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春的头像

孟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02
分享

热爱色彩鲜明的时代

一个人,一件事,一朵花,一棵树,交织成自然界风吹树响的风云变幻,每一种声音都会成为一颗种子。在记忆里生长,日后再向你扑面而来。蓝天白云,我喜。大地沃土,我爱。在一年又一年谷物的拔节生长里,工作的时候,我在沉默中,永远怀有一份热爱的情怀保持着叙事的语气和初心使命的本色。

抚摸着地球仪,我想说,热爱这个色彩鲜明的新时代。

 ①家乡:果蔬遍野香甜

我的家乡寿光,地处山东半岛,渤海莱州湾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寿光发展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三圣故里、古老文明与现代化建设交融汇聚,素有“中国蔬菜之乡”“海盐之都”之称。红旗飘扬,号角嘹亮,改革开放以来,自1989年寿光揭开蔬菜生产“绿色革命”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寿光这片大地把握机遇,立足市情,按照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目标,培育壮大蔬菜产业,实现了富民强市,带动了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寿光大地展现出“棚田处处美餐桌,盐田工业通南北”的经济发展新态势。探索构建了适宜地域特色发展响彻神州大地的“寿光模式”,寿光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带来农民富裕、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特色城镇化和居村农民市民化。土地流转,探索 “市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拓一条发展绿色、优质、品牌农业之路,这是新时代的土地革命,葱葱郁郁的蔬菜基地,五颜六色的瓜果飘香,家乡的改革发展,活了土地,富了村庄。

②祖父: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对于我来说,人生中的很多事如同蒲公英一样,自然而至,落地生根。沿着时间轴线,总有一股股力量在引领视野,总有一种坚定信念激励前进。

祖父是一位把毕生奉献在教育事业的老校长。在我博客上留存祖父一张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昌潍地区人大会的照片。照片上有七个人,都着冬装,祖父一身中山装,戴着眼镜,微笑着,文质彬彬。后来这张照片在市人大庆典活动中入选参展,选入画册。虽然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工作照片,但在全家树立起了积极向上的家风意义。叔叔和姑妈们专程参加了书画展开幕式。祖父在七八岁时父母先后而亡,从小跟着太祖母长大。在那个依靠煤油灯获取光亮的年代里, 太祖母不忘教书育人,辛辛苦苦供祖父上学,考取了青州师范。祖父勤勉好学,毕业后去了安丘执教,祖父沉稳不喜张扬,文采飞扬笔力苍劲,从驻镇教师、高中教师、工会主席、校长, 一步步以执着的信念在那片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用一腔热血把背井离乡的外地建成了自己钟爱的奋斗园田。祖父1960年入党,教学严谨,待人诚恳,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家属园区的顽童,路上遇到了,都很亲切的打招呼。后来即使祖父换了单位,很多人一直尊称他为“老校长”。祖父在外创业打拼,家里所有的重担落在祖母一个裹脚女子身上。祖母经历了从大包干到分田到户,然后户口随祖父进城。爸爸和大姑妈因为年龄限制留在了老家。祖父的学生遍布各地,直到祖父离世后,还有不知情的学生邮寄明信片到家里,那些信件一直留存在奶奶的抽屉里,作为一种亲情的追忆。祖父留给家族的是一种勇敢求学与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一如灯塔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代人。

我因年长,在弟妹中间是享受了祖父母疼爱最多的一个,小弟弟小妹妹都未见过祖父,祖父过世时婶娘怀孕待产,大姑妈还抱着不满2周岁的表妹。当年小辈只有我跟着父亲去安丘接爷爷的遗骨回老家安葬。前年,祖父立碑,父亲请祖父的同学魏老先生和张嘉庆伯父为祖父撰写碑文。前前后后,让我联系对接信息,从老先生那找回了祖父很多的记忆碎片,这些对我的激励和影响是外界所不能给予的温暖和力量!

③父亲:在党50年的老兵情怀

在我的励志版图上最鲜亮的还有父亲、弟弟、侄子“三代海军”的从军印象。这是一种革命精神的赓续,初心使命的承接。 “当兵的人”成为他们的精神符号,并且以N次元的方式激励着家族的每一个后代人。二叔家的小堂弟,憨厚耿直,也是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航空院校毕业后分配在某空勤。侄子在弟弟的教导下2018年入伍,成为某海军高校新生,现在是初级士官第一年,海军航空班某勤务大队战士。在这样的生活氛围里,让我骨子里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部队情结。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底,父亲在家族群里发了一张在镇委会议礼堂颁发“光荣在党50年“的照片。父亲脖子上挂着纪念章,虽然已是满头灰白头发,但英姿如故,腰板挺直,双目威严。我的心里瞬间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今年建党100周年,国家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父亲知道这个消息时激动、兴奋。关于纪念章, 父亲已多次提及,我也明白了他作为一名老兵的感慨和期待。纪念章成为了他从军的印记与弘扬一种革命精神的融合,形成了一种生活里的精气神,从纵深度上增强了一名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把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尊重和关爱刻入一份炽烈厚重无而无上的荣光!当我亲手抚摸这枚意义深刻的纪念章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入党是一种承诺,在党是不负使命。纪念章主章由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向日葵、光荣花、光芒等元素构成,副章由山河、中国结和红飘带等元素组成,飘带上雕有“光荣在党50年”字样,寓意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永葆青春。父亲把纪念章放在书橱里。父亲有三个书橱,各个年代的书籍都有,大众摄影、对联、海军纪事等,书类多样,毛主席像章、周恩来纪念章、弹壳等,琳琅满目,一看就是“一个当兵的人”。

