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良国的头像

苏良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4
分享

一枚小小的印章

我的家里珍藏着一枚小小的印章。这枚用牛角材料精心制作的金黄色长方形印章,长7厘米,印面宽1平方厘米,正面是雕刻的山高水长的简约意景图画,十分精美。

古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说的就是这个印章。印章主要用于文书的签署或鉴定,具有凭信、凭证、保证的作用。

这枚小小的印章伴随了我父亲大半生,虽为“私”章,却在他那个年代大多作了“公”的用途。

我的父亲1937年12月出生在四川涪陵西南边缘小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等身材,瘦瘦的身体,但有一个硬朗的腰板。常留着小平头,一双深邃的眼睛镶嵌在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偶尔露出一丝浅浅的微笑,一眼望去,便有千钧重担压在其肩上的感觉。家里兄弟姐妹多,一家十余口人,弟妹年少不省事,父亲又在灾年早早离世,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助老扶幼的家庭重担。加之,家又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后山地区,粮食收成不高,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作物,村里的贫困家庭十之八九。俗话说“人上十口难盘,账上万元难还。”生活的不易,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志向。因为,他出生在农历丁丑牛年,所以,他将自己的名字雕刻于用牛角制成的材料之上作为印章,铭志于做一头“拓荒的牛”,奋力耕耘这块贫脊的土地。

为了改变家庭困境,他十几岁就开始学习木工手艺。他经常对我们说:“为人不学艺,挑断箩篼系。”教育我们要学有专长,精通一些技术,才能好好的生活。他精心钻研木工技艺,学得了一技之长。同时,他还将他的这一技之长手把手传授给了他的四弟和我的四弟。谁知,这一技之长竟然成了他们维持生计的终身职业。他不仅会做衣柜、桌子、椅子、板凳、木盆、木瓢、甑子等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而且还会制作犁铧、耙子、搭斗、梿枷、风车等生产工具,还善于建造穿斗结构和土木结构的房屋。在他的一生中,不知为多少村民修建过或改造过房屋。因此,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木工程师”。

但是,他尤其精于制作的还是那耕田用的犁铧,俗称“砍铧口”。在那个没有任何耕作机械的年代,犁铧是唯一的耕田工具。因为,他制作的犁铧,对犁的力学几何角度和铧盆的宽度、倾斜度的掌握科学合理,犁田宽窄、深浅一致,轻便省力,易于操作,非常好用。所以,他制作的犁铧就成了村民们耕田的“香饽饽”。在村民们的眼中,他是制作耕田农具的高手。一到农闲时间,村民们就纷纷请他“砍铧口”,他也乐意为村民们免费制作这一耕田工具。附近的村民甚至直接来借他的犁铧使用,他也毫不吝啬,有借必给。他的口头禅是“要大家有才算有”。渐渐地,他成了村民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热心人。

出于对生养他的家乡和父老乡亲的热爱,他总是乐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干。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乡邻们对他充满了信任与期待。1955年春,在社员们的推选下,他先任农业合作社记分员,继而担任农业合作社会计。从此,他走上了为村民服务的道路。这年冬天,刚满18岁的他就积极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第一次将自己鲜红的章印工工整整地盖在了《入党申请书》上。不久,经党组织批准,他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他加入了党组织,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1957年底,他被选为村管委会委员兼任村保管员,身上的工作任务更多了,肩上的工作担子也更重了,但他却从不懈怠,总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乡亲们服务。他任村上的保管员时,村上的一些重要物资进出都要由他经手,在这些物资进出的单据上,都会留下他的章印,作为收进付出的凭据。

通过几年脚踏实地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水平也不断提高。1962年3月,他被选为大队(后又改为村)会计。之后,在每一年的大队预决算、收入分配和一些重要的文书材料上,他都要盖上他的印章,以示负责。

积极有为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担当,组织的教育和培养,群众的信任与期待,1970年12月,他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希望和乡亲们的重托,尽心竭力地为乡亲们服务,带领群众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而不懈奋斗。

上任伊始,他看到村里的孩子,该上学了却没有学校上学,要上学必须得走十五六里的山路到场镇上去读书,心里面感到非常难受。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已摆在了村民们的眼前。

“治穷必先治愚”。他反复地思考着。要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村民们没有文化知识是不行的,村里的老一辈在没有文化知识上吃的亏太多了。要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就近上学读书,必须得在村里有自己的学校。这个在他心中早就有的念想,此时已显得是那么的迫切。他对村民们说:“什么都可以等,但孩子们的读书时间却不能等,错过了就误了他们一辈子”。于是,他召集支部一班人和七个生产队的队长开会研究,提出方案。由各队共同出资、出劳、出材料,在村内建一所学校,让本村和附近乡村的孩子能够就近上学读书。几经讨论,形成决议,他在会议记录上认真地盖上了他自己的印章,其余参会人员也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字、盖了章,以示对会议决议的承诺和负责。

