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显沐的头像

刘显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07
分享

浅识土家风

雄踞澧水南北两岸的张家界博物馆及土司城,展示、传承了土家人口传、演唱、歌舞、手工艺术等传统习俗及文化,弥漫着山野的生活气息,展示了迷人的“边城”风情。

大庸桥北的张家界博物馆,以世界自然遗产标识为背景,澧水为画笔,土家白虎图腾为标识,叙述张家界及土家人的前世今生。馆中,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发掘的芙蓉龙化石,距今 230-240万年,佐证张家界人就是“龙”的传人。“云台村遗址”中,砺石原料的石器、石核等,代表了旧石器至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延续;“朱家古商周遗址”、“战国铜带钩”、“汉代铁釜”、“ 唐代铜剑”等文物,显示了张家界的文化脉络。

自称“毕兹卡”的土家人,属古代巴人一支,传说是庸国人后裔。可是,“二十四史”和涉及土家族的古文献中,均以“蛮”字合称包括土家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自宋史开始,“蛮”与“土”的称谓共存,有不言自明的歧视。其实,土家人是大家庭成员之一,只不过天生山里人的个性:讲义气,重感情,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尚武好斗。时至今日,土家人举手投足之间,仍然有鲜明的山里人个性。

张家界地域,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纳入政府管辖,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历史均有记载,《明史》载称:“永保土司,世序富强,每遇征战,辄愿荷戈为前驱”。最为著名的就是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萧克将军闹革命,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块根据地,一个方面军,一个元帅和一首流传至今送别红军的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尽管如此,直到解放前,不管建制如何改变,在当朝者心中,都视为蛮荒边地。张家界,乃至湘西,给人以“蛮”和“匪”的古老想象。历朝政府,带着“蛮”和“匪”偏见,建立与中央集权制交叉或平行的土司制度,管理所谓的边地。

然而,与旧政府态度绝然相反,李白,杜甫,王维等文人,没到过张家界,但都想象过她,都把她描绘成为落英缤纷、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李白的“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杜甫的“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王维的“居人共住武陵源”等等。其中缘由,除了山清水秀的地貌景观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使然。

位于大庸桥南的永定土司城里,就有很好答案。高大的“擎天柱”,同治年间所立的“虎”字石碑,均显示着土家图腾和精神。而立于园中的“东南第一功”石碑,是土家人爱国历史见证,记载着土家人一段辉煌历史。明嘉靖年间,湘西永、保土司彭冀南和彭荩臣,桑植土司向鹤峰,慈利麻寮所千户唐仁,茅岗长官司覃尧之及湖北容美土司田世爵等组成土家联军,于公元1554年冬,率士兵三万余众,勤王报国,奉旨赴江浙抗倭。历时四年,连战连捷.嘉靖帝亲笔题赐“东南第一战功”。《明史·列传 第一百九十八·土司》记载:“(嘉靖)三十三年冬,调永顺土兵协剿倭贼于苏、松。明年,永顺宣慰彭翼南统兵三千,致仕宣慰彭明辅统兵二千,俱会于松江。时保靖兵败贼于石塘湾。永顺兵邀击,贼奔王江泾,大溃。” “及王江泾之战,保靖掎之,永顺角之,斩获一千九百余级,倭为夺气,盖东南战功第一云。”

土家城堡、摆手堂、土家山寨、垕王殿、土家园林,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气势恢弘、金碧辉煌的“九重天世袭堂”,依八十度斜坡而建,高四十八米,共九重十二层,整座楼全部用木质榫卯链接,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这座楼是当年最具实力的土司王彭氏在永定的土司城内修建的,取“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九重又称之为天”之意,并期待世代传承,因而又“九重天世袭堂”称呼。拾级而上,登九重天,依次可见族源堂,土司制度,土家的千年历史,耕战文化,议政大厅,巫傩文化,山歌为媒、竹叶传情的风情,令人咂舌的土王特权,以及土家的“神”覃垕等专题介绍及陈设,展示土家的悠久历史和风土人情。如今,伫立顶楼,看园内雕梁画栋的木石建筑,飞檐翘角的艺术结构,曲径廻绕的园林布局,玲珑掩翠的幽深庭院,甚是震撼,即使放在园林之最的江南,也称得是精品,哪里有“蛮”和“匪”的迹象?

