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18
分享

胡里山炮台怀古

春假,到厦门大学访友后,从校园徒步登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福建厦门岛东南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及南普陀寺,三面环海,居九龙江入海口要冲,是厦门要塞中心台,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只是如今远眺胡里山,映入眼帘的是沙滩、道路、高楼、绿树,几乎与厦门大学融为一体。即使到了山下,在高大的小叶榕和橡皮树掩映下,丝毫看不出硝烟的痕迹。可进入炮台后,大炮、中炮等设备的旧印,城堡、护城壕、清兵营房上的弹痕,如史书上行行墨迹,不由将人带入往日记忆,“清代红夷火炮表演”,更是将昔日的苦难和屈辱,推向眼前。

胡里山炮台建设之前,承担要塞防务为石壁炮台。它位于胡里山炮台东约2公里处。史料记载,石壁炮台建于道光年间,由闽浙总督颜伯焘历时8个月、耗银200万两建设而成。它长约1.6公里,高3.3米,厚2.6米,全用花岗岩建成。每隔16米留一炮洞,共安设大炮100尊。当时,石壁炮台很坚固,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说:“虽有两艘载炮各74门的战舰对该炮台发射了足足两小时的炮弹,但毫无结果,并未使对方一门火炮失去效用。我们的士兵进了炮台之后,发现在炮台内打死的士兵很少。” 可是,由36艘战舰和运兵船、2500余名士兵组成的英国舰队,于1841826日下午145分向鹭岛守军发起攻击。下午345分,英军在石壁炮台东侧沙滩登陆,英军第18团攻陷石壁侧后的一座门,蜂拥而入。现存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名为《1841826日夺取厦门》的水彩画,记录了鸦片战争期间“石壁之战”的惨烈情景。画中,清军藤牌兵,以长枪大刀迎战英军的洋枪洋炮,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法则。

厦门失守,海疆沦陷,闵海洞开。可厦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南沿海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同时也是南北航线、东南亚航线重要枢纽站,护卫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无海防,必须重建海防。无奈“国库空虚”“民贫国弱”,重建厦门海防成为空想。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911日,闽浙总督卞宝第启奏皇帝:“闽省为海疆重地,防务必须周密”,建议建设新炮台。光绪皇帝虽然依准,但饬令卞宝第“本省自行筹款购买”。事后,尽管卞宝第采取裁撤南台和材浦两营兵勇、节省其它费用等办法筹措建炮台费用,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第二次(光绪十六年(1890年))奏请经费无着时,索性先斩后奏,未经朝廷批准便与德商订立合同,“并购二十八生克虏伯大炮二尊”。可惜,合同签订不久,卞宝第病重死于任上。

光绪十七年(1891年),继任闽浙总督谭钟麟曾以“因勇饷积欠累累,京饷紧急不能周转”为由,拟停购克虏伯大炮。然而,在洋商及德国政府的压力下,光绪皇帝同意谭钟麟截留“新海防捐输”用于购炮筑台,改“停购”为“展办”。“展办”到期后,谭钟麟采取发动乡绅捐款、向海德华(德国)银行贷款等法筹集资金,终于“凑集成数”。

尔后,清廷选址石壁炮台以西的胡里山,采用德国陆军上尉汉纳根设计方案,命杨歧珍督建新炮台。炮台建设材料以附近海沧花岗岩为主,辅之闽南“三合土”(沙土拌红糖、糯米浆和乌樟树汁夯实而成),巧用山势,采用半地堡半城垣结构,坚固异常。1894年三月初八动工兴建,历经二年零八个月,“凿平山石,开辟路径,坚筑台基”,“并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城垛、战坪、弹药库、兵房、军装房、官厅以及围墙城门石沟暨山顶望厅、电井、海岸等工”,建成炮台。

从卞宝第“议办”“筹办”,自筹经费及私订合同,到谭钟麟“停办”“展办”“延办”,筹集经费,至杨歧珍“兴工”“竣工”,督建完工,花了22年时间,才建成胡里山炮台。说来可悲,本是拒洋人的千年大计,期间却不得不假以洋商贪利之手而促成。可见,晚清时期的国家积贫积弱到了何等地步,清廷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政策,贻误了国家和人民。然而,因卞宝第、谭钟麟、杨歧珍等人努力,终于建成炮台,也算是幸事。