父亲是一位上世纪60年代末的老海军。让他讲述入伍历程,娓娓道来,连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都耳熟能详说一番。父亲1967年冬天应征入伍,村里文革副主任和文书送他到县城。“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他说1968年4月1日发红星帽徽,有了这个帽徽才感到成为一名真正的海军战士。新兵集训时父亲干班长,结识了一帮好战友,至今都联系。 后分配到海军某第一工作队,对五号码头很熟悉。1969年服从组织调度参与“三支两军”活动,调到青岛某机关委员会工作, 在 某疗养院当警卫,后去烟台市黄海渔业指挥部渔政处工作。父亲转战多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1971年3月入党,先后多次荣获“五好战士”、“学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等表彰,获得过海军万名游泳比赛奖章。现在 父亲存有一张和战友的合影,边角上写着“海军一对红”。父亲说当时部队上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学习教育活动,邰叔叔是青岛人,连队打靶训练结束后,两人拍照留念。 至今,两人还常联系,隔年聚聚。

母亲唱过戏,是姥姥村里的大美人。和父亲相恋后曾跟随父亲到部队居住过半载。当问及母亲时,从她羞涩的表情里可以感觉出那时的甜蜜。母亲说,父亲很有责任心,当兵有兵的样,退役后骨子里还有兵的样子。父亲会用铅笔绘画、吹口琴、拉二胡,写的一手好钢笔字,是乡里乡亲眼里的人才。1973年退伍后,县里工作组驻村的也很欣赏父亲的为人。让他担任十三个村“农业学大寨专业连”连长,搞水利建设,修道、护渠,抓“沟路渠配套”建设。他按照部队的管理方式,早上出操,周六周日休息。父亲的观点是,只要把每天任务按照要求完成好,节假日就休息。父亲说,让人信服必须先付出,自己先干好。有时候自己吃碗地瓜和煎饼,留下馒头给体弱的小伙子吃。当时父亲的管理方式收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觉得新鲜,分配有公,一呼百应,深得大家的信服。1975-1976年,工作组让父亲干公社文书。1977年负责公社照相馆,然后随着改制,父亲服从组织安排,回老家干村支部书记,一干约28年,期间自己经营一家照相馆,辅助家里的生计。拍照用的背景画布都是父亲去青岛请画师画的,几乎每年我和小弟都会跟着父亲到青岛游玩几天。小时候坐火车是很开心的事,途径即墨时候,因为停车时间较长,一些沿着铁路售卖物品的会透过车窗和旅客交流。父亲会给我们买日常少见的雪糕蛋糕或萨琪玛。弟弟说雪糕比冰棍好吃。那种开心流露着小顽童的好奇和满足。

父亲和善,仁慈。经常忙住邻里解决疑难。有年冬天,父亲从镇上回家,遇到一位蹲在路旁的老太太,询问多句没回答,老人已冻得蜷缩身子。父亲从她含糊断断续续的片言碎语中获得了信息,猜测是脑血栓后遗症。也是巧合,老人说的那个村正好父亲在安丘时去过,经过多方电话沟通,该村支部书记和和父亲同学竟然还是小时候的安丘同学。父亲特意把老太太送回家。之后村委专程上门致谢,并送了感谢锦旗。市里日报针还对这件事做了采访报道。

父亲从村支书退下后又到敬老院干院长,经常骑着摩托车不管路途远近,上下协调帮助解决各村里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经常邻里乡亲们出主意筹备事情,写对联更是拿手的好戏。父亲摄影技术是在部队当侦察兵时候培训学到的,而我的摄影生涯也起源于父亲的熏陶。有一年市里举办摄影展,我想放大他早年在部队的一个照片,我问他照片名字叫什么,他说:人老有根深千尺,就叫“部队就是我的家”。这句话瞬间让我盈眶。父亲是朴素的平平凡凡的,但又是伟大而高尚的。

