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九江山歌
初听有些意外,家乡老幼都能哼唱的城门山歌,改名升级为(江西)九江山歌,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是俗称被列入“非遗”。可细细想来,九江山歌走到前台是偶然的,但其产生与发展,到今天被挖掘、光大,是必然的。
是的,以传统视角,九江山歌生有异象,(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原九江县)城门盆地特殊地理位置、地貌及人文环境成就了山歌。城门盆地是江西省北部岷山(庐山姐妹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九江(古称江州、柴桑)城西十里处,大致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岷山主脉为盆地南界,支脉长山自西南向东北延展,构成城门盆地西部和北部屏障,另一余脉株岭(长岭段),则自南向北展,成为盆地东部边界。长山与株岭在北部近乎合拢,仅留下宽几十米的两个山口(大、小城门口),且两个山口一前一后,南北纵列,互为掩护。盆地北部及两个山口位置,就是盆地的潴留、调节湖城门湖,以小城门口为界,分大、小相连两湖。北为大,长山支脉作岸,形如树干低处、分别伸出西南和东北的两个对生的树枝。南为小,成树枝状,九十九道汊,湿地遍布。从高处看,大小城门湖就像是一颗根在北方湓水、长江之中的大树。城门湖接纳盆地内200多平方千米地域来水,连接了盆地内外的王湖、前湖、赛城湖、铜湖及三都堰等众多湖泊,是居住盆地内子民生息繁衍的基础,是城门盆地的母亲湖。在历史长河中,城门湖宛如一条脐带,连接着九江城。方言中,称九江城为“街”,住着“街上人”,到九江城称“上街”,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设立的新县城(如今的区政府所在地)办事,则称之为“过沙河”,拎得很清。称盆地为“城门里”,城门里世居新合、新塘、株岭、岷山等盆地南部深处的“山里人”及北部城门口的“湖边人”或“城门人”,外人感觉,古江州城门不在城墙脚下,而在城西山水之中。
山水在此神遇,天作之合而成的城门盆地,胜似陶翁笔下的“桃花源”。因山的遮挡,从紧挨盆地的长江、湓水及昌九古道(庐山与岷山之间、近南北向的条形洼地)等交通要道上,看不见盆地踪迹,隐秘而不张扬。如果想进城门盆地,便捷路径是沿江州城西湓水西行五里,从长山山脉神秘湖岔(大城门口)里进入。自此划船向南,沿两山之间宽不足十丈的城门河前行百米后,进入面积约五平方千米的大城门湖,再向南直行数百米越大城门湖,过长几十米的小城门口,到达面积稍大的小城门湖,进入城门盆地。
城门盆地相对隐蔽、不显眼的地貌,为城门里带来祥和安宁。很多人循字义认为九江山歌产于九江城(江州城),其实不然。九江城名气大,是赣鄂皖交界地区经济文化中心,有“吴头楚尾”“七省通衢”之称。可也是兵家必争的要地,数遭兵燹,数次屠城。最近一次,太平天国年间“九江之战”后,全城存活者不过数十人。因此,九江城居民来自周边及外省移民,几乎不存在数百年世家。而城门里就不一样了,城门里人通过城门湖,过城门口,到江州城、长江、鄱阳湖,接受文化熏陶,或走向更远的世界,开眼界,吸收文化精华。不但如此,城门盆地还成了不少江州城里人的避难所和后方。每当动乱时,一叶扁舟,个把时辰,闪身就进入了城门里,投亲靠友。外来追兵很难发现城门里进口,即使发现,见地形复杂,不知深浅,不战而退。城门里不是要冲,偏安一隅,发展平稳,乡风民俗从古至今没有大断层,完好保留了古风古韵,保留了民间文化根基,这应是九江山歌发源于城门里而不是江州府城主要原因。
城门盆地南高北低,二分水域,二分田畈,埂垄与山地各三分,美丽富饶,胜过“桃花源”。鸟瞰盆地,湖水荡漾,鱼肥虾跳,交通便利;湖岸垄成线,埂成网,硕果累累;沿湖民居,绿树掩映,星星点点;三山围城,外人不可窥视,居民怡然自得。农耕时代,是富裕之乡,富足的物质基础必然会产生与之适应的精神产品,山歌应势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歌者就是世居的城门里人。城门湖区是典型稻作及养捕区,人们劳作辛苦与丰收喜悦相伴而生。以耕种两季稻谷而言,有整田、育秧等十几道工序,费时费力。再加上间种的红薯、小麦等作物,乡亲几乎整年无休息,辛苦自不必说。劳作之中,自然产生无聊、苦闷、喜悦、憧憬等情绪,而宣泄情绪最好办法就是用语言说出来。久而久之,从顺口溜到有旋律的山歌就出现了。如“三月清明把种浸,谷雨落泥把根生,苗儿青青将满月,今择良辰开秧门(拔秧)”(开秧门),“雷公轰隆一声响,天河降雨水汪汪,今日麻仔扎下根,来日麻儿绿成林”(播麻歌)。