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会文的头像

石会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17
分享

江南丝雨绣珞珈

武大,全国闻名的花园学府,它的史由悠远、典雅隽秀,不逊清北。

我在武汉生活了四十年,黄鹤楼去过两次,归元寺去过三次,东湖去过十来次,武大去了多少次,已记不清了。武大真美,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美得让人去了还来。

又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早上,我踏着初春的气息,又去了武大。我是从武大的后门凌波门进去的。凌波门离东湖水岸不到十米,仅隔一条依湖而修的弯弯的小马路,几近依畔而立。

春天的雨,总是细细的、柔柔的,似雨非雨,似雾非雾,朦朦胧胧,弥漫如烟,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丝雨。丝雨打湿了我的头发,也湿了衣衫,虽有几份凉意,但朦胧中的东湖水、珞珈山,却透着缕缕缠绵的悱恻,柔情如水的婉约。

丝雨朦胧的东湖,望眼无垠,天水相连,雨雾中传来的,只有涛涛湖水拍打着湖岸的节奏的响声,舔着从学府溢出的静秀。濡染在烟波袅袅的湖面,时而传来鸥鹭低沉的短鸣,仿佛置身九天瑶池。

回头再望那蔼蔼珞珈山,起伏的山梁像一条绿色长龙在雨雾中蠕动。还有那一栋栋碧瓦白墙,飞檐雕棱的古老建筑,在雾雨朦胧中约隐约现,似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女子,妩媚羞涩。

眼前的武大,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的名言,武大,不正是依东湖而生灵秀,因珞珈山而显紫气吗?武大依山畔水,吸山水之精华,汇山水之仁智,在万千学府中得天独厚,诚恳张之洞、李四光等的慧眼英明,将武大选址于此山此水之间。

武大之美不仅是依山畔水之故,它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是一绝。

珞珈山上,碧林深处,一栋栋中西合璧、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成就了武大的宫廷之美。文学院、工学院,法学院、理学院、新老图书馆,依山就势,星罗棋佈,镶嵌其中。其开尔斯的设计,将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融入中国园林,寺庙传统建筑风格,托起中西方宫廷的典雅精致。朦胧丝雨中整个校园约隐约现,细质竨约,仿佛九宫天庭。这江南丝雨啊,给武大增添了无限梦幻的神奇。

武大的建设称得上一栋一景,一栋一史迹,如周恩来故居,曾经在此开展抗日统一战线,会见过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宋卿体育馆,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捐资修建的,是以他的字号宋卿取名的....。

让我最为心醉的当数武大行政楼,早年我因在武大招收毕业生进过两次大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碧绿晶莹的琉璃瓦,飞檐雕棱的房顶,粉白如乳的墙壁,高高的宫廷式台阶,令人仰止。据说,这栋楼是美国工程师凯尔斯的旷世绝作,他因这个楼而声名雀噪,这栋楼也因他举世瞩目。真是人文创造历史,历史成就人文啊。

我在想,这个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发展起来的武大,不知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光辉与史迹,难怪整个武大都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算实至名归了。

丝雨如雾,仍掩不住春的颜色,路边的梧桐已抽出了新叶,山上的树木更加葱绿,樱花大道上的樱花也开了。在武汉人眼里,樱花就是春的使者,点点荆桃,已将冬的寒凉悄悄收藏。

我赏樱多年,似乎有了一些心得,赏樱不要近观,而需远望,赏樱不是看一树一花,而是看一片一片,不是观其一朵之隽秀,而是观一片之气势,看花波万里,看气势恢宏,看大格局。张艺谋导演的千人舞,精彩绝伦,叹为观止,不也是凭着那种恢宏气势吗?也许他的灵感就来自于浩瀚樱花。

沿着樱花大道向前,满树白花,成片绽放,如漫天白云,落满枝头,清风拂来,徐徐抖动,似片片吹不走的云,点点粉红,片片粉白,似朦朦烟雨,掩了青山,遮了廓亭,隐了碧丝,润了心中的春意。

只可惜今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因疫情的影响,几乎没有赏花的人,倒成就了樱的孤芳自赏,实在是负了它娇美容颜。

啊,看那樱花,什么绿肥红瘦、紫黛莱珠,什么小桥流水、曲径幽深,都失了颜色,输了气场。

望这迷人的樱花,我不仅感叹万分。樱花,我国二千多年就有,直到唐宋时期才传到日本,却成了日本的国花,名扬于世。原来,历史文明的传承不但要呵护,还要经营,倘若我们的祖先也能对樱花很好的加以呵护和经营,岂有当今日本樱花之噪市?

武大,书香流芳的地方,透着那碧瓦黄棱的古老建筑,沿着依水就势的林荫大道,看那樱花万点晕染无限,浅粉娇人,拂那绿草茵茵,鲜娕欲滴,轻柔盈光,望那碧水东湖,烟云渺渺,波声涛涛,于江南丝雨中似海市蜃楼。

武大,是校园,更是花园,武大因东湖而更加灵动,因珞珈山而更加厚重。这里,数以万计的殷殷学子,正蕴育着祖国的智慧和希望,江南丝雨,让我们走向诗和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