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国林
昨天晚上,我读了黄建老师的一篇《味觉传乡愁》的文章,他把我们建始大饼写得那么有形有色、有滋有味。读着读着,我竟流下了口水,勾起了我记忆中关于大饼的味觉。
我戴上口罩,开门出去就朝街上走,并且还是寻着黄建老师记忆中的地方——健康路和业州大道的转角处走去。
刚走到体育场门口,就听到了“微信收款7元”的声音,我知道大饼老板又卖了一个大饼。远远望去,还是原来那个地方,十字路口街道两边都排着长长的队,在等待老板叫到自己,然后把大饼递到手里。
随着“微信收款”的声音,那大饼的香味早已飘入我的鼻孔,更增添了我的食欲。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隔三差五的都要买一个大饼,可却从未认真观察过大饼的制作过程。黄老师的《味觉传乡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定去好好感受一下。
走到炉子边,只见做饼的师傅动作依然那么娴熟,揉面、擀面、放馅儿、刷油、撒芝麻,一连串的动作,都是那么得心应手。
他一刀下去,一划切下一团发好的面,在案板上撒上一把面粉,抓起面团,“啪”的一下甩到案板上,然后用力有节奏地揉起面来。师傅告诉我,做大饼的面不仅要发得好,还要揉得好,才能擀得薄,烤出的饼子才又大又香。
面团揉好后,再捏成长条形,左手抓起一端,用力一捏,右手揪下一坨,这就是一个大饼的面团,只见他一捏一揪,正好10个大饼的面团,不多不少,而且每个大小均匀,动作是十分之快。
接着,他拉过调好味的馅儿盆,用筷子将肉馅按入面团中,一捏就包好馅儿了。拿起擀面杖,三下五除二的熟练动作,大大的一个面团,就被擀成了一个薄薄的饼片。
随即用蘸满香油的刷子,来回地刷,生怕还有没刷到的地方。油刷好后,拿过一个装着芝麻的塑料瓶,盖子上打满孔,师傅手抖几下 ,饼片上便撒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大饼老板晓得,我每次都要他多撒点。
这算是做成了,接下来就是烤。火不能太大,否则会烤糊,也不能太小,这样烤出的大饼就不脆。
只见师傅右手一拍,将一片薄薄的面饼瞬间被“吸”起,翻面扔向左手,接着又用右手蘸上清水轻轻地拍打反面,左手心托起做好的面饼在空中一抛一转,面饼悬在空中转着圈,紧接着师傅右手一伸一缩,接住旋转的面饼,“啪”地一声贴进红通通的炉膛,随后就有滋滋的声音传出……
炉膛内壁上的饼子,逐渐由白变黄,鼓起一个个泡,瞬间中间那个泡越来越大,一张薄薄的饼变成了一个球。大饼师傅见状,迅速用火钳戳破饼球,并用火钳按住饼。慢慢炉膛口飘出淡淡的青烟,辣椒裹着肉味,夹着葱花的清香扑鼻而来,鲜香弥漫在夜空,让人未吃先流下口水。
黄建老师记忆中的这个地方,一切都变了,老房子不见了,原来的糖果厂变成了停车场;街道变宽了,老水泥电线杆也移了,原来的老电线杆换上了现代化的,旁边还栽上了绿化树,就连传统的烤大饼的炉子也变得洋气多了,由亮锃锃的不锈钢板取代了油桶皮,一遇上阴雨天就容易长霉的木案板,也换成了不锈钢皮子的,老板时时都擦得锃亮锃亮。
“微信收款14元”,我看得正入迷,却被蓝牙音箱的声音惊醒。老板用手臂碰了我一下,终于叫到我了:“你的大饼好了。”他夹起焦黄的饼子,从中间一折,装进专用纸袋递过来,我连忙掏出手机扫了扫,支付了7块钱。
接过烤好的大饼,我像小孩子一样,用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好好享受了一下那经常闻到,却又从未这样认真地嗅上一口,我家乡独有的——“建始大饼”的味道。
我先吹一吹,咬上一大口,那褐红色的肉汁从嘴角流下来,用舌头卷了卷嘴角的肉汁,仍还是黄老师那时吃的那个味道。
的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切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没有改变的却依然是“建始大饼”的传统做法,是它那独特的味道,还有它传递的那份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