而劳作的习惯自然而然遗存于山歌之中,九江山歌“三声腔”的唱法,就是劳动习俗的艺术升华。一般山歌每句七字或五字,每句断成三次或两次唱出,中间用“哎”“哟”等叹词转承,恰好与人的呼吸及劳作节奏一致,唱山歌不误劳作,劳作中可以唱歌自乐。以至于劳作动作常常拨动劳作者的心弦,善歌者划船时(双桨)一撑一收、割谷时(身体)一弯一立、走路时(脚)一抬一落的节奏,都是触媒,从而一展歌喉。而山歌又给劳作者带来不少益处,抒发情感、协调行动、联络乡邻以及夜路壮胆等等,不少山歌几乎没有词,只有若干叹词或象声词“嗨”“呵”“哟”等,如《打夯号子》《划船号子》等等,伴着山歌旋律唱起来,将辛苦的劳作情绪转换成战天斗地的气概,对未来的憧憬。这类山歌定调高,句幅宽,拖腔长,传播远,今天人们称之为高腔九江山歌。
不但如此,人们还用山歌描述内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等复杂情感。“山歌好唱口难开,杨梅好吃树难栽,粑儿好吃磨难熬,好吃懒做穷万代。要唱山歌把口开,要吃杨梅把树栽,要吃米饭把田插,要吃粑儿把磨挨,要想富裕靠勤快。”(山歌好唱口难开)“什么花开一片金,什么花开一遍银,什么花开香喷喷,什么花开节节升?油菜花开一片金,萝卜花开一片银,桂花花开香喷喷,芝麻花开节节升”(对花),等等。当然,山歌还被当做爱的传媒,,将平民爱情故事及憧憬用说唱的形式浪漫表达出来,“哥在山上唱山歌,妹在屋头编蔑箩,哥的山歌唱的好,随风吹进妹心窝;哥有意来妹有心,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哥妹相爱感情深,不怕爹娘不答应,远走高飞自做主,要与情哥一路行”等等。这类山歌多为平腔,定调略低,句幅均匀,刻画细腻,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有低腔山歌。定调低婉,唱法自由,擅长叙事,句与句之间花式转承少,平进多。山歌内容多是取自其它戏曲唱段或故事改编而成。例如,稍有文化的山歌爱好者会唱书,每章之前的开头诗词是现成的,至于书中的内容就自己发挥了。
源自乡间、脱胎于生活的山歌,与生活节奏合拍,形成“一个腔(三声腔),歌很多”的特色,旋律、曲调相对固定,但歌词因人而异,随性而作。即使经典山歌,如果歌者需要,照样改词。平日对歌中,问与答,唱与和是最基本形式,也是最能搞气氛的手法。如果歌手功底差,没有对答如流及心口合一的水平,就无法对歌。“唱白口”是歌者见人见物、触景生情、即兴作词而成的一种山歌形式,往往一句“山歌好唱口难开,……”“口唱山歌笑一声,……”“洗衣妹子听我言,……”等等导语开头,接引或是一段动人的表白,或是一个久远的故事,没有定式。儿时放牛,经常有人开头:“一根牛索拖一拖,拖的都是放牛歌,牛歌多的如牛毛,要想赛歌就赛歌”,歌声未落就有人接唱,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也许是氛围,也许是文化积淀,文化不高、涉世不深的放牛娃顺口就来,嬉笑怒骂,自然得很,比在学校里写作文要顺畅得多。
“随心而歌,随性而唱”的特点造就了九江山歌巨大魔性和表现力。山歌很“浪”,特别是 “一浪逐一浪”、“一浪高一浪”或“浪里转身”等唱法,让人心仪和心颤。所谓“浪”就是歌者的尽情和快意,是听者的投入和共鸣,是山歌的旋律和节奏,也是人歌合一的境界。野外唱歌或“赛歌”用高腔,近处或室内用中平腔,低腔用来“唱书”或讲故事,无形中给语言添上音乐布景。与一般民歌或诗词偶数句不同,不少九江山歌每段五句,用第五句划重点,总结、概括及表露性情,增强感染力,成为九江山歌独有的表现形式。例如:“(女)情姐门前一口塘,手拿搓板洗衣裳,双膝跪在搓板上,手拿棒槌响叮当,不洗衣裳单望郎。(男)天上乌云涌起波,那有山水不落河,那有情哥不想姐,那有情姐不恋哥,二人心思差不多。”第五句是前四句的总结或递进,强调你我的心迹。由此看来,九江山歌源于劳动和生活,因为要与劳作节奏合拍,产生了三声腔,并因场景需求,相应产生了高、中、低腔调。唱歌人用“浪”起来的声音,“一浪高一浪”或“浪里转身”等唱法,广泛应用叹词的转承,辅之以颤音、转音等花式做法,来抒发感情或倾诉心情,是生活和性情的浪漫表达。
