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25
分享

神奇亮丽波浪谷

初冬早起,动身去“靖边波浪谷”参加跨学科综合考察红岩地貌途中,想到原本被称为“生命荒漠”“工程禁区”的红砂岩,如今华丽转身,被驴友誉为“高原扬波”“红霞落地”的景致,心中不免兴奋和期待。

“红砂岩”是指包括陕北在内、广泛分布于黄河“几”字湾及附近的红砂岩及风化土壤,异常贫瘠,几乎寸草不生,生命遇之如遇砒霜。而且岩石性状独特,非岩非土,无水坚硬,有水软弱。手捻成粉,脚踩成砂,遇雨即溃,逢风而散,百姓戏言“放个屁就能把它崩开”“没有屁用”,因此取“屁砂岩”谐音“砒砂岩”诅咒、厌恶之。

面对“砒砂岩”,传统科技手段几无良策。然而,艺术家近年用独到的眼光,发现红砂岩“观赏美如画”,红砂岩特殊地貌及炫彩的颜色,给人感官刺激和内心遐想。最早,几张出自靖边摄影爱好者的龙洲红岩地貌照片,获得全国性摄影大奖。在艺术家的提醒下,地学工作者转换视角,将其与美国波浪谷(The Wave)和羚羊谷(Hasdeztwazi)内纳瓦霍Navajo红色砂岩地貌后,赋予陕西省靖边县龙洲镇内红色砂岩侵蚀地貌“靖边波浪谷”“龙洲波浪谷”“陕北波浪谷”的美称,期待通过发掘、保护、利用红岩地质遗迹,建成地质公园和观光基地,进而达到建成自然遗产观光基地及其产业链的目的。尔后,波浪谷神奇亮丽的景致吸引大批参观者,引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工作者注意,更让地方政府和乡亲看到希望,因为如画的“砒砂岩”地貌,是高原版“金山银山”,可以助力改变红岩分布区居民贫穷落后现状,意义深远又重大。

龙洲红砂岩形成于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保安群洛河组),出露面积44平方千米,几乎占据全镇国土面积大半。顶部被原生黄土所盖,底部被次生黄土所掩,成带状产于海拔1200-1400米斜坡或谷地中。水蚀、风蚀而成的“红岩峡谷”“红岩丘岗”“红盆水域”诸多景观,色泽鲜红,形态万千,引人入胜。目前,龙洲红岩地质公园尚在建设、申报中,未对外开放。但摄影爱好者及游人急不可待,纷至沓来。以感官标准,分成ABCDE等区域,冠以“地心丹霞”“赤焰丹霞”“时光丹霞”“水上丹霞”等美丽的名称。

“红丘丹沟”的平缓红岩地貌与“赤壁丹崖”陡峭丹霞地貌有区别,如何命名,有待科学厘定或已有概念外延。但大众称呼罗列了龙洲红岩地貌的靓点。这些靓点,连成一条最佳考察观光路线:从园区南部出发,经“地心丹霞”,过“赤焰丹霞”,登北部“时光丹霞”,至“水上丹霞”结束。早早在“地心丹霞”入口处等待、负责此次综合考察地方协调和接待的向导说,沿着这条路线考察,不但能获取所需的科学数据,而且人行其中,在炫目色彩的刺激下,在千奇百怪的层纹引导下,人的思绪会逐“波”而动,直达梦幻之境。

“地心丹霞”,也即红岩深峡谷。位于龙洲镇南,内有山峦、绝壁、峡谷,面积约10平方千米。朝霞映照下,深切峡谷里,红岩裸露奇特的细部特征。岩石以红色为主,间夹有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等色彩。陡崖上,经常见到灰绿、棕黄的泥层,穿行于赭红色层纹间,或成一条线,或成一个饼,地质教授说这是氧化与还原环境交互产物,文学博士说这是大地激情与沉稳的刻画。绝壁上,常常见到粉紫、灰白的砂层与绛红的层纹相间,或盖过绛红层纹的风头,或依偎绛红层纹的层间,地理教师说这是浅水与陆地环境交互产物,画家说这是沧海与桑田的写意。我画你描,你说我评,不同视角切入美景,不约而同放飞思绪。

到“一线天”峡谷,才知道天有形状。高远的天空在这里成了一丝细线、一只飞蝶。岩壁、苔藓、水滴、蛛网改变了光线直来直去的性情,光线弯曲了,亮点偏移了,颜色改变了,峡谷与地面大不同。峡谷内,流水携带的砂砾撞击岩石留下椭圆、圆形洞穴,水流磨削岩石成透镜状,豆荚状岩凸,相互连接而成的曲面,在不同颜色的光线照射下,形似浪花而比浪花更有韵味,神似波涛而比波涛更有动感。变幻莫测的曲面,将强弱不同的光线,反射、折射成魔幻的光影:一会儿露出如遥远浪花移动时的光亮,将人的思绪带向远方。一会儿展示如近处波涛扑面时的黑暗,将人的思绪牵回眼前,梦幻一般。

到龙树峡谷,才知道地有尽头。广袤的大地在这儿变成一条细缝、一个斗室。山洪追索岩石裂隙将峡谷打造成曲折模样,流水打磨岩石将岩壁塑造成千姿百态。在峡谷里行走,天显得特别高远,地显得格外逼仄。参照系变了,无限放大眼前的实景被放大而在脑海里形成奇妙的虚像:平直的层理,因峡谷分开,在视域里形似绕身的波纹。倾斜的层理,因岩凸改变了视域,让人产生波浪擦身而过的错觉。揉皱的层理,一会儿像浪花的尖端,朝着远方奔去。一会儿像一条浪线,向人奔来。行走红岩硐底,看脚下五颜六色的层纹,不断变化的视域里,经常会有踏浪前行的快意。穿行红岩硐中,望头顶五花八门的层理,经常有浪花盖顶的恐惧。

