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朱白丹
长篇文化散文《沧桑百湖》
文 / 玖鼎
前言:随着生存环境和生态危机的日益恶化‚作家开始直面人类严峻的生态现实,自觉表达生态意识、生态理想,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尖锐批判那些给人类带来生态灾难的人类中心主义、科技理性主义等危机根源。
关键词:《沧桑百湖》 生态批评视角 人与自然、社会三位一体 和谐
《沧桑百湖》是湖北夷陵籍作家朱白丹的一部40多万字长篇文化散文集,《沧桑百湖》分上下两卷,共计一百六十六篇,五百三十一页的大部头。上卷:记住乡愁,写了四十个湖泊。下卷:远方的湖,共计写一百二十三个湖泊,。
该书与修订后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中的一百六十六个湖泊差了三个湖,作者在《金湖在哪里》文中作了交代。本书的主题就是湖泊保护,作者尽力写出了每一个湖泊的个性,写出了附着在湖泊、湖区里的人文故事、文化沉淀。
在朱白丹的创作中,他自觉担负起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命家园的圣职责,以无比焦虑的心情思考并揭示当今人类与大自然的危机关系。他笔下的《沧桑百湖》无疑是生态文学的一部分。《沧桑百湖》指出了人对自然的影响,同时也涉及自然对人的影响以及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解决危机的对策。
作者运用基于自然秩序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生命之网的意象,把大自然湖泊放在与人类平等的地位,论证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揭示了人类的生态责任,呼吁重返与自然和谐,而这正体现了作者朱白丹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生态批评的提出
生态批评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在70年代初出版的《生存的戏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美国学者约瑟夫·密克尔提出“文学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这一术语,主张应当探讨文学所揭示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2](22)
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在《爱荷华州评论》第9期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试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概念,认为应该把生态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此后。生态批评迅速发展 ,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7](18)
到90年代,生态批评逐步成为了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显学。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批评概念的界定所广泛采用的是美国文学与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下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按地球中心的方法人手来研究文学”。 [5](32)前者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批评对象的界定,以文学和物理环境(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后者则意在说明研究的方法,“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文学”可以理解为站在地球生态的立场上来研究文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更多的生态文学作品,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建构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态理念。[10](176)
生态批评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中,属于后现代批评理论,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它挑战、揭露、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中心,颠覆传统。生态批评攻击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主流哲学文化价值观,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2](53)它以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前提,主张人是自然的主宰、世界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是人类统治、驾驭的对象,自然界作为“他者”没有任何“内在”价值。“人才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承担者”。这是一种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它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极度拔高,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严重扭曲了人与自然合理的生态存在关系。[11](41)这种价值观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的生活活动还不足以对自然构成巨大威胁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于是,近代文艺复兴以来,出现了培根的“命令自然”、笛卡儿的“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以及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等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突出表述,这也表明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1](65)
然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制造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经受着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苦果。对此,人们不禁感到困惑,人类拥有比以前更为强大的科技力量,但面对当下困境却束手无策,人类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生存?人与自然到底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存关系之中?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生存理念? [5](83)
文学是人学,理应思考当下人与自然关系语境下人的问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3](59)可以认为,生态批评的提出和建构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努力。它旨在挖掘并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6](132)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批评主要是一种生态危机现实迫切需要的思想批评,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应该说,这样的一种批评形态和方法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视角,它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将自然纳入文学批评的范畴,使得自然的地位、特性和价值得到了张扬和突显。[12](79)
二、《沧桑百湖》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朱白丹的作品《沧桑百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系统观、动态平衡观。朱白丹告诉我们,绿色植被、动物以及人类都处于生态网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他认为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反对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生态系统观和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翻开每一篇,每一个湖泊都有一个详细的地址,精确的经纬度。“笔砚湖,水面面积0.307平方公里,地处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水面中心经纬度东经113°55′15.05″、北纬30°23′29.07″ 。 游览时间:2015年10月24日” [13](322)这完全是一个水利工作者的专业定位。另外还附有游览时间,就像拜访老朋友一样。充分体现了作者把大自然放在与人类平等的地位生态主义观点。
