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还是经不住诱惑,也带着未解的好奇,又到丽江(大研)古城、玉河。穿街走巷,沿河溯溪,入户登山,再阅玉河,再读古城!
(一)
玉龙雪山造就了玉河,玉河滋养了古城,是古城的母亲河。
玉河是丽江坝子众多(无远流源)河流之一。主河道长6.5公里,上游长约3.5公里,穿古城而过,下游长3公里,在蛇山附近入漾弓江。之所以称之为玉河,原因很多。一是水质好,水色如珠似玉,二是龙潭倒映玉龙雪山,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先辈们隐隐觉得,泉流来自玉龙雪山!
事实也是如此。原来,金沙江在滇西北丽江、迪庆一带成向北凸出的“几”字弯,从西、北及东三个方向环绕横断山脉中云岭山脉主峰玉龙雪山,雪山主峰大约在“凡”字的“丶”处。玉龙雪山南麓,为走向近南北、中间略低的台地。台地东、西侧为金沙江沿岸云岭山余脉,中部为长约十五公里、宽数公里、向南缓倾的川谷,俗称丽江坝子。丽江(大研)古城位于坝子南部小盆地中。
科学研究证明,玉龙雪山的山岳冰川与盆地相互作用,形成多雨、湿度高的小气候。南北向川谷,接受了来自雪山南坡的融冰雪水和区域大气降水,或汇入负地形,形成诸如蓝月谷、九子海高原水库群。或深入地下,沿着山麓、山沟土层下的砂砾,依地势而流,在合适高度溢出诸如玉水寨、白沙、束河、玉河(黑龙潭)等泉群和溪流系。
黑龙潭为深潭,是玉河水主源。水域狭长,长近千米,宽几米至200米,面积约4公顷,水域中间有狭长小岛和高地,最北端岩石裂缝,为导水断裂带。中国泉志记载:常年恒温,不冻不冰,每日出水量大约为10万-38万立方米(1.918-4.430立方米/秒),能满足建城时用水量要求。到丽江时,恰好惊蛰,正值枯水季节,仍可看到数十个出水点汩汩溢水,可见泉流之久长。
泉水出龙潭后,向南流,近乎成“丨”字形短促奔流1.5公里后,在玉龙桥处分成东河、中河、西河三条溪流穿城而过,后再分成若干水圳。河道不宽,最宽处5—6米,最窄处不足1米。
中河是玉河(原始)主河道,长约2公里,呈不规则蛇曲前行,改流向为西北至东南,依山势向南流。南门桥以北,呈弧顶朝西的大弓形,南门桥、玉河广场是弓尾,方子桥是弓顶,弓形河道几乎占据古城内中河长的绝大部分。南门桥向南,至祥和路段,为与大弓形相反的小反射弧,长度较短。
元代以前,中河顺着坝子西侧自然流淌,沿岸土地多为沼泽,垦殖有限,民居散落中河沿岸高地。公元1258年,忽必烈设置丽江军民宣抚司,委任土司麦良之子阿良阿胡继任丽江宣抚使之职,“丽江”因此得名。最初,丽江宣抚司治所在金沙江边的罗波城(今丽江石鼓镇),后阿良阿胡重新选址,选中了距罗波城八十多公里的大研地,即今日丽江古城。原因很简单,既避开大江大河的水害,又巧妙利用金沙江险要防止异族侵害。
以今度古,当初阿良阿胡就如何利用玉河很费思量。如果聚落区建设在坝区东北面的象山山脚,虽地形平坦,但属阴面坡,阴冷潮湿,地形狭窄,难以向坝子中部扩展延伸,且地势较高,不能引玉河水。若在玉河流域选地基,河岸多沟,治理水害工程量大,费钱费力,结果不一定完美。而在狮子山怀抱的坡地,是一面阳坡,采光充足,紧邻宽阔的南坝。该地段虽然也缺水,但中河水位高于地基,可挖河引水,在北部高处分流中河,使之环绕宅第,这是最理想的方案。
西河与东河,是人工河,是后人落实阿良阿胡等先人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理念的延续。
明洪武十八年,木氏营建土司城,利用地形北高南低的特点,开挖西河。通过西河,引中河水,自流入城,既为木府提供生活和消防用水,又利用两丈宽的水面和沿河密植的竹丛,承担着城墙的防御功能。
西河依狮子山势而修筑,处在弓形的外侧,总体河势与中河相似,但分枝复合,形态复杂。分流中河后,流线水位高于中河,故西河又频繁分水至中河,保证防洪泄洪,又均匀了水网,满足居民用水需求。西河最北的引水处位于狮子山东面和金虹山西面所夹山谷中,沿狮子山山脚,流经新华街,再环绕木府至府邸(今丽江古城博物院)东侧,设闸分水,引一支流进入木府院内。而绕向府东的西河在经“瓜当阁”处再分水,其一穿过“激沙沙”流向东南,其二向西,穿文兴巷,环木府南侧,过玉带桥,再在光义街忠义巷处分水:一条支流向南边坝子而去,另一条折回北路,绕府邸西侧,抵达狮子山脚下后再灌溉西南坝子的农田。