寿光1993年撤县立市。父亲经历了公社、设乡、镇街道的体制转变。期间相应号召带领着全村青壮年参加过八十年代的全县组织的寿北大开发,人人自带粮食,背着包袱推着独轮车、开着拖拉机,轮着铁锨铁镐,当时全县的青壮年劳力部分男女都上了工地,一群人的勤劳智慧改变了“盐碱滩涂白花花,不见绿地和草扎”的面貌,有了如今“菜棚处处有,绿树瓜果香,家家自来水”的新时代新农村,有了美丽宜居的社区楼房、文明广场、乡村记忆馆等等乡村振兴的蝶变。我无尚崇敬那个年代人的自觉拥护意识共同建设家乡的轰轰烈烈。父亲常常说,在部队的时候我是班长,班子班子一班之长就是带个好头。如今的父亲已经双鬓白发,而他依然自豪于自己曾经是军人。如今的他依然谨言慎行,也许这是当年部队对他的培养所承续的一种自觉意识,一种精神传承。 对于一个家庭而已,相持敬重,相亲相亲是最美好的画面,是孩子最优良的成长基因。

  ④三代从军精神赓续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

海空战士红心向党,

严阵以待紧握钢枪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喜欢这首歌曲的缘故是因为弟弟参军和我考取大学一个时间。爱国爱党在乡村老百姓最朴素的认知里就是参军入伍当好兵。弟弟在参加完市里的新兵连集训后,带着毛绒绒的军帽,一身绿军装和父母、叔叔婶娘、姑妈们一起到学校看我。二姑妈那时正怀着八个月大的小表弟。 身着一身红色的校服,在教学楼前的桦树下和亲人合影。三天后,弟弟就参军去了青岛。新兵连是在海军某学院 集训。寒假时我随父母去看望弟弟,部队招待所和弟弟一个大院,每天早上我们都在操场看弟弟军训。看他们唱着军哥集合进食堂吃饭,一个个青春年少还带着学生气息,歌声嘹亮,步伐整齐,感受到了什么是热血澎湃。周末晚会分队的参谋还让父亲作为老海军给新兵学员讲话,父亲有感而发,从一名老兵老党员角度讲了身为父母的期望,部队纪律、作训的目标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争做优秀的真正的海军战士。我至今铭记不忘的是,当父亲讲到“战场上没有懦夫只有勇士,远离父母就把部队当家,这样才能融入海军这个大家庭,才能团结进步。父母既希望你们成才,也永远希望你们是安全的,快乐的。”这句话不仅得到经久的掌声,也让很多战士留下了眼泪。

弟弟1993年七月份分配到海军航空兵某队,早操、集训、打靶训练等,弟弟全勤,成绩优秀,1995年调到北海舰队某所,和父亲成了北海舰队的同壕战友。弟弟在部队里打拼磨炼多年,由懵懂少年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婚后回了地方某干休所,2005年转业后入职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弟弟退伍不褪色,继续发扬军人作风,勤勤恳恳,忠诚履职,勤勉好学。和祖辈一样,在新的岗位上用尽职尽责,把自己的追求和潍柴高质量发展愿景融入一体。一步一个脚印,从试车车间,带班长,班长,值班长,车间工会主席,在陌生的环境里逐步成长积累技术力量。弟弟1998年入党,有着23年的党龄。服从组织安排,多次参加培训交流,到外地开展技术监理督查。“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是他的原则,连续多年评为优秀党员。在他的观念里,动力车间核心是技术支撑,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每天交接班都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检查,每一道程序都要到位。

如果说我遗传了父亲的文艺细胞,而弟弟则是遗传父母的严厉,不拘言笑。弟弟身材魁梧健壮,不仅外人常常误认为他是兄长,弟弟也因为喜欢保护我的缘故,常常以“哥哥”调侃。记得有一年我做手术,刚出手术室麻药还没消失,虽然不能说话不能动,但是,我感知到了弟弟把我冰冷的双脚放到了他怀里。眼泪瞬间无声地流下来,是永远忘不了的温暖。经常看到关于潍柴变革的实践之路,潍柴精神、潍柴质量、潍柴品格等有关新闻,谈及的时候,从弟弟满脸的笑意里可以感受到他的骄傲和自豪感,他对生活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让他充满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弟弟时常感叹是部队的栽培成就了后来的自己。弟弟不仅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在大家族里也挺立担当的脊梁。有一次小弟休假。老屋一天时间就变样了,大阳台里面粉刷了绿色的墙蓝色的窗,西屋、大门口石墩都漆成了绿色,又响应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将老家院落改造成父母向往中的模样,让日益年迈的父母住的安心、放心。

    感悟了一个当过兵的老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透过“三代”的海军照片,看到的是一脉相承的初心,跨越半个世纪的光荣,浓缩在沉甸甸的纪念章里。跨越了世纪线,父亲对部队的情怀见证了一代青春!身着戎装的锋芒,就是赤胆忠心的力量!

    在我的通讯录上,弟弟电话的配图依然是他当兵第一年穿着海军夏装,带着有蓝色飘带海军帽的军照。我想和弟弟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姐心中疼爱的大男孩。希望他百炼成钢历经沧海归来依然是挺拔少年!在和平年代里,祝愿堂弟和侄子在部队里壮志凌云,科技强军,站好每一班岗,迈着铿锵步伐砥砺奋进,保卫家国!在阳光里,在风雨里,平安、快乐、幸福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