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银华的头像

沈银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05
分享

太平山上


 

自幼生活在大山里,因而对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 家乡太平山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的武穴市(原广济县)正北端。北高南低,北倚海拔1000米的主峰一尖,东与黄梅县的挪步园比邻,向东南绵延的高大的山岭,是武穴市与黄梅县的分水岭。西与佛教名山横岗山相接,向西南绵延的高大的山岭是武穴市与蘄春县的分水岭。如果说一尖主峰像一个巨人,那么这向东南向西南绵延的高大山岭,就像是巨人伸开的双臂,将太平山上几十座大大小小村庄拥抱在怀中。

这里地势独特。整个太平山区平均高出山外的丘陵地带200米左右。方圆十多公里就像一个马蹄印,中间的山峰从一尖主峰顺势而下,止于游鸿寨,把整个太平山区分为东西两半 。当地俗语云:一尖山下一条龙,弯弯曲曲到游鸿。

东面和西面 各有一条大河蜿蜒而下,在彭河村会合,汇聚于荆竹水库。两河的河床宽约三十米,落差大,有的十几米,有的几十米 。枯水季节,经河水千百年冲刷的滚圆光滑的大小石头,布满河床 ,一块块石头简直是一件件大自然的艺术精品 。此时涓涓细流,绕石而过,迎面看去,河水就像娴静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你款款走来。在夏季,一旦暴雨来临,河水猛涨,奔腾直下,飞瀑传响,摄人心魄

这里历史悠久。据广济县志记载,太平山在南朝时就开始开发。 请看看太平山的梯 田吧。在太平山上凡是能开垦梯田的地方,前人都已经开垦好了。每一垅田,从山脚到山顶大多有几十丘,且大多数梯田 都用大块的石头砌成八九尺高的石岸。想想看,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开凿这么多的梯田是多么不容易啊。记得在农业学大寨的几年里,各大队聚集所有劳力,也只是改了几亩田啊。再看看太平山的石桥吧,在太平山上,大大小小的石桥有几十座,这些石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如彭河村的石拱桥,同河北赵县赵州桥结构形式一样。全桥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宽五米,千百年来,雄跨在三十多米宽的河道上。石砌的西桥头堡上有一棵大枫树,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足见桥的历史悠久。说到这里,你不能不由衷赞叹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吧。

 现在的太平山居民的祖先应该不是太平山最初的开发者,因为各家族谱有记载,都是清代初期和中期从江西鄱阳湖畔迁徙过来的。我家的祖先就是来自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黄金乡。至于大迁徙之前,当地的居民到哪里去了,现在居民的祖先为什么迁到这里来,都没有记载,无从考证。或许是因为明末清初的战乱,或许是因为鄱阳湖畔的洪灾吧。无论是最先的开发者,还是后来者,他们前赴后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太平山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他们人虽去,梯田还在;因为他们人虽去,石桥还在;因为他们人虽去,台阶还在。

这里物产丰富。主产水稻,土豆、红薯、玉米、高粱、豌豆、黄豆、绿豆、饭豆、芝麻、山药、生姜、油菜,也适宜种植。

这里野生果类繁多,杨梨(野生猕猴桃)、山楂、毛栗等随处可见。俗语云:七月杨梨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这说的是杨梨、山楂、毛栗依次在农历七、八、九月成熟。杨梨同土豆大小,呈椭圆形,没成熟时吃了非常涩嘴,成熟后软软的,咬一口,甜到心里去。山楂树横着长,一般只有一至两尺高,成熟后,掀开枝叶,红红的山楂缀满了,煞是好看。小时候,伙伴们用棉线把山楂穿成念珠,挂在颈上把玩,想 吃就扯下一粒,很是惬意。重阳时节,毛栗开始成熟,这时的刺球都裂开了,像一只只小手托着几粒褐色的栗子,招呼着采摘的人们。

这里风物传说很多,有南朝诗人鲍照的读书台,有乌龟石、石门石、应儿石、牛角石、白马石、卡马石、船儿石、狮子嘴,还有广济十八景之一的东冲映雪

读书台位于一尖主峰脚下,由数块巨石自然叠垒而成,最上面的巨石自然生成一个大平台,平台上呈现一个坐痕,相传是南朝的诗人鲍照在这里读书讲学时留下的。

乌龟石在广济、蘄春两县交界处的山埂上。它是由几块裸露在地表之上的巨石叠垒而成,高约十米,周长约三十米。远远望去,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在爬行。它头朝广济,尾向蘄春,民间传说它吃在广济,拉在蘄春,广济贫穷,蘄春富裕。

