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除了繁华之外,也是历史和文艺的,被江湖环抱的武汉也不例外。
武昌的昙华林,就是武汉最文艺的地方,这一点老少都是认同的,在当今这个存在明显认知鸿沟的年代,实属不易。
昙华林据说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六百年的沧桑岁月,始终是雍雅袭人。
昙华林何以取了这么文艺的名字?有人说这里原种了很多昙花,花多成林,便叫了昙华(花)林,过去的华、花是不分的。我不太赞同这种说法,至少这种传说过于肤浅,品不出一点文艺的味来。记得郭沫若先生在他的自传里提到过昙华林,他说昙华林可能与佛教有关,昙华就是印度的梵文。郭老的解释似乎有点道理,也有文化内涵。
姑且不论它的出处吧,反正这个名字十分文艺,让人会产生弥弥遐想。
武汉人都知道,昙华林有“一湖三山”之说,它北临沙湖,西依凤凰山,怀抱花园山与螃蟹岬,畔水依山,水碧山幽,似乎天生就是一块能品出文艺的地方。
我知道昙华林这个名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很晚了,周围的人、电视、报纸上经常提到它,老年人、年轻人都喜欢这个地方,我也被感染了,也有了到此探个究竟的念头,但总没行成。
记得在我退休的那年,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老伴开车去了昙华林。
我们是一路打听才找到的,当昙华林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哇,好静,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喧哗,没有人潮,当时我们是这条街上唯一的行人,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去处。我喜欢这种氛围,有一种独享清谧的惬意。
啊,赫赫有名的昙华林原来就是一条巷子,我似乎很失望,真不解它成名的缘故。既然来了,就算到此一游吧。
我和老伴慢慢悠悠地走在巷里,看着巷子两边古老陈旧的小楼房,好想从那些古迹斑驳的灰墙青瓦里,那铁制的花格窗棂里,那墙脚留下的片片黑绿色的苔记里,找到一些关于昙华林的文艺来。
巷子里的房子大多都是关着的,也许我们来得早了一些。从楼上窗外凉晒的衣被看,家里是住着人家的。只是疑惑,家里的主人在干什么?何以为生?我看到了有人在巷子里生炉子,这年头还有生炉子的?我似乎有点错觉感。但又仿佛觉得在这袅袅的炉烟中,品出了一点深巷幽静、人间烟火的诗意。
一位老者站在他家的门口,托着小小的紫砂壶,轻轻地摇着纸扇,满头白发理得整整齐齐,花格子的短袖衬衣十分得体,他不经意地看着我们过来,若有所思,他在想什么?也许抱怨我们来得太早,搅了巷子的晨静?
其实,这些已让我知足了,赏尽了喧闹的滋味,得到片刻的宁静也是难得的,这比起那些浮华的文艺,也许更真实、清新,这本身就是文艺的一部分。
我问老人家昙华林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他说,前面有许多古建筑,你们去花园山那边看看吧。
老人从我们眼神里似乎觉察到了我们轻看了昙华林的意识,他马上向我们“申辩”,生怕昙华林受了委屈一样。看得出,他很爱这块地方,甚至容不得别人小看了昙华林。他告诉我们,自明清以来,昙华林就是湖北、湖南两湖秀才研读备考的地方,汉口开埠后,有来自意大利、英美、瑞士等国的传教士在这里传教、办学、施医,这里还是武昌出售洋货最早的地方,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就是在此设立的,这里还出了很多革命志士。是啊,郭老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昙华林,他说在武汉会战期间,经常穿行于昙华林,组织抗日活动。他还说这里催生了一大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老人家的话让我走进昙华林又深了一步。
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我们朝巷子深处走去,果然陆陆继继地看到了一些古老的建筑,圣诞堂、基督崇真堂、仁济医院、文华学院、刘公馆、三厅旧址、翁守谦故居,让我有点多不遐顾。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古迹和遗址,体现着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融合,有一种天然自成的美感,不仅浸润了昙华林前世今生的文艺骨髓,而且说明昙华林就是一部灵动的武汉近代史书。仅此,就让我高山仰止。
我们转回的时候,老人家还坐在那里,当我们的眼神交融的那一刻,我仿佛感到了他的那丝自诩的快意。他也许就是这条巷子里出身的画家、作家、书法家、雕刻家、史学家?昙华林,藏龙卧虎知多少?只有它自己知道。
眼前出现了一栋较大的石门房子,大门敞开着,我俩试探地走了进去,里面空无一人,满屋子阵列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我不免有些兴奋,终于在这里又找到了“文艺”。我和老伴隔着玻璃罩,指指点点地观赏、评论着。
这些工艺品中主要是木雕、泥塑、根雕、铁艺、竹艺,青一色的立体手工艺品。这些工艺品能吸引我的,除了精美的雕刻艺术,更重要的是每一件工艺品都反映着老武汉历史中的文化与民俗。我能在这些工艺品中追寻到武汉的沧桑往事。如木兰从军的英姿,武昌城头的炮声,汉口码头工人的吆喝,武汉会战的硝烟,九八抗洪的壮景,都是一段武汉的历史、武汉的故事、武汉的记忆,武汉的辉煌。
出了石门向西行,西边的巷子比东边要宽了许多,而且小店也很多,每个店都装饰各异,好像一个展示装饰艺术的长廊,在这个长廊里,开着工艺品店、咖啡店、茶馆、美术馆、摄影沙龙....此时,巷子里还能听到悠悠的古琴声,隐隐约约,真叫人消魂欲醉。啊,连巷子里的空气都被“文艺”了。
我们随意走进了一家美术馆,一楼是茶室,只有几个中年人正在品茶,是那种静品,似乎给茶室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清谧。顺楼梯而上,二楼是一个好大的美术作品展厅,国画、油画、水彩画、写意画都有。我不懂画,感觉画得都非常好,比大师们的作品差不到哪里去。但画上标出的价格都不算高,几百元一幅的都有。啊,这里是大众的文艺,难怪如此根深叶茂。
画展的老板走过来向我们介绍,说这些都是一批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很的购买潜力。是啊,说不定这些作者哪天成名了,他的画不也就成了名画吗?我在想,这个小小的昙华林到底藏着或催生着多少画家、书法家、雕刻家、作家?
出了画展厅,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生炉子,又有生炉子的?我有点大惑不解了,如今还用炉子吗?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了笑,“你知道武汉的排骨耦汤为什么好喝?”我说耦好嘛,老奶奶连连摇手,“是细火煨出来的。”我明白了,老人家是在追求生活的质量。这巷子里的人哪,不是过生活,而是品生活,居然连一个炉子都成了文艺的一部分。昙华林的人活得好讲究,也许是受昙华林文艺浸润之使然吧。
当我们离开昙华林的时候,巷子里的人多了起来,但依然很静,这里的人似乎都在遵循一个约定俗成的准则:不可大声喧哗。其实,这对武汉人是很难的。
我终于明白,昙华林的文艺范不是唱出来、跳出来的,也不是用花团锦绣装饰出来的,整条巷子几乎没有看到一个花坛,甚至没看到一棵树,都是一些古旧陈房。它没有把文艺挂脸上,只有走进它的人才能闻到它那股幽幽的暗香,如同一杯茶。啊,历史的、沉淀的才是精华。
昙华林能在武昌的闹市区里一隅偏安,并得以保存与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瞻远瞩。昙华林,你暗香袭人,岁月缱绻,你是一块没被铜臭熏染的净土,我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