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04
分享

通天的岩

江西赣州通天岩,是一片位于城区西北、距城区不足十里的小山。若论山高,这里仅仅是赣江西岸、高不过百余米的小山岗,与近在咫尺的南岭、武夷差很多,高不可通天;若论丹霞地貌,这里也不算有名,附近的丹霞山、龙虎山早已为丹霞书写了太多的传奇,貌不及霓裳。有人说,明代嘉靖《赣州志》附志载:“山下崆峒如屋,山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岩因形而得名。其实不然,从5处岩窟、128品题刻、359尊造像、名人遗迹等众多文化现象可以看出,“天”虽为实词,其实虚指,是旧日人们心中祈盼和憧憬,因而是“通天的岩。”

是的,历史上不少人到此追求精神的彼岸,明代大儒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距山门不远的观心岩,是他收徒讲学之地。石窟中,小硐为其休息处,大硐为传习授课处。王阳明与赣南渊源很深,赣南是他立德、立功、立言之地,也是王阳明 “文治武功”的实践之地。正德十一年(1516)底受命为南赣巡抚【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嘉靖元年(1522)回故乡浙江,在赣南停留四年之多。嘉靖七年(1528),从广西梧州东归浙江老家途中,病逝于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赣南成了他生命的终点。

本是高举屠刀的朝廷平叛大臣,看到南赣山区贫瘠、人民不能自给,贼与民之间只有一道坎,很是心惊。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以儒家立场,将有无“良知”作为区别贼与民的界线:“内心有良知则为民,内心失良知则为贼”,企图通过兴办书院、培养学者文人之途径,治人先治心,赣州观心岩为其讲学点之一。同时,颁布《南赣乡约》,让乡民自我约束;颁发十余道牌谕,广立“社学”,淳化风俗。应该说,这些举措,客观上教化了当地百姓,改易了好斗逞凶的民风民俗,南赣风气为之一变。

王阳明有功于朝廷,可在平三浰暴动和宁王之乱后,却受到当朝者猜疑诋毁及同僚漠视出卖,促使他认识到“良知是一回事,而能不能知行合一、将良知付诸行为,即致良知,则又是另一回事”。赣州通天岩收留了王阳明身心,也涵养了王阳明高深哲学思维。在与学生、门徒聚谈“心学”过程中,逐步完善提高“致良知”的修养论,与“心即理”的世界观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等成为陆王“心说”的核心。在观心岩,王阳明与邹守益等弟子一同“观心”,感悟 “致良知”。至今,石窟一侧有其弟子、庐陵人周仲的诗刻:“吉水周仲扁此岩曰‘观心’。有诗,九川为书于石:‘岩中豁豁仅容膝 ,日日观心面岩壁。此心安得如此岩,鸟啼花落长虚寂。”据查,王阳明在通天岩先后写下六首诗,其中之一镌刻在通天岩主洞忘归岩的岩额上,特别醒目,可以说是王阳明“致良知”思维的文学诠释:“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然而,普通人干脆直白地用神话道出心中祈盼。“忘归岩”是半山腰横卧巨厚的赭红色岩层,底部因风化剥落,沿平缓层理剥落成贯穿的“丹霞穿洞”。赣州神话说,通天岩是仙人担自"蓬莱"而生。至今,忘归岩与礼佛岩的贯通山洞,是当年大仙挑山时,穿竹杠窜出来的。也许是仙山的到来,留住了南赣的风水,从此人才辈出。旧时有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真盐铁”陈恕、明末清初散文大家魏禧等一众贤达,近代更是人才济济,将军数百计,英雄过十万。赣州再也不羡慕下游的庐陵(吉安)、豫章(南昌)、江州(九江)名人!

也是,洞中凉风习习,清凉异常,还真有点仙气附身,令人不思移步,乐不思归,称之“忘归岩”,实不为过。岩上有许多题刻,其中左侧陡峭的山壁上有一品巨大题刻,题刻高3.5米,宽2.3米,全文6字,出自南宋李大正之手。李大正是南宋福建建瓯人,与辛弃疾交往甚厚,曾在赣州任提点坑治一职(管铸造钱币的官)。题刻侧上方,有一尊罗汉雕像,据说是李大正请来专门看守这品题刻之神,已经目不转睛、尽心尽责近千年。

过丹霞穿洞。前望山中,环峰如合,岩壁围城。城中满目苍翠扑面而来,谷底寂静清幽自心而生,别有洞天。古时,来往洞天的都是心有所思之人,或归隐山林以修身养性,或打禅念佛以祈祷往生,或雕刻塑像以寄托心愿,或虔诚拜佛以解心结,或寻找可以托付终身的“天堂”。回望忘归岩,悬崖绝壁上有18品题刻及6尊罗汉像(十八罗汉仅存部分)。其中一尊北宋时期的“送子罗汉”尤为醒目。他左手支撑头部,右手托麒麟放于小腹部,左腿盘而右腿屈,惟妙惟肖,曾经给无数家庭带来幸福欢乐。