此时,中、西河组合,类似自北向南撒开的变体“丫”形,沿岸逐步建设民居、府邸,当年游历丽江的徐霞客有记载。徐霞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二十五踏入丽江,二月十一日离开,在丽江驻足了十六天,描述丽江古城:“历象眠山之西南陲,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清代,改土归流后,古城人口增加,面积扩大,而东部地区因没有水系支撑,发展受制约。官府依据中河水量,在双石桥处分水,巧妙利用丽江地势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降低的有利条件,向东南开挖东河。东河位于中河弓形内侧山坡上,依象山斜坡山势,围绕府衙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经小石桥、时光巷等地,几分几合,最终或在城内与中河相会,或在南门外汇入中河。
至此,古城内形成“三河分流”的水网格局,形成向南发三枝的树形水系,以及城分三块,街分四坊的集镇格局。
不过,近千年时间里,无论城区玉河水发几枝,最终都是流出南门(现在的玉龙锁脉寺附近)后归向,恢复应有的自然面貌。翻开历代地图比较,似乎玉河只是在城区妖娆地摆动数次,华丽回转数圈,毫发未损、激情未减,入漾弓江,过草海,进金沙(江),奔向更远的远方!
(二)
神奇的玉龙雪山水,造就了魔幻的玉河清泉水,携带的物质和财富在城区积淀,逐渐生长出古城肌理,浇筑古城。
从四方街出发,向玉河的上游或下游方向,沿河筑街,街依溪生。依附中河,建东大街、密士巷、七一街;紧邻西河,有新华街、扣铜街、木府的关门口、太史巷,筑玉带桥和马鞍桥。西河环绕明代木氏土司府、完成担当护城河重任后,分流二脉。新院巷、忠义巷依其一脉而建。兴文巷、南门广场则沿另一脉而筑;顺应东河,建今新义街、小石桥、五一街、经崇仁巷、文华巷等。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河渠与街巷并行延展。
走进深巷,河渠与街巷,相互呼应,自然和谐。街宽照应河宽,古城的河道最宽处5-6 m(主干河道),与主街相邻。多为2-3 m宽,随着道路等级的逐步降低,其所邻水系支流也渐次变窄,至最窄处仅几十厘米(小巷支渠)。河渠与路面共同决定街巷的宽度,河渠与道路并置的街巷宽度往往与河渠的水量相关。河岸地形起伏、地势变化,呼应溪旁建筑(界面)的高低、宽窄、疏密变化,给人以房屋是从土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人堆砌而来的错觉。
站在狮子山上的万古楼,俯瞰古城,追索街名变迁、建筑层次变化、建筑类型分布,可大致厘清古城建筑肌理和脉络。
最早,以中河为主轴的建筑界面上,城市在自然要素影响下自发生长,民居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民居博物馆)为特色。布局自由灵活,错落有致,通过临河建屋、置木为桥、跨河筑楼、引水入院等灵活手法,形成“家家临水、户户旁街”的格局和景观,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以西河为主轴的西片区,利用分流后西河形成的附加空间,土司木德仿照北京的建筑样式建造土司府,经过明代历任土司的修建,建成了富丽堂皇的土司府建筑群。可惜,原有土司府毁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界时期的战火,如今的忠义坊、议事厅、万卷楼、戏台、过节楼等十余栋建筑,均为后人重建而来。不过,从徐霞客描述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可以看出当时的端倪,木府占据地方大,显示世袭的优越感。第三,清雍正元年(1723年),中央政府降木氏土司为土通判,委派流官管理丽江,史称“改土归流”。