东来的朝阳,每天可停留石窟3个小时,虽然短暂,但作用巨大,既调节石窟的温度、湿度,又未造成日光侵蚀,延缓风化,让山寺完好保留到今天。

站在浮桥边,眺望悬空寺,由衷敬佩先人工匠精神,脑海里不断回放先人建筑山寺的场景。翠屏峰半山腰处,并非直上直下,而是天然的凹进岩窟,放在如今,也是建筑禁地。然而,智慧先人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建成山寺,堪称奇迹。首先,工匠们从西峰高处悬索而下,利用工具扩大凹槽,凿出施工平台,再在平台壁上凿出石孔,石孔内大外小,深达数米。然后,选用经桐油长时间浸泡的铁杉木作为木梁,可防腐防潮,且坚硬无比。在木梁入硐的一头,预先打上楔子,木材插入石孔,楔子将木梁撑开,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内,等同于现代的“膨胀螺丝”。木梁长度三分之二深入山体,每根可以承受数吨重量,27根木梁与岩石嵌为一体,形成27组“着力点”,也就是今天科学术语“悬(臂)梁”。

有了着力点,工匠开始造“乾坤”。悬梁之下,配以30根梁下立木,抵挡偶然小荷载,形成科学称之的“超静定结构”。悬梁之上,架设卷扬设备,吊运河谷山麓的建筑材料。架设横梁或立柱,再搭次级梁、枋,利用榫卯梁架组合,搭积木似地层层垛堞而成框架。顺着框架,盖屋顶,安门窗,连栏杆,建成层层殿阁。在殿阁内部,工匠们向山体一侧继续挖掘出石窟,窟连殿,殿连窟,木结构的高空摩崖建筑就建成了。殿阁之间,用栈道连接,后世加建为上下两层栈道,形成一个闭环。行走其上,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有如攀登天梯。无论殿阁内部连结,还是殿阁间联系,无一颗钉子,无一根绳子,完全靠榫卯连结。山寺足够的结构强度与合理的构件间位移,消减无数来历不明的破坏力,挺过了一次次灾害。1695年,山西临汾发生8级地震,相距不远、全木质结构、看似飘摇的悬空寺,竟安然无恙、毫发未损!

拾级而上,穿行悬空寺,由衷佩服先人精妙的技法。悬空寺建筑面积仅仅152.5平方米,可有大小房屋40间。南楼位置最低,地处进寺山门附近,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纯阳宫(吕祖庙),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官殿是悬空寺内面积最大的殿,现供于殿内的塑像为明代泥塑,泥塑最高约2米,为寺内最大塑像,左右为侍女和老少臣子以及天蓬元帅、龟蛇二将。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及为民解厄的水官。雷音殿,位于南楼最高处,取“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声音如雷鸣般响亮”之意。

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长线桥将庙宇、楼阁等景观连在一起,奇幻、奇险、奇巧!

北楼位置最高,三层,长约7米,宽约4米。五佛殿位于最低层,因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在最上层,也是悬空寺最高处。三座塑像一字排开,居中为释迦牟尼,左边孔子,右边老子。三位始祖共聚一堂,极为罕见,显示了人们“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美好愿望。

因此,悬空寺不是最早名称“玄空阁”道家表意,也不是现名“悬空寺”暗指的佛家寺院,而是儒释道皆尊的“三教寺”,是当时民族交融、思想碰撞的结晶。悬空寺建于1500余年前的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间,正值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氏自草原南下,在北方建立北魏王朝,疆域直抵黄河以南。初,建都四面山地环绕、峰岭交错的山西大同盆地北部城市平城(大同),以两条交通要道控制中原。其一纵贯山西,南抵并州(太原),其二凿穿南部恒山,连接华北平原。至今,悬空寺附近山崖上,还留有北魏栈道遗迹(崖洞)。物资、人员、宗教汇聚平城,各种思潮、各路人马难免交流碰撞、交融,甚至排斥、贬损。也许是难以选择,皇帝与贵族的信仰,左右摇摆。在道教影响下,修建大量道教庙宇,在国都修建五层高的天师道场,由国家祭祀的岳庙,矗立于恒山主峰(恒山北岳寝宫)。在佛教影响下,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在敦煌扩建莫高窟,且南下中原时,还把开凿石窟风潮带到了洛阳,形成龙门石窟,中国的三大石窟都与北魏密切相关。佛、道二教,争夺信众,皇帝贵族左右为难。于是,修建满足各方寺庙,成为当时的一种思潮,人们期待新的寺庙有特别之处、特别的效果,引得人们特别地崇敬。