他利用村中心位置,也是村中最高山峰太平山上的一座破旧庙宇为依托,组织工匠将原有房屋改建成为部分教师宿舍和教师厨房、学校大礼堂,再新建教室、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动员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读书。邀请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教师到校任教。他还抽时间到学校听教师讲课,向学校和教师提一些合理的建议,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特殊时期,他想尽千方百计,保护了不少的教师。并且把我们的家作为了这些教师的第二食堂,到了星期六或星期日,常常是“高朋满座”。遇到节假日的时候,他还要将家里煮好的饭菜叫我们给老师送到学校里去。在这些教师中,有好多教师后来都进入了像涪陵五中、六中等的重点学校任教,有的还成了教委的教研员或领导。

他三次组织修建扩建这所学校,使其成为当时在乡内首个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各年级都有的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时达12个班次。其中,初中班就有3个。为本村及周边乡村数千名学生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提供了就近及时的入学机会,为当地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地方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人才。学生们在此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许多学生,他们后来有的成了工人、有的成了能工巧匠、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管理干部、有的成了地方领导、有的成了国家军人、有的成了人民警察、有的成了商人、有的成了企业家,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岗位上,为地方和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不断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久而久之,这所学校也成了村民们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和知识向往之地。它就象一颗知识的火种,不断地向四周扩散、蔓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在这松涛连天的群山之上,时不时地飘溢出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和嘹亮的歌声,为这寂寞的山村带来了蓬勃生机,带来了无限美好,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了发展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状况,他组织群众开挖茶山、种植茶叶、兴办茶场,把富余的妇女劳动力集中起来兴办村集体养猪场,把村内的能工巧匠统一起来兴办村集体企业。比如,有专门生产农具的铁匠铺、有打米房、有面条加工房等。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组织群众大力兴修山坪塘、小型水库、提灌站和引水渠道等水利设施。他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劳动力挖沟开渠,进行基本农田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他积极引进粮食优良品种和经济作物,推行科学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在这些项目建设的申请、计划、结算等各项文件材料中,无不留下他鲜红的章印。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和追求,村民生活照明不便,粮食加工不便,抽水灌溉不便,成为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个个难题,一些村民开始对电有了初步的认识。

1979年春,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难和粮食加工用电难问题,他组织大队干部、群众,开会讨论解决村民用电问题。在当时大队集体公共积累不多,群众家庭基本无余钱的情况下,要解决这有史以来不论是集体,或是群众家庭投资都是最大的一个工程的资金问题,许多干部、群众一时都没有信心,争论非常大,担心筹不起来资金,力不从心。可是,“没有电,不方便”也是大家的共识。他数次组织开会讨论,反复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他向村民们宣传说:“在落后的山区,不率先苦干,就会更加落后。不干就没有出路,不干就没有希望,不干就没有未来。大家要着眼长远,克服暂时困难,鼓足干劲,苦干实干。要想变,先通电。只有把发展的动力解决了,才能加快发展。”最终,他说服了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加快建设通电工程的集体决议。

随即,一份盖有他鲜血印章的用电申请正式提交到了乡政府,并在大队组建专门班组人员跟踪办理此事。通过争取计划、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上级支持,组织线路测量、规化设计、电线电杆物资采购、投工投劳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半年的时间里,一条十几公里的高压电力线架设到了大队办公室驻地,安装上了变压器,率先在后山地区解决了村民照明用电和加工动力问题。实现了村民“社社通电,户户有电,家家亮灯”的愿望,让小山村沿袭几千年的松烛煤油照明成为了历史。从此,村民们过上了“光明”的生活。当全体村民照上电灯时,涪陵人民广播电台以《党的政策好,山旮旯里电灯亮》为题作了报道。

家家户户照上电灯了、村办大米加工房开办起来了、小麦面粉加工房开办起来了、面条加工房开办起来了、玉米饲料加工房开办起来了,一些小型加工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村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的喜悦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一时间,村民个个扬眉吐气,精神振奋,喜出望外,奔走相告。特别是有适婚子女的家庭,父母赶场下街逢人便讲“我们家照上电灯了!”。说着这话时,村民们那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

通电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居住于后山地区村民们生产生活的自信心,极大地改变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对生产生活的热情,为山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在的村是一个后山村,交通十分不便,赶场要翻过马鞍山、下过牛尾沟、金板沟、石板沟、穿越万家沟走十几里的山路,回来又要爬坡上坎走回这十几里的山路,每赶一次场,都如同进行一次伟大的“长征”。出行靠走,通信靠吼,买卖物资靠肩挑背磨,这“三靠”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吃盐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到街上去挑,买化肥要上街去挑。交公粮要从家里挑到街上粮站去,卖个肥猪要三四个壮劳力才能抬到街上食品站去出售。世世代代过着“三靠”的日子,村民们苦不堪言。每当我回忆起当时挑公粮到粮站后,取下扁担,上面都是血印;从街上背肥料回到家里,放下背篼,双肩都是青紫的,勒死了血,要好多天过后才能恢复转来的时候,心里都十分酸楚,眼泪都要忍不住悼下来。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对我说:“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个大山,离开这个地方,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可想而知,这里的环境条件是多么的艰苦。这个现实,我父亲从小也就是认识到的。

