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深处,祖母那缠了小脚的干练身影,始终如一幅清晰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祖母的一生颇为长寿,她活到了九十六岁的高龄,真可谓是尽享天年。她虽大字不识一个,却拥有着令人钦佩的养生智慧,而在这众多智慧之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她那朴素却蕴含深意的茶道知识。
祖母的一生都钟情于那种老叶子、带着茶梗且叶子较大的粗茶,她会将其放入茶罐中久煮,然后倒出来慢慢享用。那浓郁的茶味,仿佛在诉说着茶文化的深厚积淀。她常常告诫我们,不要贪恋那些娇嫩的毛尖茶,说那里面藏着茶树在冬日里积聚的毒素,长期饮用对身体并无益处。虽不知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有确切依据,但自我记事起,祖母那粗茶淡饭的养生之道,却让她从未生过任何疾病。
祖母偶尔还会煮一些药茶,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诸多不同的搭配。有些是节气到来前,提前喝下用于预防疾病的;有些则是在身体稍有不适时,用来治疗疾病调养身体的。比如上火时,她会煮金银花水;痔疮发作时,会煮槐花水;恶心呕吐时,会煮灶心土加红糖水;在炎热的夏日来临,会煮很多夏枯草水;视力不好时,会煮菊花枸杞水;失眠时,会煮小麦大枣水;消化不良时,会煮山楂蜂蜜水……这些药茶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让祖母一生几乎远离病痛的困扰,家中其他饮用的人也都身体康健。
当我服役后考上军校,开始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便与祖母所煮的各种养生茶渐行渐远。直到发现自己时常被小病缠身,才真正领悟到祖母那些茶道知识的弥足珍贵。后来,我开始研究《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茶经》等典籍,从中得知“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人食五谷而得百病,茶可消之”,原来茶也是一味能保健的良药。我还了解到,祖母所煮的那些药茶,原本就是一些非常有名的单方、经方和验方,在对症使用时,对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祖母在世时,每当我回家探亲,都会向她老人家不断请教茶道知识,祖母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口授着先辈们的传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钻研,我逐渐明白了喝茶要结合人体的体质来选择。我懂得了绿茶性寒、红茶性热、半发酵茶性凉的道理。如果身体偏寒,就多喝红茶,若喝绿茶,则可在茶内适当加入肉桂、陈皮等热性中药来调整茶性;如果体热,就多喝一些性寒的绿茶或性凉的半发酵茶;而青茶性平,健康人群可长期服用。
在祖母离世后,有一天我才恍然发现,祖母在世时长年喝着的那种粗茶,竟是老家山上出产的最普通、最便宜、最低等级的青茶。这种茶味道浓郁,茶梗粗壮,叶子老旧,但富含锌和硒元素,或许这正是粗青茶对人体有益的主要原因吧。
最普通的粗茶中竟隐藏着科学的养生之道,祖母的养生茶道文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她让我明白,生活可以简单而纯粹,粗茶淡饭也能孕育出健康与幸福。这种喝粗茶吃淡饭的生活习惯,将伴随着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着那份淡然与宁静,也希望它能让我如祖母般健康长寿。祖母的茶道,是生活的艺术,也是爱的传递。在那袅袅茶香中,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也感受到了祖母深深的爱,这份爱将会伴随我的一生,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祖母的茶道人生,如一首无声的诗,在岁月的深处静静流淌。那茶香,那韵味,会同祖母对我深深的爱,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那笔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