首任流官知府杨馝到任后,开始第二次人工干预玉河流向,形成东河为主轴的东片区建筑群:流官府署、县署、千总署、左司把总署、积谷仓、万镒库、演武场等,建筑规模大、建筑型式复杂,显示皇权威严。最后,三片区建设完成后,玉河水网基本固定,古城肌理几无变化,只是叠加时间的痕迹:19世纪后半叶,滇西北杜文秀义军与清军激战丽江古城,众多古建筑毁于兵燹,特别是东片区;抗战时期,中国大陆沿海商道被封锁,崇山峻岭之中的古道重新繁荣起来,一批民国建筑插空兴建(玉龙花园等),同时也留下外国人到丽江的痕迹(基督堂)。如今,新城环形拱卫古城,古老痕迹与现代风貌隔街呼应,对比感极强!
行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阅读古城,或近或远,总能遇到不少结点:河与渠的分枝交汇点、路与溪的跨越接驳点。每个结点对应古城繁华地段,四方街、玉河广场,玉河桥等等,众多结点串联条条宽阔的街、条条蜿蜒的河,更是串联出条条聚财的路,条条淌诗的溪。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特殊的结点-古桥。桥犹如是古城肌体上的关节,遍布古城,不可或缺。统计说城内354 座桥梁,其密度为93 座/平方公里,密度之大,堪比江南水城。较著名的有玉河桥、大石桥、小石桥、百岁桥、南门桥等。而且,古桥以灵活的方式,确保了古城运行的功能:中河为主河,是古城东、西两城区的重要联络结点,桥以坚固、结实为特点,大多数是石拱桥;西河、东河是人工河,水浅渠窄,桥则以简便实用为特点,木板桥、石板桥居多;入户小桥,多为独木桥,桥宽至人可通行即可,造型简洁,体量小巧。再者,古桥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匆匆而过的旅者,可望街道的深邃、看河溪的蜿蜒。流连忘返的居者,可探泉水的冷暖、知街市的兴衰。
总而言之,古城之内,不管行至何处,还是停在何地,都能看到“水路相伴,河屋相邻,陆水映照”的建筑风貌,而且极富动感:夕阳西下时,河水里河岸建筑倒影随波而动,街道仿佛“活动”了,真有古城随流水节奏而脉动的错觉。华灯齐放夜,河面反射到建筑物墙上光线随波变幻时,古城似乎“启动”了,真有古城顺水流方向而启航的幻境。
(三)
玉河源头黑龙潭,不仅仅是科学意义上的泉水溢出点,还汇聚了玉龙雪山的神水、丽江坝子的无形财富,更汇聚了纳西人的精神。她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年龄以亿年记。人文历史时期,黑龙潭开发早于玉河沿岸的聚集地建设。早年,这里有吕洞宾降服恶龙为民谋利的故事,也因此起名黑龙潭。后以汉祠、唐梅、宋柏、明茶而著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五凤楼,明熹宗御赐“福国寺”的山门后迁建在此。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龙神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和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两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龙神”封号,黑龙潭名列中国名泉而誉满天下。得月楼,潭水得月之意,后因一对纳西情侣在此殉情而引人注目。五孔桥,长虹卧波跨深潭,因与(玉龙)雪山倒映而出名。郭沫若题写的大门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写出黑龙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的美景。东巴文化研究所之所以建于黑龙潭边,与黑龙潭雪山与水相映美景、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
而潺潺的玉河水、通畅的路网、特色的建筑、物质的交流、习俗的融合,共同构建了古城“民居与自然共和谐、远山与近水相映照、石桥与流水两相依、垂柳与民屋互相随”的别样景观和风貌。
