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4
分享

“海丝”古道上的一盏佛灯

新春,到福建泉州开元寺。环顾山门,禅寺坐落在泉州市鲤城区繁华的西街,寺周已经被民房及街道包围,佛家净地与凡世尘嚣为邻。心生诧异,在此地修行,是要“闹中取静”,考验修行者定力及毅力?还是要拉近与俗界距离,为来往客商服务,普度众生?看山门前紫云屏,茅塞顿开,原来俗界与佛界之间距离如此之小,只不过是一块砖的距离,寺院建在哪里都可,只要心中有佛就行。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古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更名开元寺,屡毁屡建,历经沧桑。开元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及民国时期修建。放眼望去,寺内建筑,布局规整,简单明了,有大寺的风范。单体建筑列成为南北三条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天王殿(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拜亭东、西两侧分置镇国、仁寿两石塔,俗称东西塔。踯躅院中,古榕蔽日,月桂飘香,鲜花绽放,处处都是风景;燕尾厝脊线、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飞檐攒顶以及石雕木刻,件件都是艺术品;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西塔、檀越祠,栋栋都是瑰宝。

百余亩道场里,竟然有“六殊胜”(东西石塔、古龙眼井、袒膊真身、文殊墨迹、御赐佛像以及支院高僧)和“八吉祥”(桑树白莲、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石炉生烟、石柱牡丹、应梦罗汉和白鸽听经)的典故传说,足以说明开元寺文化底蕴深厚,让人惊奇。每一道胜景,说的都是寺院的历史,每一个吉祥道的都是寺院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泉州、闽南文化的痕迹及烙印。

东西石塔位“六殊胜”之首,是开元寺及泉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相距200米,与大雄宝殿构成“品”字形分布。东为“镇国塔”, 西为“仁寿塔”,均始建于唐朝至五代年间,初为木塔,后被火烧毁。北宋先后易木为砖,又被毁。南宋年间,易砖为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至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间重建镇国塔,高48.24米。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重建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规模与东塔大致相同。东、西塔经历千年风雨,甚至八级地震的震撼而不摧,显露着“雄者之气”,已经在泉州人的心里打下深深烙印,是人们精神上的风景和标杆,以至于泉州俚语说:“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郭沫若在《咏泉州》中赞道:“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足见东西塔不仅是闽南人的精神标杆,也是闽南人善交流,爱开拓,以及“爱拼才会赢”的见证。

“桑树白莲”的故事,居“八吉祥”之首,是泉州人心中的愿景。《泉州开元寺志》记载:“大开元万寿禅寺,旧在西郡城西清门外,后城增广,则寺当城内之西区也。唐垂拱二年乙酉二月。州民黄守恭化梦一僧乞其地为寺。恭曰:须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所在。越二日。桑树果产白莲。有司以瑞开。乞置道场。制曰可。乃赐莲花名。”大雄宝殿西侧的桑树,满身疤痕、虬曲老态,据说就是当年开过白莲的千年老桑树,如今称“桑蓬古迹”。立于树下石碑,言之凿凿,称此树曾经盛开过白莲,让人不得不信。上天似乎也要证实此事,1925年的一场雷雨中,雷电将老桑树一劈为三,其中一树枝坠落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果然桑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干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就已落地生根。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方向延伸散开,枝繁根深。寺志记载的内容及后来有关桑树的故事,肯定都是传说,但映籿出泉州人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品德,不然朱熹怎么会在山门之上撰写“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匾额呢?

在满是圣人的地方,就会有与一般地方不同的做法。历史记载,开元寺历代主持皈依宗派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一寺修多宗,不可思议。建寺之初,称“莲花寺”,当时流行净土宗,附会的“桑树白莲”故事旁证净土宗法力高大。明崇祯年间,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曾一度住赐开元寺弘法。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2年),华严宗僧人、莆田人行标法师在开元寺弘传华严宗,天佑年间(公元904906年)刺史王延彬创支院,“居法师省权,以权《法华》”,因名“新华法院”。开元寺志记载,唐垂拱二年,供奉“五方佛”,说明开元寺当时也流行密宗。宋代,开元寺建陀罗尼经幢,也是密宗的标志。唐宣宗年间,开元寺有天台宗僧人赐住。禅宗的临济宗、云门宗等曾经都有僧人住赐修行或来寺弘法。迄今为止,记载表明,佛教八宗中除了三论宗,禅宗中除了沩仰宗、法论宗外,其它宗派均有僧人在此弘传,各派纷至,名家鹤立。