向导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回乡工作,熟悉龙洲有关红岩传说。他说,一线天与神树峡谷“波涛”,源自两峡谷间的“龙回首”。传说这里曾是“龙虎相斗”的主战场。龙虎大战时,掀起巨涛。大战结束,“猛龙回首”映刻在山崖上,凶横地凝视猛虎,猛虎跃起,变身为龙洲最高的老虎脑(山)。龙虎停斗不息威,波涛不止,仍然在峡谷中穿梭激荡。在“龙回首”北近两里处的“飞波台”上瞭望,西北山谷“红岩波浪”急急推来。人在台上,如浪中乘舟,刺激惊骇。“飞波台”东,建有“流云台”,高居云端、薄雾缭绕。二者隔谷相望,但路不相通。旧时,黄土高原沟豁纵横、道路不通,两边有情人见面容易拉话难,只能高声对唱信天游传情,因此流云台、飞波台又被同称“对歌台”。

“丹霞赤壁”连接“地心丹霞”和“赤焰丹霞”。岩壁刀削,高耸入云,红岩肌理尽露、纤毫毕现。原始倾斜交错层理,或成一个方向散开的扫把状,或成两个方向收敛的肌肉形态,显示原始风浪的遗迹。层理揉皱,或成平放的波纹,或如蓝天上的白云,或成直立的火焰状,或状如谷地中的火把。直立的层纹,有序并列,宛如本本即将翻开、等待阅读的画册。

在中午阳光直射下,本就以岩石色泽似火而得名的“赤焰丹霞”,更加鲜艳。景区由(观景用)红岩低山及(布景用)红岩斜坡构成,面积不大。最佳观景位置,建有三处观景台。“九曲台”位置最南,台前的红砂岩走向与视线平行,层层叠叠的岩层,变成粗细不等的条带,不同条带因山坡的高低起伏而弯曲,不同的弯曲因视角不同而蜿蜒。放眼望去,千回百转的揉皱层纹,像是天上飘逸的丝巾,又似地上九曲回转的黄河。“喜鹊台”位置居中,台前岩层向台外方向倾斜,出露线因地形高低不同成扬起状。自台前向远方,如叠瓦状波涛,正在远离喜鹊台,人在台上,可以感受到涛声远离的寂寥。“红砂台”位置最北,台前红岩向西倾,与登台观景者视线斜交,出露线因地形起伏而弯曲,自西而东,红色砂岩前锋如浪线,像层叠的浪花,斜斜地扑向红砂台。人在台上,大有浪花即将扑面的错感。

“火焰丹霞”以展示红岩波浪纹理见长。开阔处,初看红砂岩纹理,如红色泥流那样凝固不动,细看却如红色岩浆那样缓慢流动。欲流不流、欲动不动的样子,线条柔和、曲折至远的神态,让人担心、兴奋、遐思。狭窄处,因岩石纹理受到挤压、光线方向和强度改变,红砂岩纹理,或显示细长的流动状,或成高低的瀑流形,涌动翻滚、汇聚分开,一圈圈、一坨坨,或向低处的沟壑中涌去,或在平坦的沟底流淌,或像翻卷的浪花,直击崖岸!

龙洲镇北,土桥水库及其周边“碧水红岩”,被人们分别称为“时光丹霞”“水上丹霞”,内有若干丘岗、冲沟、水域,面积30多平方千米。“时光丹霞”区,红色岩石铺满了山路、小溪、窑洞,到处都是醒目的红色。长嘴畔红岩景观最为奇特,层纹红砂岩,平卧大地,如匹匹巨大的红绸布,一卷卷、一盘盘覆盖在山梁上。又似地下涌出的红色岩浆,一层层、一股股在沟壑中流动。水平层纹,是红岩的年轮,地质教授说是册册史书,记录地球的前世今生。方方的岩石,层纹叠叠,文学博士说如本本画册,记录着高原的沧海桑田。圆形山包,层纹密密,画家说如张张唱片,镌刻着高原人心中的歌。而椭圆形、簸箕形的凸起或凹陷,螺纹道道,古生物学者疑是先人指纹,内嵌民族的血脉基因。也许都是吧,层层叠叠的红岩里,藏着许多未知的秘密和动人的故事,等着人们去破译和诠释。

土桥水库镶嵌在红岩中,碧水红崖,相映成趣。一汪碧水因红崖的投影而色泽凝重,静止红崖因水面的涟漪而显露迷幻动感。湖边喜湿的绿苔藓覆盖近水红岩,或呈现卡通的样子,或显露憨憨的外貌,动感十足。弥散的水汽氤氲龙洲,沿库山沟里种植浅黄庄稼,库周岩缝中散布蒲公英、沙棘树,生机盎然。红崖拥抱闪光的水域,小溪在红岩上流淌,芦苇长在红色湖滩里,喜鹊掠水落在红岩上,高原“水乡”,美丽别样。

傍晚,到达考察终点。大家不愿离去,仍然痴迷地望着山野:夕阳下,沟壑纵横的大地,像一片凝固的红色海洋,山崖仿若涟漪,一圈圈、一层层荡漾开去,直到天边。暮色中,火红质朴的龙洲,像一间巨大的露天画室,红崖宛如雕塑,一座座、一尊尊伫立山野,呈现眼前。龙洲红崖,欲动未动的模样、多彩炫目的色彩,不但让人赏心悦目、遐思万千,而且在不远将来,助力打造生态高原、为乡亲的生活增色添彩!

二〇二一年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