“龙虎岩”也是一处丹霞洞穴,长约百米。一尊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王的雕塑居中。左边刻着金龙,金龙后身掩在石岩之中,前爪张开,似悠闲行走。右边两只白虎石雕,似玩耍嬉戏。寓意龙虎相容、和谐嬉戏之意。这组造像旁岩石上,刻着“同心岩”三个字,为明代刘昭文看雕塑后有感而题,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意,希望朝廷上下不要“龙虎相斗”“龙虎相争”,要友好相处,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说出了南赣人心中祈盼和憧憬。

龙虎岩是景区中保存摩崖题刻最多的岩穴。共有历代名人题刻39品。其文体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词、造像记、吉祥文字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其中,南宋绍兴年间陈世雄题刻406字游记。前半部分记述了赣州大余县境内的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确凿可信,字字句句流淌着客家人、山民的血泪,是研究农民战争史和赣南地方史难得的史料。

“通天岩”为一处天然环形岩壁,是佛家“通天”之处,修行“窍门”之所在。8尊唐代菩萨造像,为通天岩石窟最早作品。其中的观音造像,沈从文先生称其价值连城。她头戴宝冠,面像丰圆,披垂肩,宝缯下垂,佩项圈臂钏,短璎珍,裙带穿环从腰际垂下,足踏莲台,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仍然栩栩如生,还在传播福音?另外一组同样刻于悬岩峭壁之上的“万龛石佛”是景区至宝,传说为广福禅林僧尼圆梦(见佛祖之梦)后,记录了佛祖率诸位菩萨、十八罗汉、五百比丘,降临通天岩,为僧尼讲述佛法场面,引导信众修行。南宋工部尚书胡榘(时任赣州知军)在《游通天岩》中写道:“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纵使风雷窒岩窦,此心元自与天通。”

位于通天岩内的广福寺,是一处修行许愿的地方,也是一处有故事的地方。据传,广福寺一处岩顶有天然洞穴,古时候每天都会漏出白米来,且漏出白米不多不少,正好够出家人及香客一天食用,人多多漏,人少则少漏。某天,一个厨房烧火的贪心和尚把洞凿大了许多,想多漏米并换钱。哪知道,从这以后,不漏白米,倒是漏了三天三夜的砻糠后静止无声了。如今,赣州民间告诫人们不可贪婪的俚语“和尚贪心吃砻糠”就是源自此故事。“阳公祠”原为“广福寺”禅房,因祭祀本地名人阳孝本而立,以纪念苏、阳二人会晤这段佳话,亦成为后代人墨客相聚、唱和泼墨所在。北宋时期,博学高行的名士阳孝本,不愿为官,归隐通天岩二十余年。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路过赣州,专程到通天岩拜访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遂成至交,苏轼写诗赠阳孝本:“室空唯法喜,心定有天游。摩洁原无病,须洹不人流。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虽未麒麟阁,己逃鹦鹉洲。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洲。拨葵终相鲁,飘然不系舟。”可见,通天岩是隐士乐己的天地、心中的天堂。

当然,功利凡人也到通天岩和广福寺。广福寺东侧得双桂堂,原为方丈室。1946年,蒋介石下令改建而成二层小楼,拟关押张学良。既有地势险要便于看守之意,更有让张学良与佛为邻、“闭门思过”之心。无奈,小洋楼竣工时,解放大军进逼江南,张学良未到此居住,成了一幢“没有住过将军的将军楼”。寺庙后山中,几间依崖而建的房屋,为蒋经国当年避暑山房。选此地居住,他肯定有礼佛拜佛之意,可惜菩萨福佑天下,却忘记他及其家人,不得不流离孤岛度日。

绿植掩盖的翠微岩距通天岩不远。这里有宋代李大正所题“通天岩”三字。岩壁之上,“莆阳陈进之率温陵林安节、杨子常、肖如晦、曾宝臣,熙宁癸丑孟春二十六日同来”的题刻完工于熙宁六年(即1073年),距今九百余年。南宋的大肚弥勒佛造像,一如既往地笑看人间。宋代隐士阳孝本隐居的石窟,一如往日僻静。惟有从宋代虔州(赣州)知州林颜、丞相薄宗孟、阳孝本和唱诗词题刻,似乎在呢喃陈年往事。

自翠微岩,经惜春亭,沿环道到望江亭。望江亭,明代叫“元武殿”(俗称“雷公殿”)。1963年重建时,改成仿天坛式的三层楼阁。1964年,田汉视察赣州市,题为“群玉阁”,是观景的好地方。抚栏远眺,“赣江如带、群山若瓜、瓠蔓引烟、气迥薄隐”,山川秀色,美不胜收;俯瞰虔城,“高楼林立,众桥飞渡,三江并流,水云共颜”,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如果说,往日人们用题刻、造像、禅林、神话等道出心中的憧憬,铸造了“通天的岩”,那么,今日登山巅望远,目中所见不就是往日梦所不及的“天堂”?

二0一九年五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