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包谷豆皮
作者:孙国林
“卖豆皮儿……”
“卖手工豆皮儿……”
“卖手工包谷豆皮儿……”
下班回家的途中,听到卖豆皮的叫卖声,让我想起了昨天晚上读到吴联平写的《糊汤豆皮》,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同时代的人,都在那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的年代长大,那个年代物资十分匮乏。所以,我们这代人对那个年代的“吃”,都特别记忆犹新。
我叫住了卖豆皮儿的小车,毫不犹豫地买了两斤包谷豆皮儿。
“豆皮儿”就是那个年代,“吃”中的一种。不知你们吃过我们这里的豆皮儿没有?也许吃过。可是,你吃过地地道道的手工包谷豆皮儿没有呢?那就不一定了。
那时在我们那落后的山咔咔,想吃上一顿白米饭很难,要是到哪家做客,能给你煮上一碗面条,加一点臊子(炒肉丝),或者两个鸡蛋,待遇就算蛮高了。
那时交通极为不便,所有生产生活用品都要到每个村仅有的一个供销社才能买到,有的卖一两斤盐,要走十几里路。要是种点麦子,到加工厂去换几把面条,那还得到周边村去。所以,几把土面条,都要存到长虫了才舍得吃,平时都要来客人了才煮。可能是环境改变一切,不知是在哪个年代,大山里的人们为了改变“扬尘包谷”的口味,就发明了豆皮儿。
豆皮儿的制作方法其实并不复杂,现在都是用精挑细选上好的大米和绿豆做原料。可是在那个缺衣少吃的时代,特别是只出包谷、洋芋的高山,哪有大米来做豆皮儿。于是,人们就选用包谷和黄豆来做原材料,经过道道工序后,就做成了美味可口的包谷豆皮儿了,但要比米豆皮儿要多一道工序。
我们这里把做豆皮儿,都叫做“舞”豆皮儿,不是因为包谷豆皮儿和米豆皮儿的做法不一样,主要体现豆皮儿制工序的熟练,特别是在“转圈”的环节中,动作要快,用力要匀称。
记得每年在收包谷的时候,就会选出籽粒饱满的,晾干后把籽扭下来(脱粒),或者先把籽粒扭下来后直接晒干。晒干后,除去杂质,用大石磨推成大块,除去粗壳后,用温水浸泡一两天。在第二天的时候,把适量的黄豆(一般10斤包谷加1斤黄豆)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晚上。
在浸泡包谷黄豆的同时,还要备好杉树刺(干枯的杉树叶子),或者干枯的松树枝叶,做燃料。另外,还要准备好漏斗,那年代不像现在什么都能买到,什么都买得起。一般都是把兰竹的笋壳叶,用针线缝成漏斗,哪像现在要铁皮的有铁皮的,要合金的有合金的。
等包谷、黄豆浸泡好后,就用小石磨磨成乳浆。乳浆磨好后,就进入最关键是工序了,这道工序的关键之处就是“舞”。
把铁锅洗干净,在灶膛里架一把猛火,再往铁锅倒上一些清油,或者是放一小块肥猪肉,用锅铲在锅里铲来铲去,更多的是用干净的刷帚把油或者肥猪肉,在锅里面来回的刷,尽量让油均匀分布在铁锅整个表面。再就迅速的将磨好的包谷浆倒入自制的漏斗里,拿着漏斗从锅底围着铁锅飞速地旋转,包谷浆就从漏斗底部漏出,漏出的包谷浆沿着铁锅形成一个个圈圈。等漏斗里的包谷浆漏完,立即盖上锅盖,大约两三分钟就可以了,揭开锅盖,马上用筷子从外向内轻轻一挑,一锅包谷豆皮儿就起锅了。
这道工序是最关键的一道,也是体现一个人手艺的关键工序。一是火候一定要控制精准,要火猛,而且火苗要分部均匀,这样豆皮才会熟的均匀,成形好。猛火的时间不能太长,舞一锅只需要四五分钟的猛火,猛火过长了豆皮儿容易被烙糊,猛火过短了,豆皮熟得慢,起锅的时候容易断。二是要“舞”得快,只有转得快,漏斗里漏出来的包谷浆才会均匀,做出来的豆皮才粗细均匀,好看。一般,都是在豆皮儿起锅后,凉在竹竿上,晾干后再用一条大塑料口袋装好,以免受潮发霉。
那年代,豆皮儿虽然“舞”出来了,也不是想吃就可以吃的。除了招待客人,就只有在农忙季节,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一人煮上一碗豆皮儿。
首先,将锅洗干净,烧热,在锅里放入一些猪油,或者肥猪肉,然后,把大蒜、干广椒、花椒等佐料,一并倒入锅中炸香,再掺水,烧开。水烧开后,一般就按一锅(一坨)一碗的分量,下豆皮儿,豆皮儿下水后,马上就要把洗干净的青菜叶下入汤中,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那时农村“舞”的豆皮儿,除了加了黄豆,什么都没加,可真说得上的纯天然的。所以,那时的豆皮不劲道,稍微多煮一会,就煮成糊糊了。后来,善于思考的人们,就干脆把豆皮儿煮成糊糊状,这就发明了“糊汤豆皮”的做法,再后来,又把“糊汤豆皮”炒干,这就发明了现在的炒豆皮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吃饱”已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早已由怎样“吃饱”向怎样“吃好”发生了质的转变。为了改变豆皮儿的颜色和口味,在磨乳浆时,将一些嫩菜叶切细加入进去,也还有加入一些有颜色的果汁果肉的,让制作出的豆皮儿色彩艳丽,更会让人食欲大增。
我提着两斤包谷豆皮儿,回到家里。还没进门就叫老婆,下午不弄饭,就煮包谷豆皮儿吃。
不一会儿,老婆端来一大碗色香味俱全的包谷豆皮儿,我像是饿了好久的,接过来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香,香,香,不知是因为好久没吃过包谷豆皮儿了,还是吴联平的《糊汤豆皮》勾起了我食欲,我越吃越香。可是,不知为什么,在这种香中,却远远没有找到,我儿时吃到的那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