在《敬畏外沙湖》一文中,“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之肾,外沙湖自然也是。” [13](38)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湖泊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不能填,填不得,这道理相信开发商懂,监管部门懂,基层领导也懂,或许比老百姓更懂。填不得却还在填,这就值得深思[13](40)-----让法治给湖泊打道箍。[13](44)” 体现作者思考当下人与自然关系语境下人的问题,人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野湖说野》“对湖泊保护,地方出台了法规、规章,也面临是否管用的问题。孟子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再好,规定再严,执行不力也是白搭。对那些填湖、污湖的野蛮行径,必须处于重罚。” [13](96)作者经过认真思考,从法治的角度提出保护湖泊的有效对策。
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思想的角度看,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犯的致命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为尺度,把自己视为地球上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是动物、植物,还是矿物,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而始终不能清楚、深刻地认识到与自然相关的长治久安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价值。
《沧桑百湖》中着重描写了人类无意识制造的湖泊,比如《土冒机器荡子》、被人类的城市发展、工程建设占据割据的湖泊就太多了,比如《内沙湖:浓缩的不是精品》。
生态思想反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的自大、狂妄;反对人类固步自封为世界的中心、万物的主宰;反对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统治和掠夺,并以征服和蹂躏自然为证明自我、实现自我和弘扬自身价值的方式。而认为,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人类,必须努力做到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并时刻以这样的思想约束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和所有物种的生存危机。[10](143)
《沧桑百湖》不仅将湖泊放在与人类平等的地位来研究考察,作者还赋予了湖泊人的个性。比如《老大汤逊湖》《平凡太子湖》 《我的名字叫金银潭》《良知王家涉》《坚强白脸海》《兄弟湘沉潭》《知音莲花湖》《博爱坛子湖》《忠诚乾湖》《英雄长湖》《怒吼张斗湖》《热血金潭湖》《理学离家大湖》等等不一而足。作者将他们拟人化,摆在与人同等的地位来叙述,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生态主义观念;与此同时,作者将生活在湖畔的人也写进了湖泊里,与其说是人的个性,倒不如说是湖泊的个性,在湖泊的叙述中将人和湖泊合二为一,真正完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月牙湖情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湖泊懂得感恩,人十分呵护,它就百分回报,月牙泉就是。[13](195)这完全将湖泊写成了“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正人君子。
三、感悟、体验自然
朱白丹还鼓励人们要用感官去感受自然,去体验自然的美。他在《沧桑百湖》中的《月牙湖情思》这样写道:因了月亮的诗意,大凡湖泊只要跟“月”字沾边的,风景都错不了[13](193)------湖泊是水的精灵,月亮跟湖泊融合,想不美都难。[13](193) 如果嫌月牙泉路途遥远,到武汉看看月牙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13](195)
人与自然是相通的,而这就是作者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重返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主义的一个响亮声音,它呼唤人们能够有滋有味地沉醉、消融在大自然的无穷乐趣中,自觉地与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3](92)
《站在鄢家湖桥头沉思》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鄢家湖,原名淹家湖,屡遭水掩没的意思,并非因鄢姓人多而得名。老人自然不姓鄢,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反映的问题。老人并不知道我们是何方神圣,但认定我们是“公家人”。他认真比划着从前的鄢家湖湖水在什么地方,现在的湖泊缩小了许多,此处大桥就占用了湖泊,心中甚是惋惜。[13](478)这段文字反映了人类的建设对湖泊的影响,人们也开始在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建设与自然湖泊之间的关系。 再看文章末尾的一段文字:我们离鄢家湖大桥越来越远,但我分明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另外一座“桥”。这座“桥”,一头是百姓,一头是政府,那些被唤作组织、单位、公务员的,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两头连接得好不好、牢不牢、紧不紧,就看“桥梁”的作用怎么样。[13](478)说的是桥梁,实际说得是人们与湖泊之间的关系,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湖泊的作用,正通过不同的手段开始在建设与湖泊之间寻求和谐点。
《沧桑百湖》下卷: 远方的湖。一百二十六篇主要是引导大家一起回顾历史长河中湖泊与人物的故事,领略大自然的魅力。美丽的湖泊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走出了一代代地风流人物。感悟了很多的人生哲理。《王龙湖:风景这边独好》“远郊区荒郊野岭的湖泊,人迹罕至,建设湖泊公园似乎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把成立了公园管理处的湖泊看作家湖,那自然状态下的湖泊就是野湖。因没有受到人类过多的侵扰,呈原生态状态,原滋原味,原汤原水。” [3](219)
结束语
作者写了武汉市一百六十六个湖泊的前世今生,并在寻访游览这些湖泊时,更多地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剖析和指责,让人类看到了由自己精神家园的失衡带给自然以及自身的伤害,明白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绿色植被、动物以及人类都处于生态之网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而呼唤人们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使人类在拥有世间惟一独特的高贵身份的同时,能主动地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态责任,并努力超越自身的视野和利益的局限去保护和关怀自然万物,重返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美丽。
作为一个对生态问题有深刻思考的水利作家,《沧桑百湖》作者朱白丹以一个基层水利工作者的身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人与自然和谐对话的义务,并努力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性的回归、人类的永存而呐喊。他从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了人与自然的新关系、新内涵,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挑战。
参考书目
1、胡三林:《生态文学:批判与超越》,《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2、 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ls, Second Edi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46
3、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邦迭列夫.瞬间录.转引自《当代苏联文学》,1986年第33期。
6、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占学琴:《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0、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53页。
11、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朱白丹:《沧桑百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