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江西庐山自然景观壮美独特,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游客,其厚重人文底蕴,同样让人仰慕。其中,世人熟知的“杏林文化”便是从此产生并传承至今,为后人追忆、传颂。
“杏林”一词出自东汉末年名医董奉。董奉(公元169年~280年),字君异,为福建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他少年学医,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辞官归隐原籍村后山中,后同情黄巾军并追随至荆州。荆州黄巾军起义失败后,董奉南下,流亡到交州行医。因以镇压黄巾军发家的军阀势力重新发起瓜分交州之争,董奉恐遭不测,于公元207年(时年38岁)北上至庐山隐居修道、施医济世,解救民众于疾苦中。
当年,与董奉同年代的名医还有张仲景、华佗,史称“建安三神医”。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华佗创造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以“华佗再世”称誉医家。而董奉则隐居江西庐山,以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扬名天下。
董奉行医事迹,最早见于《三国志 吴志》卷49《士燮传》、《晋书》卷72《葛洪传》及三为葛洪《神仙传》三书。其中,《神仙传》记载最为详细:“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 郁然成林。”每到杏熟,董奉将果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周边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施舍粮食达数十万斗。后来,董奉豢养一只幼虎,长大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盗杏果,从而有“虎守杏林”之说。
而故事“虎口取骾”,褒扬董奉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崇董奉艺高胆大、不畏凶险、普度众生的高尚医德。故事“杏林春暖”,赞扬董奉医术高明及为民治病的热心肠。传说“草堂求雨”,颂扬董奉为民所需,视董奉为神仙。传说“浔东斩蛟”,在赞颂董奉睿智同时,教化众人勿以小积累,毁人生命于一旦,告诫人们要达到修性养生,需从平日点滴做起。这些故事,也即“杏林故事”,集中展示了“大医精诚、精勤不倦、医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内涵,诠释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逐渐成为从医者鞭策和激励自己的信条。
杏林故事流传过程中,历代文人大家,或吟诗,或作游记,起到精炼和传播故事的作用,功不可没。当时,文人登庐山者,必思董奉、说杏林。例如,到庐山的唐代名家几乎都留有杏林诗作。李白说:“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说:“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杜甫说:“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而且,经名家提炼,“杏林”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岐黄、悬壶一样,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代名词。明唐寅的《烧药图》说:“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常向静中参大道,不因忙里庆清呤。”怀念董奉,参悟心中的“道”。明李时勉《杏林》诗云:“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示怀念之情。清征士放也写《杏林诗》:“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崇敬董奉,并发出“董仙昔日家何处?空山何处寻行踪”的慨叹。
久而久之,医者以“杏林中人”为称,医著以“杏林医案”为名,医术以“杏林圣手”为荣,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杏林”已然成为一种精神和追求。
“杏林精神”闪烁光芒,可在其策源地庐山董奉及杏林遗迹几乎荡然无存。历年来,特别是疫情过后,不少专家学者到山中探访,到实地考证,几无结果。不排除将来会有所突破,但目前只能在资料和记忆里找寻。
资料介绍,董奉在庐山遗迹甚多,而且集中在庐山的北麓。北魏贾思勰所撰的《齐民要术》卷四《种梅杏第三十六》记载:“《寻阳记》曰:杏在北岭上,数百株,今犹称董先生杏。”北岭,即庐山北麓。南唐徐知证《庐山太一真人庙记》说:“庐山董真君庙者,即晋永嘉元年真君种杏之坛,上升之地是也。……,得杏坛旧址,靠莲花峰,镇咏真洞。”诸多文献,皆指认杏林遗址在庐山北麓莲花峰下龙门沟内,而且建有杏林草堂(董奉馆)、杏坛庵等建筑。此外,在庐山西林寺后山“虎口取骾”“虎守杏林”故事发生地,建伏虎庵。在东林寺西北里许,筑炼丹台。
董奉仙逝后,后人在杏林故址,建立祠庙,奉祀董奉。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朝廷要求江州(今九江)地方官修葺董奉祠,按时祭祀。南唐高道倪少通因爱庐山之闲旷,遂居董奉杏林故址,修葺祠宇,并于南唐昇元三年(公元939)六月,新建祠庙,名“太一真人殿”。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中主李璟又赐钱三百万,敕建太一观。南宋之后,数遭兵燹,太一观衰落,终在元末彻底损毁。与此同时,杏林故地及杏林故事遗迹,湮没于乱石荒草之间,消失于岁月长河之中。
如今,与“杏林”有关的遗迹仅存庐山南麓一处残垣,已经列入庐山市(星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该址虽称“杏林遗址”,实为名医谢景先寓居地。谢景先于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始至庐山,筑草堂以居,并附会称其为“董奉杏林”故地。在此之前,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设立南康军,庐山一分为二,山北属江州,山南属南康军,虽为邻居兄弟,但双方常为庐山之属而争辩,谢景先说法,无疑为山南争夺名人遗迹添墨,获得山南派的认可。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周必大遍游庐山南北,作《泛舟游山录》,将山南谢景先寓居地认作为董奉种杏之处,山北故地当作为董飞升之地,意在调和庐山南北两处遗址之争,迎合庐山文化景观重心由北山而南山迁移的现实。再说,山北江州辖地,董奉及杏林遗迹荒废,给人以杏林原址在山南的错觉,逐渐流传至今。
不过,在该址立碑纪念董奉,弘扬杏林精神,并无不妥。当年,董奉杏园数千亩,杏树十万颗,应该遍布庐山南北,谢景先寓居地或许也是“董奉杏林”的一部分,只不过非董奉常驻地罢了。
其实,杏林遗址在山南也好,在山北也罢,都记载了杏林故事和古代医家的美好传说,均为杏林文化组成部分,值得发掘、提炼和光大,更值得后世人尊崇和追忆。
当然,未来如果恢复杏林遗迹,建堂塑像以纪念名医董奉、弘扬杏林精神,则更是幸事!
二〇二一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