怎么办?“与其忍受,不如奋斗。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与其等待,不如行动。”“千条万条,行动才是第一条。”他对干部群众如是说。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多年的梦想化为实际行动,就算战胜千难万险,也绝不让子孙后代再受这样的苦。

1983年,秋收后,他以村民委员会的名议,起草了关于修建通村公路的请示,并以村党支部书记的名义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向镇政府提出了修建通村公路的申请。在得到上级政府的批准后,他坚决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阻挠,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全体村民,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的线路,分段、分社、分户实施。在没有任何机械作业的情况下,村民全凭手挖、肩挑、放炮的方式,在荒沟绝壁之上,修通了从镇政府驻地到村办公室约7公里的通村公路。途中跨越万家沟溪流的一座人行石桥“万寿桥”,他以村负责人的身分签字盖章与石工签订修桥协议,组织石工在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跨溪流的单拱公路人行两用桥。“桥成千古业,路通万世兴”、“一桥连四海,万民通五洲”的桥联对此作了深刻的诠释。

让汽车开进了海拔800多米的高山,历史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结束了村民世世代代行路难,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历史。如今,南(川)两(重庆两江新区)高速和马(武)龙(潭)一级公路两条快速通道交汇连接于这条通村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收费管理站修建于此,形成了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马(武)龙(潭)一级公路经过“万寿桥”,又在原“万寿桥”之上再建了一座“万寿大桥”,呈现出上下两桥叠加,车辆同时穿行于绿水青山、苍松翠竹之间,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彩虹飞跃的蔚为壮观景象。

通村公路的建成,促进了山村的巨变。现在,村内已是户户通路,社社通车,山村建设如火如荼。通村公路为山村的发展、乡村的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他在村任职的四十余年中,在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划上有他的章印,在发展党员、团员,培养村、社干部的材料上有他的章印,在青年当兵入伍、学生升学、村民招工提干的表册上有他的章印,在为村民发展生产担保贷款的单据上有他的章印,在扶贫济困的方案上有他的章印,在照顾孤寡五保老人的记录册上有他的章印,在化解民间纠纷的调解协议书上有他的章印。这枚印章就好像他生命的符号,红色之印闪烁在一个个历史的瞬间,承载了不知多少为民情怀和鲜为人知的为民故事,伴随了他为村民服务的一生。

1996年3月,他光荣退职。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始终关心着父老乡亲和山村的建设发展。

1998年10月,在他去逝的追悼大会上,当继任他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悼词中读到:“老书记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山村的建设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无时无刻不在操心着父老乡亲的安危冷暧。在他病重弥留之际,还对我说,村校教室的房顶上有一根檩子被雨淋坏了,要早点去修好,不然师生不安全”时,参加追悼会的村民不禁放声痛哭,泪如雨下。

一副挽联写到:“殚精竭虑振兴山乡眼观千年发展,呕心沥血服务村民心怀百姓安康”。村民在一篇《立志为民好书记》的文中写到:“从小立志为乡亲,千辛万苦拔穷根。建校治愚育新人,发展经济保民生。能让村民吃米饭,推广杂交产千斤。为解肩挑背磨苦,修桥筑路让车行。六十风雨人生路,四十履职付艰辛。房前屋后拉家常,田间地头化纷争。奔走乡间草鞋断,临终不忘学子情。一生勤劳操心苦,两袖清风为人民。”

他在临终前,对我和弟弟说:“我没有为你们留下什么财产。别人没有欠我的钱,我没有欠别人的账。”

是的,他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金银珠宝,但他却身体力行,躬身示范地为我们留下了“尊师重教,读书正业。崇尚科学,业精于勤。孝慈仁爱,敬老扶幼。夫妻和睦,兄弟团结。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与人为善,宽宏大度。非义不取,清白做人”的家风;为我们留下了“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求真务实,有益于民。尊老爱幼,文明诚信。爱国守法,自强不息”的家训;为我们留下了“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怀;为我们留下了“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的品德。这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财富。

他一生没有欠别人的账。可是,他却欠自己太多太多……

这一枚小小的印章,从他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开始,直到他生命燃烧的最后时刻,都与他相伴,心印相随。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誓为“拓荒牛”的追求,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盖上鲜红印章的《入党申请书》上立下的铮铮誓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忘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兄弟姐妹,奉献给了子子孙孙,奉献给了他深深爱着的山村和山村里的人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