也许泉州民风影响了开元寺僧人,历代僧人均具有兼容并蓄的特质,留下众多海丝文化遗存遗迹。在开元寺保存的众多佛像中,有一尊印度风格的男性观世音菩萨形象与众不同。双腿交叉盘坐,头戴华冠,冠中刻有阿弥陀佛像,曲髯满面,着袈裟,佩法轮,戴璎珞(佛教的念珠),故称为“璎珞观音”。据说这尊璎珞菩萨是北宋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由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从海外运来泉州的。大雄宝殿后廊檐间有一对16角形石柱,石柱上雕刻有24幅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故事及中国传统花草图案。殿前须弥座束腰处72幅浮雕狮身人面像,二者本来都是元代婆罗门教寺内的石雕,在明初排外风潮中,机缘巧合地被保存在了开元寺内,方得以流传至今。

寺内不但有海外来的舶来物,而且泉州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了许多“洋味”十足的作品。大雄宝殿的斗拱上,飞天神女皮肤略显黝黑,背生双翼,且衣着不见飘逸的缠带,形象源自于印度教中的妙音鸟。不过,虽源于异域,但被赋予了浓重的中国色彩:大殿中的飞天共有二十四尊,象征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中十二尊翼如大鹏鸟,取大鹏负日之意,象征白昼,手持文房四宝;另外十二尊翼如蝙蝠,象征黑夜,手持泉州古老的南音乐器。宝箧印经石塔原型是用于藏经和保存舍利子的印度阿育王塔,塔身雕刻题材也多取自印度教传说,其风格与汉传佛教有着明显区别。深目高鼻的天竺高僧,獠牙怒目的阿修罗,全部出自古泉州匠人之手,可见当时文化交流不仅仅在寺院里,而且深达工匠等社会各阶层之中。现在想起来,泉州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人文性情,叠加当时经济地理因素,应该就是泉州之所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站的主要原因吧。

历代僧人开放包容的精神,成就了开元寺海丝文化交流基地和使者的角色,是来往中外客商的心灵驿站。据记载,唐朝印度高僧智亮来泉州弘法,侨寓开元寺。因他四时都袒一胳膊,故称“袒膊和尚”。后移居德化戴云山,留汉诗云:“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唐代西域僧人朝悟大师来泉州,居开元寺,人称“大头陀”,亦称挑灯道者”。南宋赵汝适在《诸番志》中记载:“东镇国塔,……,嘉熙戊戌僧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天竺讲主(即天锡)作第五级及合尖……”,可见,南宋时,开元寺有天竺僧人驻寺,至今保存完好的镇国塔收尾工程就是由“天竺讲僧”天锡完成的。宋元时期,日本僧人来华或归国也有取道泉州,明代紫云大殿重建时,采用的斗拱结构保留“满置斗”的做法与日本奈良东大寺南大门斗拱结构相似,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明中叶以后,福建与日本长崎的民间海上贸易活跃,为满足侨居日本长崎的中国人,特别是福建人佛教信仰需求,先后创建了兴福寺、福济寺、崇福寺及黄檗寺。这些寺院的住持大多为国人,特别是福建僧人充任。福建安溪人圣垂方炳(独文),先为泉州开元寺僧,应长崎福济寺之请赴日,住该寺,后为黄檗山第十一世祖;喝浪,泉州人,应福济寺之请,到日本住持该寺;晋江人大鹏正鲲,亦为泉州开元寺僧,应长崎福济寺之请住持该寺,后为黄檗宗第十五世、十八世祖。明清时期,福建民众为了谋生而向东南亚移民,到了近代形成高潮。为了满足在东南亚的福建华侨的佛教信仰心理需求,大批闽僧往东南亚弘法。开元寺住持转道、都监圆瑛、监院转物等人,移锡东南亚弘法,创立槟城佛教研究会

自古名刹出名僧。历代僧人中,有以佛学著作闻名,有以诗词文章称胜,或弘道著称,或入世献身,高僧辈出。诸如唐代开山祖匡护大师、净土宗释楚勤等等,更有“念佛不忘救国”“以杀制杀”、集佛学、文学艺术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寺内的弘一法师纪念馆(泉州佛教博物馆)里,陈列着他的生平、遗物及墨迹。弘一法师在开元寺创办“南山律苑”,发心复兴律宗,吸引有志于复兴南山律学的僧人研读,后南山苑最终“因为兵乱,不得不自行解散”。他学贯中西,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现代艺术的鼻祖,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艺术巨匠。然而,在盛名抵达巅峰之际,却选择抛妻弃子,遁入空门。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至今说起来还是传奇,留给世人难以揣测的玄迷。

临离开时,在弘一法师临终遗书“悲欣交集,见观经”裱挂下伫立很久。寥寥数字,让后世人迷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和见地。依愚之见,也许是法师弥留之际,正是国家苦难之时,见到梦寐以求的《观(无量寿)经》之境,悲悯众生沉沦生死之苦,欣慰自己离苦得乐?换位思考,也在常理之中,在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有太多的凄凉、无奈和送别,文学艺术已经不能安慰心灵,出家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如果换作今天,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生机无限,李叔同未必出家,更不会有那首让人感到无限凄美、无比惆怅的《送别》!

 

 

改定于二0一九年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