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7
分享

问道濂溪

但凡值得流连的地方,一定有故人踪迹。凡是值得品味的地方,一定有别样的故事。古城城南的“濂溪”,就是这样一条小溪。

濂溪,自南向北,蜿蜒于庐山与江州古城之间,行走在山麓斜坡和江岸平原之上。濂溪不长,长约7.5公里。似一条植根于长江的“丫”形树枝,东枝为支流,源自庐山马尾水瀑布。西枝为干流,源自庐山莲花峰。两枝交汇于十里河,再经龙开河,北流入长江。

濂溪水量不大、水流不深。最宽处不足百米,最窄处只有丈余。平日里多为涓涓细流,水深不过膝,即使洪水季节,也就几尺的涨落,恬静而温婉。

然而,濂溪人文底蕴深厚,是一条流墨的河、淌诗的溪。源头莲花峰下,建有铁佛寺(初创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佛号声声、“铁莲”盛开。入江处的湓浦口,就是当年白居易作“琵琶行”的故地,一曲琵琶唱到今。李白,溯濂溪而上,沿着溪边山道,攀莲花峰,登顶庐山,写出诸多不朽诗篇。苏轼,跨濂溪,沿着昌九古道,到剪刀峡口的西林寺,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绝句。

历朝历代,记录濂溪、称赞濂溪者众。在北宋儒家理学宗师周敦颐的眼里,濂溪是自然风景,也是人生归宿地。

周敦颐(公元1017年—1073年),字茂叔,湖南永州道县人。少年时,月岩悟道、千里投亲,暂露头角。青年时,任郴州县令、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国子博士,辗转多地、成绩斐然。

邂逅濂溪,纯属偶然。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周敦颐时年四十五岁,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今江西赣州)。自京城取道江州赴任,第一次到江州、庐山,从此开始与江州(今九江)、庐山的不解之缘。

也就是这偶然的际遇,锁定了他与濂溪之渊源。当时,他与好友潘兴嗣同游庐山,看锦绣谷如缎似锦,心有无限赞美。悟仙人洞佛手天成,心生无限眷恋。庐山秀丽自然景致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周敦颐,随之改变他的生活轨迹。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濂溪并序》描述周敦颐首游庐山之心情说:“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

而且,在江州大江大湖、庐山百峰百谷之中,周敦颐特别钟情庐山北麓、江州城南的一条小溪。在日后写成的诗歌里,他描述小溪说:“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山净石青,溪流港深,水幽木森。小溪虽小,“洁清绀寒、下合于湓江”,可感庐山流出的“缥缈仙气”,可闻江州城的“人间烟火”,是理想的居住之地。于是,人还未离开,就委托潘兴嗣在溪岸代建“濂溪书堂”,并“订异时溪上咏歌之约”。

“濂溪”之名源于周敦颐首次江州、庐山之行。何称“濂溪”,众说纷纭。苏轼、黄庭坚认为,“濂溪”是周敦颐以“清廉”自况而起,“濂”与“廉”相通,“濂”与“莲”同音,显示周敦颐的高尚人格。朱熹、张栻认为,“濂溪”实为周敦颐故里河流之本号,先生晚居庐阜,因名其溪,以示不忘本之意。如今看来,先生两意均有,只是不点破而已,留待后人领悟。

又四年,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冬,周敦颐因虔州城大火受朝廷行遣处分,由虔州通判改任(湖南)永州通判。时值壮年,受此打击,难免失落。于是绕远道北上,第二次到江州、庐山,寻找心灵的港湾。他缱绻濂溪书堂不愿归,盘桓近一年时间,直到次年冬月,奈何吏部多次催促,不舍地离开庐山,到永州赴任。