胡里山炮台建成后,巨炮具有360 º射角,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阻拦敌舰于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与龙海屿仔尾(南太武)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二者交叉炮火可狙击进入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延伸,配合鼓浪屿碉堡,可捕杀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地。一定程度说,建成和巩固了厦门海防。

有海防与无海防根本不一样。19008月间,日军自编自演了“东本愿寺焚烧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公然派兵登陆厦门,妄图侵占厦门。然而,在胡里山炮台炮口对准日舰(鼓浪屿海面)及日本领事馆的武力威慑下,日军不得不于831日撤兵回舰,史称“厦门事件”落下帷幕。193793日早晨,由二艘战略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的日本联合舰队,在空军的配合下,进攻厦门,炮击白石头、胡里山炮台和曾厝海军机场,中国军队奋起还击。战斗中,日舰“若竹”级13号舰被胡里山炮台28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大炮炮弹拦腰击中,该舰3门主炮及533毫米鱼雷发射器均被摧毁,当即死伤21名乘员,逃逸后沉没于外海,日寇攻占厦门企图未能得逞。自此之后,日舰顾忌炮台威力,只能游弋大担山之外海域,远距离骚扰厦门。至19385月日寇大举入侵厦门岛之前,敌舰始终不敢靠近厦门。

然而,战争胜负取决于国力及军力比拼,一座炮台阻止不了战争的进程,何况胡里山炮台及厦门要塞装备大大落后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厦门注定无法逃脱日寇铁蹄的践踏。1938510日凌晨,包括两艘航空母舰(当时日本全国仅三艘航空母舰)在内的31艘日本军舰组成的舰队大举进犯厦门。在一百多架飞机掩护下,日军主力在浦口、凤头附近海滩登陆,厦门失守。反观中国军队,当时无空军部队驻守,海军仅有的几艘舰艇未参与战斗。守军仅为75师副师长韩文英带领的一个团、一个营以及两个炮兵排。包括地方警察、保安队、壮丁队等,也只有3000人。75师由西北军暂编第二师改编而成,装备差,战斗力弱。战后,日军统计说,攻打厦门一役,日军仅死亡20人、受伤84人,而中国守军阵亡500多人,可见中国军人为国奋不顾身、以命博敌,何等壮烈!无奈双方相差悬殊,只能以中国军队落败而告终,再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

伫立山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胡里山炮台记载的外强之侮,是挥之不去的痛。几名孩子问话,将我带到现实。他们围着向导问:“阿姨,这么重要位置,如今为什么没有军队防守?”讲解员笑道:“旧式炮台已经过时,现在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杀敌于千里之远。而近处的金门是兄弟,迟早要走到一起。”如此小的孩子,何等警觉、睿思!所有人都会心地、自信地笑了。中国人不再麻木了,中国也不再是“东亚病夫”,是东方巨人。军队不再是扛着“万国”武器的乡勇,是牢不可破的长城,有能力卫戍国土、保卫人民。

孩子与向导的对话,让人心安和欣慰。细细想来,历史有太多的相似。当年,英国人说中国的茶叶、丝绸及瓷器等商品出口到欧洲,获得巨大利益,形成贸易逆差,要求中国敞开国门,用鸦片贸易平衡贸易差额,清廷不从,于是发动鸦片战争,图谋瓜分中国。今日,中国崛起,又受到相同的指责及不公平对待,指责、围攻、谩骂、恫吓,“十八般技艺”齐上场,企图阻止中华崛起的步伐。倘若中国今日一如往日孱弱,那些自诩世界卫士的列强,早就将炮舰开到国门,包括厦门在内的国土又要惨遭蹂躏。想到此,为颜伯焘、卞宝第、谭钟麟等人生不逢时感到遗憾和憋屈,为自己生在盛世感到自豪和庆幸!

 

改定于二0一九年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