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红强的头像

孙红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09
分享

永远不会忘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电影《长城》片中,禁军将士为阵亡主帅送行。这段秦腔的旋律,想必震撼了所有观众的心灵。一代勇将,肩负守卫长城的使命,六十年未见故乡明月,终是牺牲在了他寄托一生的地方。

这幅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夜幕下,蜿蜒长城上,白色孔明灯缓缓升起,为将军送灵。多少人为之泪目,舍青春年少,为一生理想镇守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那种精神永远不会忘记。

我不禁想起了另一场送行。规模远没有长城这场气势恢宏,气氛也没有长城这场庄严肃穆。身着孝服的长子抱着父亲传下的旧琴,拟制住心中悲伤,用最美好乐声为父亲送行。人数不多,顶多村里十几户人家,以及一些老友。空中孤独的雀儿盘旋着,哀声鸣叫着什么。

孝子背后,坐着几个老人。一个年轻人立在旁侧,似是接替他父亲的位置。乐声响起,最中的老人挺起了微颤的身形,布满皱纹的面容微微一皱,晶莹许久的泪珠滚落而下。老人深吸了一口气,开口。歌声豪迈激昂,仿佛要震碎这黄土原野与茫茫苍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记得,那时有雪,路上泥泞,轧痕密布。轿车轮太宽,太过富丽;摩托车轮太窄,太过小气。最直爽,明利的一道印痕,一定是他们留下的。冬天,他们总会四处奔走,为节日庆贺。

母亲告诉我,村里出了这么一个戏班子,很不容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古典戏曲几乎绝迹,而在我们老家村里,仍拥有这么一个传承数百年的戏班子。对于家里那些酷爱秦腔的老人,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故乡是文化大省,是秦汉隋唐的传承之地,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是不会太糟糕的,这些古典艺术当然也一定不会绝迹。只是如今更多的遗存,都成为了一些所谓“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四不像,失了骨子里的精神,难免成为新鲜事物出现的噱头。《长城》片尾曲虽也算是不错的改编作品,但歌手所借鉴的秦腔调子,被改作了十分花哨的唱调,相比原曲,还是少了些韵味。

故去的老人姓潘,算是我母亲娘家的亲戚,我听外公讲过他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人们喜欢戏曲的程度,估计与我们现在喜欢电影和电视剧差不多。不过,倘若有一天,这些艺术形式也被新事物取代,而消失殆尽时,我们又能为它捍卫什么呢?

老人对戏曲是爱到骨子里的,他接过师傅传下的衣钵,每逢年节,就带着戏班到各村镇演出。他又出奇的执拗,除了看病,不愿与外面的大城市太过接触。

听说早年,他也在城里干过一段工作。后来,由于看不惯一些事情,于是辞掉工作回到乡里。他说,城里的那些所谓向新潮流的肆意改编,简直是对传统戏曲的侮辱。

他是一个地道的秦人,生长在这片养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地上。诗经《无衣》“与子同袍”的豪迈气概,流淌在秦人的血液里,造就了他倾尽一生守护传统艺术的执拗性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老人便如那守卫国土的飞将军李广,用尽一生心血,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守护着身后的文化传承。无数代人,无论身份地位,用尽一生的守护 ,才保存下了如今令所有中华儿女骄傲的传统文明。永远不会忘记,流淌在中华血脉里的精与魄。

(作者系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一8班学生 孙意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