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16
分享

“分家”的故事

好友小曹突然来电,应姐姐姐夫之邀,将回老家,主持外甥们“分家”。

“分家”是家乡俗语,泛指一个家庭,在主事人主持下,重组若干小家庭的过程。是确定家庭财产分割、赡养老人等大事情的过程。其中,儿女各自独立门户时的“分家”,最为隆重,最有仪式感。

小曹所说的分家,就是后一种。他的姐姐姐夫认为,几个儿子女都已成家,目前都一起生活,人太多,吃饭时众口难调,做事时主意太多,一来二去,两口子太辛苦。再说,趁儿女之间尚未产生矛盾,提前分家,免得将来“丢人”。

按乡俗,主持外甥分家是舅舅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拒绝。小曹兄弟二人,长兄中风卧床,不能理事。自己打小在外做工程,家事倚靠哥姐惯了,突然重担压肩,不胜惶恐。

肯定要回家主事,否则过不了父母、姐姐姐夫及房头(土语,指家族、同宗)那关。至于如何分,得找人问问规矩。这不,小曹病急乱投医,电话向我打听分家的分寸和规矩。

可是,小曹找我,绝对错误。一是自己为家中老幺,没有主持分家的资格,从来也不注意“分家”的事,反正自己这辈子不用担纲“分家”。二是没有机会亲历分家。很早以前,自己对回乡养老的哥哥及侄子说,家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回家有地方吃住就行。外甥为独子,长期在外,外甥女持家。在我的影响下,外甥也做了类似表态,“舅舅”也就没有派上分家的用场。

不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少时耳濡目染,还是知道家乡“分家”的过程及规矩。

在家乡,寻常百姓分家,不是电视剧里那种虚构的情节及场景,更多是乡规民约的具体体现。分家一般有四个环节。(分家仪式前)酝酿阶段,一般是当事人打肚皮官司,也有人有意无意地将自己诉求一定范围公开,造舆论。最终,家庭会议决定是否分家。

遴选主事人。父母亲有决定是否分家的权利,但不能当分家的主事人。主事人“法定”为舅舅(一般是大舅,年小的舅舅即使参加也是跑腿的)和叔叔(一般是父辈中家族的长子)。即使大集体年代,在农村有巨大权威的村及生产队干部,注定不能承担此重任。如果碰巧为族里人,也只能以家族成员身份旁听,至于主持就不用想了。当然,也有极少数家庭出于尊重,请有头有脸的人作为分家宴陪酒嘉宾,哄舅舅高兴。

分家。一定范围内,公开议定财产分割、赡养老人等事项。依据就是刚性的乡风民俗及祖传规矩,简便且操作性强。例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亲生活费用标准为当地人均生活标准,子女分摊。重大事项处置达成一致后,形成口头决议或书面备忘录。时间不长,短为半天,长则两天。时间太长,“分家”可能就要流产了,也就是“舅舅”“叔叔”能力不足,分不落地,将要“丢丑”了。

分家饭(宴)。分家结束后,或中餐或晚餐,主家设宴招待主事人、房头亲人及要好的邻居,算是昭告乡邻,正式分家。次日,各小家开始分灶吃饭,各做其事了。

少时,小学代课单老师喜欢看古书,做人做事“讲经(土语,迂腐且规矩多)”,经常宣扬所谓“乡村礼仪”。他解释“分家”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由家人解决,不能由政府或外人解决。分家关键在于主事人及公开。舅舅和叔叔,是不可替代的主事人,既代表父母的利益,维护儒家“孝为先”的理念。又因为平日里不与外甥侄子共同生活,没有利益冲突,行事公正。“分家”公开,在于拷问为父为子的人性和亲情,便于乡村“舆论”监督。

他力主分家要有“仪式”感,要请舅舅,要公开,要吃“分家饭”,是大事,而且要当喜事办,否则“不像个样子”。他经常指名道姓地贬损一些不守规矩的家庭,“某某父母无能,没有啥财产好分,所以关起门分家!”“某某儿子无能,媳妇泼辣,怕出丑,不让外人参加!”“某某为人刁滑,舅舅都不愿意到场,所以分不好家,父子不和,妯娌失睦!”