南北朝新天师道(北天师道)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国师”寇谦之(公元365-448),虽为道家之人,也有此意。公元398年,其仙逝前留下遗训:建一座空中寺院,“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人们登寺,可忘却人世间烦恼,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自此后的四十三年间,其弟子多方筹资筹物、精心选址设计,将陶宏景(公元456-540年)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玄空阁”中,构思超出常人智慧。后人为示庄重,改名悬空寺。

三教殿,建在寺院最高处,既是期盼,也是理想。佛祖释迦牟尼居中,慈和安详。儒家始祖孔子居左,微笑谦恭。道教鼻祖老子居右,清高豁达。释道儒,同殿说法,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和为贵”的思想,道家“无量度人”的思维,以及佛教“普渡众生”的愿望,为化解世间纷扰矛盾指点迷津,绘就人间和天上“大同”的画面,契合了各阶级、阶层憧憬,因而为后世人尊崇。因此,山寺虽处兵家必争之地,经过数次“灭佛抑道”,不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心声。

也许就是这种建寺的初心和愿望,化身成悬空寺独特的建筑、艺术美。

悬空寺的美,和谐、自然,是天工之作。悬空寺建筑群和岩石融为一体,仿佛都是从绝壁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赭红色的山寺如一幅棱角分明的浮雕,镶嵌离地数十米的石崖间,与向南倾伏的岩石纹理层面基本一致。数亿年的岩石增加了山寺的厚重,精巧的山寺给冰冷的岩石赋予生命。山寺因岩石而有了坚韧,岩石因山寺有了精神。于是,恒山的峭壁上就有一幅水墨丹青:灰黄崖面为背景,寺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绿植点缀,妙意无穷。而微微北翘的山寺,与向北扬起的岩层、向北攀爬的绿色植物条带,像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雁,直插云天。因此,徐霞客赞称:“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在人们心目中,就有“公输天巧”“绝壁层楼”“空中色相”之说。

悬空寺的美,悬念、精彩,是科学力作。27根直径50公分左右的横梁。横梁下面竖着30根碗口粗的立木,长度不一,最长的约十几米,分成三组,支撑着两个楼阁和栈道。远远望去,立木如细细的马尾,于是就有俗语“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27根细长的悬梁藏身于殿底,若隐若现,瞭望者少不了寻找,以宽即将登临山寺的心。30根细长的原木立于寺侧,摇摇晃晃,登临者轻推原木,原木竟然能够移动!看似受力、且寄予厚望的立木,仅仅是补充,而非承重必须,原本平静的心情,瞬间崩溃,顿感自己处在即将下坠的半空中!寺上方,高耸入云的危崖,棱角分明的褐黄色岩壁,一点点向空中延伸探头,横生出数分壮美。寺下方,惊险深隧的深谷,岩壁间的缕缕绿植,一点点向山脚蔓延,平添了几分静美。难怪李白到此题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并乘着酒兴,在“壮观”题字之“壮”字多写一点!

悬空寺的美,奇特、玄妙,是梦幻之作。赭红色的楼宇殿阁,藏身于岩缝中,定睛看是楼,恍眼看似是岩洞中镌刻的岁月印痕。灰黑的栈道与岩石纹理一致,望远镜中拉近看石木可分,裸眼远望融为一体,分不清是栈道还是岩面。生长于岩缝中的绿植,或宽成带,或窄成线,或稀疏兀立,或密密成林,但无一例外地沿着岩石伸展方向看齐。而灰黄色的灰岩岩壁,也不单调,或层厚过殿高,或层薄如书页,层层叠叠,如一本似开未开的线装书,而悬空寺则是其展露的一副插图。穿过山峰投射到岩壁的阳光,有如聚光灯带,清晰照亮一条从人间到天空的秘道:潺潺的流水河流,生机勃勃的山麓,逐渐攀升的石阶,玲珑剔透的楼阁,险峻陡峭的栈道,耸立岩间的殿宇,高悬天空的崖顶,宽约指缝的蓝天,缓缓飞过的白云。正如明朝董学所言:“一宿悬空寺,浑忘万事切。塌高人影绝,山静水声号。明灯心觉悟,清磐逐尘浇。”恍如“云边觉岸”“腾云皈梦”,恰如寇谦之先生遗言所愿。

是的,一个心愿,建成一座山寺,寄托无数人的祈盼。一批工匠,琢磨一件瑰宝,引来无数人的膜拜。悬空寺不但给人科学启示和艺术享受,还将人带入梦幻的异境!

二〇二〇年十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