石门石在上汪宕村和太平桥村分界的山脊上。一块长约五米宽约四米高约三米的巨石一分为二,一条一米宽的古道从中穿过。细看小道左右石壁,左边凸,右边就凹,左边凹,右边就凸,完全能重合。看来形成这石门的两块巨石,若干年前,原本是一个整石,它一分为二,大概是雷击所致吧,大自然的力量多么神奇啊。也有传说,这里是《西游记》中石猴的诞生地,孙悟空就是从这块巨石中蹦出来的。

这里风景优美。 梯田层层,大小不一。每到冬季,犁耙好后灌上了水。从高处看,它们就像无数个弯弯的月亮 ,泛着银光,如同你在摄影作品中见到的云南梯田。 高高的田埂上往往有那么几棵高大的木梓(乌桕)树,树身上蔓延着许多寄生的藤蔓,藤蔓参差披拂,随风飘荡 。每到深秋时节,如蝴蝶般大小的梓树叶渐渐变红 ,远远望去,一棵棵梓树犹如一团团火炬 格外夺目耀眼。渐渐地,梓树叶随风漂落,宛如成千上万的彩蝶在上下翻飞,绚丽极了。梓树叶落尽后,树顶上的乌鸦窠就显露出来了。傍晚 时分,老鸦在树顶上呱噪,给幽静的山间平添了几分生气。

这里的村落都不大,三五户、七八户的居多,星星点点,大多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中,许多村落远望看不见,但你转过一个弯,它就突然呈现在你的眼前,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路弯弯,不少村落间喊一声听得见,但走起来走半天。每到薄暮时分,鸡鸣声、犬吠声、牛哞声、鸟噪声、小孩嘻闹声,母亲拖长声音唤儿回家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这里多雾。每到清晨和傍晚,薄雾像一片片洁白的轻纱缠绕在山腰上;每到春冬之时,常常大雾弥漫,山民们就过着雾中去雾中来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苦,但又不乏快乐。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集体时,山坳里常常传来婉转绵长的歌声,那是正在薅草的人们在合唱。他们一人引领,众人齐和,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如果相邻的生产队在相邻的田地间干活,他们就边干活边对歌赛歌。那曲调和歌词大多是即兴唱出,可以说是典型的原生态歌曲。这对歌赛歌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惜现在再也听不到那最遥远的歌声了。

这里地势高,山上有山,视野开阔。记得小时候放牛时,常常和小伙伴们跑到山顶上,眺望山外的世界。特别是清晨和暴雨过后,百里之外的长江像一根细长的银线,横贯东西;更远处的匡庐那高大的黝黑的山脊,横亘在天边。这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本家的一位叔叔常常摇头晃脑吟唱的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的诗句,觉得它太贴切了,太有意境了。

如果到得一尖山顶,那景象更为壮观。这里没有高大的林木,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毛栗树。毛栗树的叶子正面青背面白,风小的时候,山是青色的,一旦狂风袭来,叶子被掀翻,这时的山,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下子就变成了白色。此时林涛阵阵,漫山遍野就像泛起了滚滚波涛,又像是千军万马飞越而过 ,地动山摇。

置身一尖山顶,鄂东的蘄春武穴黄梅两县一市乃至江西的瑞昌、九江一带,都能尽收眼底。不信,你看,东面黄梅县的挪步园逶迤起伏;西面蘄春县百米宽的蘄河弯弯曲曲流向远方;南面武穴市丘陵地带的大小山包遍布,荆竹水库、梅川水库、大金水库、仙人湖、太白湖镶嵌其间,真是莽莽苍苍,气象万千。如果你是一位君主,那矗立的横岗山,就是站立在你身边的近臣,那山外丘陵地带的无数小山峰 ,就是跪拜在你面前俯首听命的众臣;如果你是一位将军,那山外的平原和丘陵,就是你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沙盘;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那色彩斑斓的大地,就是你大笔描绘的壮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那阵阵林涛,就是你演奏的世界上最雄浑的乐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