九江山歌生为民乐,传因民需,是乡亲叙说美好憧憬及愿望、记录乡亲的心路历程、刻画时代记忆的好方法,为历代乡亲所接受,流传千余年。山歌寓教于乐,充满哲理;大量使用比拟的手法,充满浪漫情怀;内容涉及农事、家事、国家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例如,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放脚歌》:“寅时天了光,来了贵人长毛王,打掉镣铐放了脚,妇女喜洋洋”。日寇侵略九江时,愤怒的山歌中说道:“无处逃,无处活,乡亲们呐把刀磨,大刀杀到九江府,短刀杀到龙开河,不杀洋鬼杀哪个?”(杀洋人)大革命闹红时,就有山歌唱道:“吃菜要吃白菜心,骑马要骑响铜铃,说话要说公道话,爬山要往顶上登,当兵就要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等等。
然而,九江山歌的盆地文化属性,限制了九江山歌的传播。截止目前为止,九江山歌可以理解为用九江方言演唱的乡野之歌,只流传于九江方言区,即旧日江州府德化县范围(包括湖北省黄梅县南部四个乡镇及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面积约两千余平方千米。九江方言是语言孤岛,与周围的赣语方言差别大。虽然归属于江淮官话,可受江汉官话影响大,因而兼顾二者特征,且与二者均有较大差别,是难学难懂的方言之一。例如,声母中无“n”,“脑”“老”不分,韵母中无后鼻音,习惯将翘舌音改成平舌音,语气下行趋势多。以语言为传播工具的山歌,自然被限制在九江方言区域之内。至今,在城门盆地南、西边界处,因一条小河、一个山脊、一个湖泊之隔,乡风乡俗完全各异,更不用说山歌了。同时,在九江方言中,又分城里话和乡村话,前者大致是古江州府城及近郊地区,面积不大。从历史角度看,前者因多次屠城及移民,变化较大,反而是乡村话保留古风古韵,正宗九江方言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城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习俗各异;身居市区,空间狭小,不能放开歌喉;追求“洋气”(时髦)的传统及“拽味儿”的做法,不屑山歌,导致愿意唱山歌且水平高的城里人不多,九江山歌在城里不流行。再者,城门盆地内,湖区视线好,空旷无垠,土地富庶,相对富裕,有唱歌的心境。而山里就相对逼仄,人烟稀少,交流不易,相对生活艰难,集聚而歌的机会少,唱山歌的热度不如湖边的城门人。诸如此类的原因,形成了九江山歌的区域分布地图:主要发源于城门湖边,流行于城门盆地内,仅仅辐射九江方言区。
同样,方言局限性也阻碍了九江山歌的记载流传。直至现在,都难于找到对应的书写文字记载。以音注文,记录文字内容与原意差之千里;以意注歌,因读音相异,歌者难以表达山歌的神韵。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以书面语言记录,而以方言唱出,无形之中阻碍了山歌在城市居民及年轻人中的传播。九江县文化馆一九八0年编著的《九江民歌》收录了近百首山歌,是近现代研究九江山歌的经典著作。从收录内容看,有放牛歌,田歌,灯歌,号子,风俗歌和革命歌曲等,表达了人们劳动生活场景和情感,实际上,山歌数量远不止此数,或是没有搜集整理,或是因书写障碍没有记载。
传播地域狭小、缺乏文字记录,导致今日难于回溯九江山歌的历史起源,有“无根”的遗憾。有人研究说,唐代诗人白居易《题北亭》中:“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中的“歌”就是九江山歌。明代九江府志中记载乡间小曲:“山歌本是古人留,不唱山歌忘了祖”;流传至今的山歌说道:“唐朝起(来)宋朝兴,自古流传到如今,祖祖辈辈把田种,世世代代传歌声,唱支山歌解心闷”。有人研究柴桑区城门乡赵寺磡村赵氏族谱,看到有关清咸丰年间乡人赵华堂、光绪年间赵通利、今日九江三声腔山歌代表性传承人赵万江祖孙三代唱山歌的记载等等。如大胆臆测,说不定九江山歌起源早于唐代,源自两晋。衣冠南渡之后,中原人南迁,江州兴旺,“城门里”等近城安静地方开始人居,说官话的中原人身在异地,因憧憬未来和思恋家乡而歌,渐成固定旋律而成山歌,例如“自从盘古分三皇,三皇五帝定家帮,风调雨顺民安乐,太平天子坐朝堂,唱支山歌解心肠”(唱支山歌解心肠)等等。
其实,能找到九江山歌历史坐标更好,找不到也罢。如今最需要做的是传承和光大。搜集整理流传的山歌资料,系统归纳总结历史成果,做好九江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接,提高文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和表达力,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创造的九江山歌那种信口唱来、热爱家乡、憧憬美好的神韵,为家乡发展把薪加火、助力腾飞。
二0一九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