期间,他边平抚心情,边交友讲学。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与宋复古等诸友登顶庐山,游大林寺,作《大林寺》《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等词赋,流露出对庐山的眷恋、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而且,与近在咫尺的庐山东林寺僧众交往甚密,真心向佛。第一次到庐山时,周敦颐带着心中疑情,请谒居住濂溪畔的东林寺佛印禅师,参叩心性之道。并效仿东林慧远大师结白莲社念佛的故事,请佛印禅师为社主,成立青松社。第二次到来,先是请求常总禅师为其剃度,以便行做沙门,专心办道,早日证得无上菩提。后听从常总禅师开示,一心“著书授徒、中兴儒门”,坚定了移居庐山、濂溪的决心。

再六年,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周敦颐赴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先因不适南粤气候,病倒卧榻。后又闻润州母亲郑太君墓庐遭水侵害,遂萌生离开广东,请调南康军(今九江治下庐山市等地。原属江州,公元982年,宋太宗分设),迁葬母墓、安度晚年的想法。

不久,朝廷准其请。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八月,周敦颐第三次到江州、庐山,就任南康军知军。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其母郑太君棺椁,自润州迁葬至江州德化县三起山(今江西九江市濂溪区莲花乡谭畈村栗树岭)。

墓地位于濂溪东枝水流转弯处,环境幽静、风水极佳。且居濂溪书堂(濂溪西枝干流)西北方向,相距五六里许,方便周敦颐守护祭祀。潘兴嗣撰《仙居县太君郑氏墓志铭》一文,中有“吾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之句,当为周敦颐之意。自此,他落根九江,而且把九江视为第二故乡,明确认定其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周敦颐也成为九江濂溪周氏先祖。

未足一年,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周敦颐因病奏请朝廷告退,并获准。从此,结束三十余年仕途生活,归隐濂溪书堂,讲学传道、颐养天年。

依山林借静读书,择圣地纳徒讲学,是周敦颐的追求。在《瀼》一诗中,周敦颐自述了隐居濂溪书堂的生活和心情。“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再次表达其对庐山的挚爱。“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书堂小山,田园风光,看潺潺流水,观云起云落,怡然自得。“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以琴书为伴,与圣贤交谈。以濂溪为友,与日月同乐。“窗前即畴囿,圃外桑麻林,芋疏可卒岁,绢布足衣衾。”植树种菜,布麻织布,自食其力、自得其乐。“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饱暖即满,康宁足矣,易乐易满,以“廉”为箴。

周敦颐边授徒讲学,边修订完成《太极图说》《通书》两本理学著作。前者,“无极而太极”,为自《周易》发展而来的一种宇宙论模式。后者构设一个心灵世界,极高明又中庸。其中,以颜回为例,说明其超越富贵利达而又与隐逸不同的人格风范。并且指出,求得这种境界,既不需要出世修行,也不需要遁迹山林,可在遵循伦理关系、奉行社会义务的同时得以实现。间接回答了他“依濂溪、建书堂、授课业、交朋友”的心迹,也是对其之前的儒道思想的批判改造。

宋熙宁六年六月初七,周敦颐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子周寿、周焘尊嘱,葬父于郑太君墓左侧。潘兴嗣撰写《周敦颐墓志铭》,内兄蒲宗孟撰写《周敦颐墓碣铭》。后来,夫人陆氏和蒲氏也归葬周敦颐母亲墓侧。

地之幸,在于有德者耕耘。人之幸,在于与高士为邻。濂溪因周敦颐而得名,周敦颐在濂溪得道成为一代宗师。在江州、庐山、濂溪,周敦颐逗留、居住的时间虽不超过三年,而且时过千年,可他“诚”的人生理念、“廉”的高尚人格,影响和浸润了本土文化,“周濂溪”的余韵至今悠扬:以莲命名诸如“爱莲池”“莲花池”“莲花镇”的地方,散布城乡,莲之高洁得到普遍尊崇。以濂溪为名的“濂溪路”“濂溪港”“濂溪公园”“濂溪区”等地标,古今均有,廉政(官)文化深入人心,经久传诵。濂溪河侧,“濂溪墓地”成为历代鸿儒、贤士顶礼膜拜的圣地。濂溪河畔,“濂溪书堂”已经华丽转身为大学、中学、小学,濂溪学风代代相传!

二〇二二年清明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