褪去了往日威严的土司城,是土家风情展示的舞台。迎宾仪式上,土家汉子击打迎宾鼓、吹牛角、放冲,土家姑娘唱拦门歌,敬拦门酒;祭祀堂,百人土家大祭祖活动中,男女老少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土家山寨里,听土家歌,赏土家族最有代表风俗哭嫁、三棒鼓及花灯等习俗表演。毕兹卡圣火堂上演的《土风苗韵》,通过“祈福”、“风情”及“婚俗”三个篇章,艺术地反映了大湘西土家族、苗族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大湘西神秘色彩以及这方水土人们的勤劳、纯朴和善良;摆手堂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群众身穿节日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的引导下,“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

土司城饭店的女主人说,了解土家文化要知道土家味道。“土家腊肉是土家族过年必备食物,师从老辈人,味道正宗,吃后会留下深刻记忆!”腊肉切成厚薄均匀的大块,蒸熟后,成透明状,夹在筷子上微弯闪动。齿咬筋道,肥而不腻,香味扑鼻,满口生津,让人欲罢不能。

男主人说,“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是往日土家人辛酸生活写照。日子好了,很少吃了,但时常会想起它们。“今天刚好有,尝尝?”合渣又名“懒豆渣”、“懒豆腐”,营养价值高,味道独特,蘸上本地的剁辣子,尝过不忘。

老店主已经做不动了,可每天坚持坐在店里,享受接待客人的气氛。他说,湘西菜种类繁多,腊味系列的腊肉、腊蹄、腊肠、腊血豆腐等;腌菜系列的腌肉、腌鱼、腌菜、腌辣玉米粉等。酸野薤、酸青菜、酸猪肉、酸鱼、酸辣玉米糊,酸辣椒等酸菜系列。而合渣、南瓜汤、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炖鸡、泥鳅煮豆腐、鱼儿辣子等日常及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姜等野菜类,是高山秀水对土家人的馈赠。湘西菜是湘西人苦难生活中的发明,腊制和腌制的方法能保持食材的鲜味,并存放持久,“辣”可以下饭和取暖,“酸”可以开胃与健体。然而,它们更是湘西人热情奔放的性格写照,吃不了辣椒,怎能待在山里与土家人当“长久”的朋友?吃不了酸的,哪能与土家妹子对上那“酸酸”的情歌?

老爷子说,土家味道已经浸润到土家人信仰、文化及生活之中,了解土家风情,要从“吃”开始。时令节日里,婚丧嫁娶等重要时刻,必定会摆土家宴席。土家“十大碗”及喷香的米酒,是打开土家人内心世界的钥匙。伴着宴席或仪式的进程,就会唱起缠绵的歌声,跳起野性舞蹈及展示神奇习俗,就会看到山魂,就会产生无形的魔力,保佑土家人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是的,土家传统融于生活之中,生活又激发了土家人美好的憧憬及追求。贺龙的“两把菜刀”荡涤了土家人“蛮”与“匪”的古老印象。吴冠中的画作重塑和介绍了张家界,乃至湘西的美丽。众多的实景演出,将土家、土家人的“山野风情”推向世人。《新刘海砍樵》讲述狐仙与樵夫刘海的爱情传说,天门山因之增加了梦幻色彩。《魅力亮舞土家魂》民俗演出,展示土家人先祖崇拜的神秘图腾“虎天王”,上古时本土部族钟爱的“虎钮錞于”,“炮烙”婴儿的严酷习俗,索溪水与长发女的梦幻故事,民族织锦“西兰卡普”的美丽传说,土家族婚礼中“哭嫁歌”的生动场景,神秘莫测的“符咒”、“巫傩”及“赶尸”等世代之谜。民间艺人街边表演的傩堂戏中,头戴面具,锣鼓伴奏,边表演边说唱,感染一代又一代人。“山歌亭”里,土家族歌手纵情放歌,歌声、回声、溪流声、虫鸣声及木叶声,浸润心田。这自然、淳朴歌声以及展示的土家人爱恨情仇和生活场景,不就是湘西山野展示的迷人风情,土家人心中流出的最美诗篇?

                                  二〇一九年七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