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终有情
有人说:“教书是一场苦恋,费心爱的那一群人,总会离你而去。”的确如是,教书生涯就是矛盾的集合体。人民教师的一生都在重复着“相遇”与“别离”的故事。
年年岁岁话家访
与这届学生的相遇是在2023年8月底,这是我担任副校长以来第一次做班主任。这一学年,我改变了带行政老师和班主任去家访的习惯,而是带着学生上门走访,这样,他们的一颦一笑,我就在笑谈之间参与了进去。
一个傍晚,在班长薛雨婷和劳动委员游汪街的引路下,我们去邻近学校的叶家家访。杂乱的屋子里,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们只好站在门槛外。两个佝偻的老人听见老师来家访,就主动到门口迎接。在招呼我的时候,特意将身子竭力伸直一些。昏暗的灯光下,依然可见老人满脸的沧桑。屋内水泥墙壁、水泥地面,还有将凌乱的木头随意捆扎而成的楼梯扶手……似乎像当下流行的“原始风”。
告别老人,在这个学生(老人的孙子)的陪伴下,我们走到屋后闲聊。孩子指着没有窗户的二楼说:“我长大了,要把房子装修好。”我问:“装修房子干什么?”“娶媳妇呀!”孩子笑着腼腆地说道。“嗯,先规划好学业,争取自己靠读书走出去,再带好弟弟妹妹们。”然后,我给他讲述了我的初中同学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事例。也许,相似命运的比对感染了他,我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坚定:“任何时间,任何境遇,不轻言放弃,活在当下,就有希望。”
家访回来,考虑到他的文化底子薄弱,但可以靠学习美术考五中,只是学美术的2000元学费怎么办?想起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曾主动联系我摸排贫困学生作为帮扶对象。于是,我把学生的信息和家访照片发给了他,他二话不说转来两千,解决了这孩子的燃眉之急。现在艺术生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孩子以全县排名22稳过美术线。可见,当初的规划是正确的。
家访能够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刚来新滩教书时,我到学生刘飞龙家家访,劝他坚持读书。初中毕业后,他辗转多地打工,经历过不少磨难,机缘巧合之下走上武术之路,于2014年荣获“中国横店影视城国际武林交流会”散打48公斤级第一名。取得成绩后,他回到家乡开设了武术馆,坚持到母校免费给学弟学妹们上兴趣课。操场上,他远远跑过来跟我打招呼:“付老师,您虽然只教了我一年,但我非常感谢您当年给我的鼓励。”
每一次家访都仿佛经历过一番精神洗礼,越是亲近孩子们,就越觉得自己可以做得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别样教师节,一样师生情
每过几年便要更换一批学子,相遇与别离的循环往复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单从人性的角度看是非常残忍的,但从过程来看,又好像辛苦中夹杂着幸福的味道。
老新滩中学的一个教师节,我夹着讲义走进教室,讲桌上堆放着孩子们采来的鲜花,一个平日里话语不多的小姑娘,双手捧着贺卡跑上讲台,轻声细语道:“付老师,节日快乐!”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我仅礼貌性说了句“谢谢”就接着上课了。后来,那个女生在作文里写道:“当我把贺卡送给老师时,我以为可以看到老师满满的感动,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可是老师只说了声‘谢谢’。这可是我花费几天时间亲手画的贺卡,我伤心极了……”我深感内疚,就在她的作业本上画了个笑脸,附上一行小楷:“贺卡精美,我很喜欢!谢谢小美女!”于是,我学会了夸孩子。当学生自告奋勇回答问题的时候,表扬他:“你真棒!咱们班还真是藏龙卧虎呢。”告诉她:“恭喜你,你有一双善于发现文章细节之美的眼睛。”孩子们高兴极了,从此课堂内外,我既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知心姐姐。
又是一年教师节,刚毕业的余有莉和张佳萍同学带着贺卡、水果和奶茶来学校看望毕业班的老师。闲聊之余,小余告诉我:“付老师,你知道读书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喜欢在背后叫你‘湘屏姐’吗?”他们毕业了,仿佛又从来没有毕业。
岁岁年年毕业季
世上有一种别离,感动与幸福交织,惜别与希冀相随,带着淡淡忧伤和浓浓祝福悄然而至,万般情愫只化作一句:“我们毕业了!”
每逢毕业季,我都要组织毕业班老师筹备百日誓师大会、考前总动员、拍摄毕业照。今年身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与孩子们一起剪辑视频、写小卡片、制作横幅……
老师们说:“毕业照既是一种记录与认证,又是一种告别与出发,我们要重视。”拍照那天,烈日炎炎,老师们身着制服,孩子们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画上精致的妆容,早早等候在操场。随着摄影师一声喊:“往中间靠一点,今天开心吗?”大家一同喊:“开心!”相机发出一连串的咔嚓声,将一切美好定格在此刻。
一场场相遇,是奇妙的缘;一次次离散,是忧伤的放逐。是在聚散交织的教育人生中,与孩子们共同书写一个个遇见的传奇,这是只属于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