为此,那些被点名的当事人,背地里嗔怪单老师“嘴能割肉杀人”。可有啥办法,他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经验。虽是幺儿,可为独子,上有五个姐姐,有的外甥比他的年龄还大,天生就有“舅舅”的派头。加之已经做过几回主事人,吹嘘有资本。针对一些顽童质疑他这个“小舅舅”的主事能力,他的回答也点醒许多没有做过“主事”的梦中人。他说,公开是利器,乡俗是天平,“分家”不难。别看外甥们平日牛皮哄哄,兄弟之间龃龉不断、矛盾多多,可到分家时则是另外模样。大庭广众下,都会“做人”,都敞亮大度,否则今后日子不好过,不但会受到邻里白眼及讨伐,甚至影响到今后个人上进、子女成家。

当年,四叔分家时,基本印证单老师的说法。

四叔家分家,是情势使然。四叔四个儿子,三个成家。他老思想,不愿分家,总想将儿孙拢在一起生活,脸上光彩。无奈儿子间经常为谁挣钱多少而相互垢语,媳妇间经常为琐碎家务相互不悦,时不时还会争吵几句。看似幸福大家庭,其实各自有打算,心早跑了,日子过得别扭。

久而久之,叔婶权威“不威”,难断儿子、媳妇们相互之间的矛盾。母亲作为长嫂,应叔婶之邀,经常出面调解家庭纠纷。可是,“按住葫芦起了瓢”,兄弟间关系,时好时坏。妯娌间感情,时阴时晴。无奈之下,母亲与二叔及三叔商定,趁中秋节团聚时,提议叔婶年后找时间分家。

母亲的提议,点到了年轻人的心窝里,堂兄弟,特别是堂嫂立即表态:“听大妈的”,顺着梯子下楼了。

叔叔婶婶心有不甘,可大势已去,只得附和:“总有一分,早分早好”,算是认可。

分家那天,堂哥的舅舅及舅妈早饭前就到了。来后,马上到家中看望母亲。长大以后,才悟出了平日里看似憨厚的舅舅,其实聪明绝顶。他知道,尽管作为长兄的父亲去世了,但作为长嫂的母亲,平日里尽心尽力照顾弟妹及侄子侄女,威望很高,此次虽然三叔出面,但母亲意见很重要。

母亲大户人家出身,做事守规矩。她热情接待舅舅后,礼貌地说,老二耳背,交流不方便,老三参加。他会配合舅舅分好家,寒暄之外,绝不多言。

吃过早饭,母亲特意到四叔家,与主事的舅舅打招呼后,去数里之外的姐姐家,看望外甥了。

上午,“分家”正式开始。按规矩,近亲能来都来,“房头”的人基本都到,邻舍愿来可来。因此,人不少,挤满堂屋(农房中,用来接待客人的大厅)。当时好奇,加之周日不上学,自然旁听。

开始,叔叔以老家主身份,公开粮食、存款等家产,儿子媳妇补充。此后,叔婶再无多言,只是静静地听着,一副听主事人的架势。

至今想起来,流传千年的分家习俗很科学,有道理。公开是分家成功与否的基础,“分家”也是人性历练的平台。原以为妯娌间会相互揭短,泄平时积累的怨气,哪知道从大哥到小弟,从大嫂到三嫂,个个都说心里话,个个像是表决心。大嫂说几年前,大哥外出做工有笔钱没有讨回来,漏记了,不能留私;二嫂说感谢父母,两个孩子养了这么大,充满感激;三哥说为了自己成家,父母举债,心存愧疚。

后来,我学给母亲听,她淡然一笑:“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好做人,今后日子就难过了。平日啰嗦的大嫂,分家前被叫回娘家,亲家爹再三叮嘱她,不要开黄腔!”