蜿蜒水系、狭小街巷,制约多数人不能骑马、不能用车,只能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造就了古城人谦逊谦让、憨厚淳朴的民风;水系通达、街巷互通,方便居民生活,也增加了人们沟通的概率和闲暇时分的玩乐之趣。密布溪街、众多结点,形成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形成一处处利于居民生活的生态走廊。窄窄街坊、小小民居,如同个个蜂巢,空间的限制作用改变了居住者的社会属性:策马草原的牧民成了居民,自给自足的农民成了市民,完成了农牧文明向商业文明的转换。也就是这种人的身份、文明形态的转换,带来了古城的繁荣、幸福。古城成了居民幸福聚集地,惬意的居住地给居民带来幸福感,又培养人们顺应自然的良好习惯以及构建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溪流带来便利,带来文明。三眼井,为依水势流向由高向低串联起来的三口水井,上游为饮水井;中游为洗菜井,最后流出的水进入第三眼井,用于洗衣。三眼井改变了牧民随遇而安、农民草草对付的生活习惯,洁净卫生、生态环保。城内,比较有名的三眼井有:密士巷的溢璨泉、七一街的上八河井和石榴井、光碧巷三眼井、白马龙潭三眼井、文明巷甘泽泉等,诸多三眼井不但满足居民引水、洗涤、冲刷、消防等需求,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人们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氛围。
街巷深处的“三叠水”宴席,是儒家礼仪与高原风情的最佳杰作,至今还保留丽江古老的味道。因上菜用三套不同大小的餐具,即六个大碗。六个中碗和六个盘子,共十八道菜,看上去如三叠故而得名。第一叠,甜点心类,其中果碟类(13碟)即象征玉龙山13峰。第二叠,凉菜类,为欢聚碟,寓意欢聚一堂之意。第三叠,熟食类,为热烈蝶,寓意感情升华之意。它是纳西的“满汉全席”,用于招待贵宾,形式复杂,菜式丰富,酒宴时间长,是最高的接待礼仪,是最古老的纳西味道,是炫目的饮食文化。
东巴宫旁的纳西古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古的回声,可以聆听到古乐中自然的声音。“八卦”古乐,有大唐的雄浑气度和江南丝竹美,是不是古城、古桥、流水、花树的赛江南景致的写意?“浪淘沙”古歌,是纳西古乐的代表曲目,时而端庄肃穆,时而奔腾千里,莫不是描述圣山玉龙雪山的气势?“水龙吟”古曲中,弹拨乐器急切而热烈的节奏,极易让人误认为是黑龙潭汩汩而出的泉水声音。“游悲”长歌中,凄婉苍凉的曲调,男女殉情的不完美结局,极易让人联想不同习俗在古城的碰撞!
最美还是流水、垂柳、古路、古桥、古建构成的古城风貌。漫步河边,一条小巷,一宅私户,一不小心,就会走进数百年的历史中。静坐桥上,一座小桥,一条河流,无需解说,就会诠释岁月的故事。极目眺望,蜿蜒的河岸上,参差的花带缀成耀眼的彩带;起伏的河床上,晶莹河水汇成扭动的白练。近处细瞧,商铺的商人或迎或送,满脸笑颜,似乎要从顾客的脸上找到满意答案。闭着眼睛,空中弥漫茶马古道的砖茶味儿和诱人的奶香,耳畔响起纳西民歌的古老旋律和醉心的鼓点。手牵拂面柳条,俯瞰潺潺流水,内心荡漾,一个激灵,傻问树下的溪水,可来自玉龙雪山?轻抚耀眼鲜花,触摸花瓣露水,心生幻境,一个晃眼,呆问卖花佳人,可是传说中的女神?
已是数次到丽江古城,身为过客,每次不得不提醒自己,不能沿河走了,走着走着,就陶醉了!作为旅者,每次不得不告诫自己,不能坐石桥了,坐着坐着,肯定会忘我!
是的,在古城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智慧与艺术氛围叠加带,古老痕迹与现代风貌链接带,人容易忘我,也容易入戏,会把自己当作一滴水,奔跑在古城水网上;会将自己幻想成为一缕风,穿行在古城街巷里;会把自己当成纳西人,长久沉湎在古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