可见,大家在意好“做人”及邻里亲朋间的口碑,如果有人在分家节点出丑,不知道今后要付出多少努力,花多长时间,才能挽回不好印象,弄不好那点“丑事”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乡邻亲朋间的笑话。

分家也是人性的传承。最开始的议题,也是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赡养老人。住在哪里,吃在哪里,日常开销如何分担等都是议题。不过,依照先例及族规,很快达成一致。至于如何帮助未成年的小弟成家,兄弟之间商量结果也是出人意料地好。

事后,叔叔说,最担心的事,儿子媳妇都想到了,并做到了。要知这样,早分家就好!

分家那年的春节前,婶婶逢人就说,自己管家舍不得花钱,今年过年,儿子媳妇们一下子给我俩添了三套衣服。妯娌们商量好共同做团圆饭,不用我操心,等着吃就成了。

是的,只要良心未泯,亲情还在,传统依然,“分家”不是难事。

因此,两天后,见到小曹夫妇后,只是原原本本向他们讲了四叔当年分家的过程,并未提供什么建议。末了,安慰说:

“某某分家时吵架,妯娌之间视如路人,某某分家时舅舅发火,叔叔拍桌子等等,大多是流言,不可信。没有哪家兄弟因分家结仇而不理不睬,更没有哪家兄弟因分家而忘记本分,更没有哪位舅舅因水平不足,而导致外甥家失和而被人戳脊梁骨。”

小曹估计从中悟出“分家”内涵,笑道,原来如此。可他老婆小杜读书出身,还是担忧:“外甥及媳妇都能说会道、会赚钱。此行最低目标不能出丑,不要失掉舅舅的身份。”

小曹回家后,期间具体情况不清楚,也不好打听,按照习俗,“分家”最忌讳外人掺和,而包打听的“长舌人”一定会引来白眼、斥责,自找没趣。

数天后,小曹夫妇又经过城里,转道回家。一看笑容,就知道这“舅舅”当得雄壮,此行“分家”的事儿办得成功。

不过,他根本不谈大家感兴趣的“分家”过程,反而发感慨:“同你讲的故事差不多,不难。分家其实是亲情展示的平台,分不断的血脉,分不了的亲情。”

言下之意,“分家”是喜事,是个形式或者仪式,瓜熟蒂落,自然要分,是旧家庭生活的终结,更是新家庭生活的起点。

也许是高兴,他乘酒兴炫耀:“说服姐姐姐夫,改掉重男轻女的陋习,男女平等,外甥与外甥女,享受同等分配财产的权利及赡养老人的义务,村里人都夸有水平!”

可小杜说:“嗨,啥水平,与外甥、外甥女婿们对斟,称兄道弟,腾云驾雾,有失舅舅的身份!”小曹媳妇无意揭穿小曹此行载誉而归,并非为“舅”有“真”水平,而是骨肉之间有真情!

席间,邻县信访办工作的同学老王,也赶来陪小曹叙旧。对“分家”的事,也有颇多感触。他经常下乡,遇到过乡下的“分家”。主事的舅舅或叔叔,都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财产分割,父母赡养等棘手的问题。而且多数“分家”并没有什么严谨的书面协议,只有寥寥数语的纪要或几句口头共识。别看就那么几句话,并不比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判决书权威性差。

老王极尽回忆,肯定地说:“从事信访工作十多年,从未接待诸如因‘分家’不公导致的信访件或登门反映问题的例子,也是怪了哈!”

也是,老式“分家”习俗,起源于农耕时代,是家乡传统。尽管它包含许多与时代不符的内容,但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凝聚了乡亲的智慧和亲情,其精髓仍然值得当下的家庭学习、借鉴和光大!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改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