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结,藏语的意为“从水底长出”。在喜马拉雅漫长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它历经了多少沧桑与磨难,才从特堤斯海生长出来,跻身青藏高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曾给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巨大疤痕,镶嵌定在海拔4300至4600米之间的雪山之中,渐变成万物生灵生生不息的高山湿地,水泽盈盈,水草摇曳,水鸟翔集,勾勒出雪域高原的一片宁静与和谐。这片湿地,东起岗巴县昌龙乡叶如藏布河上游,西至定结县郭加乡康孔村叶如藏布河尾闾大拐弯处,南北宽度最窄处三五公里,最宽处二十多公里,面积达44万亩,被誉为西藏的“湿地之王”和“湿地明珠”。
去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科考发现,三叠纪海洋中的鲨鱼、菊石等动物和上新世檗木、栒子、云杉等植物,已成化石,散落在湿地周围。这片湿地,被科考队员誉为“喜马拉雅的肾”,守护着这里的万物生灵繁衍生息。
定结湿地,被纳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湿地的一花一草,一沙一土,一水一鱼。这里,水丰草美,植被茂盛,雁飞鹤舞;水生草本植物跌宕起伏,纵横交错;泥沙与草甸之间,绿水潺潺,洁如明镜,人们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水域景观、鸟类景观、植物景观,自豪地称为“多彩定结”。
每当我途经定结,都要停下脚步,到湿地走一走、看一看。常常看见在湿地生活的黑颈鹤、班头雁、棕头鸥、燕鸥、白翅浮鸥、高原红嘴鸥、普通秋沙鸭、赤麻鸭、绿头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白骨顶、红脚鹬、白腰草鹬等珍稀鸟类,群起群落,信步闲行,葡蔔水面,翱翔蓝天,万鸟嘤啼,胜似天籁,百听不厌,动我心弦。从湿地边缘经过的岩羊、盘羊、猞猁、藏野驴、藏原羚、棕熊、狼、雪豹,也要驻足观看,踏着鸟儿鸣叫的旋律,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些年,通过当地政府的生态补偿和村民的有效保护,这片湿地已成为候鸟的栖息繁殖基地。在湿地的不远处,居住着一位72岁的丹增老人,与这些珍稀鸟类相伴了20年。他给鸟儿投食从未间断,经常查看鸟儿是否生病,是否受到意外伤害,通过他救治的鸟儿已超过两百只。他说,他看见鸟,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听见鸟鸣就像听到孩子的深切呼唤。他说,他还能从鸟的叫声中,分辨出天气变化和人间冷暖。
在湿地生长的芦苇、青藏野青茅、碱茅、赖草、嵩草、苔草、蓝白龙胆、高原毛茛、海乳菜、藏花苜蓿、驴蹄草,冒严寒,斗风雪,在湿地里传递着春夏秋冬的讯息。如果不身临其境,难以领略湿地的宁谧与幽静、葱翠与绚丽。在这里,蓝天与白云在湿地上涂抹了一层碧绿的色调,野花和芳草摇曳着湿地的生机,湖泊与溪流飘动着湿地的灵性。
我缓步湿地,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都与我们在蓝天下共享每一缕阳光。倏然,我在琼孜乡东热村东南4公里处,发现了一大片睡莲。在地球之巅,在世界屋脊,在高寒地带,生长着如此绚烂的睡莲,在整个西藏,在雪域高原,也是唯一的。那五颜六色的花瓣在湿地里竟相开放,红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的花朵,犹如姑娘绽放的笑脸。那些红红的花瓣,黄黄的花蕊,碧绿的叶子,浮在水面,随风荡漾。这些花朵在阳光照射和高原风的吹拂下,每天早上张开,晚上闭合,一张一合,开出绚丽的花朵。每一朵花,朝着阳光,既纯洁无暇,又朝气蓬勃。那些睡莲,将叶挺出水面而生,扶摇着花朵,让所有尘埃从叶面和花瓣上滚落;又将茎与叶柄深埋水中,为鱼类、昆虫提供庇护觅食空间。这些纤尘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谁说不是人见人爱呢?!
在湿地里,还有最为耀眼的塔头草,鳞次栉比,绵延数十公里。它们的根系发达,墩厚叶绿,间距在一两尺之间,就有一个端庄而立的草墩。有的在浅水里盘踞,有的在深水中耸立。它们的身躯腐烂后又再生,再腐烂又生长,循环往复,形成一个个塔状草墩。据科考队员介绍,一个直径在20公分左右的草墩,需要上万年才能长成,大一些的草墩,其生长期均在十万年以上。
在这里,虽是雪域高原,但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春天,一碧如洗的天空,飘着白云,在湿地流转澄澈的画卷。夏日,湿地的野花争奇斗艳,水禽珍鸟在塔头草里追逐嘻戏,丰盈勃勃生机。秋季,落叶纷飞,雁阵渐远,季节在湿地里轮回。隆冬,溪水静流,塔头草凝霜挂雪,述说冬天的秘密。
那些万物生灵在这里无忧无虑,没有戒备之心,常有栖居之意,冬去春来,南飞北往,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居住在湿地湖畔的罗巴、那仁、扎西孜村的村民们,时时有雁飞鹤舞的踪影跟随,处处能见珍稀动物奔跑和植物生长的卓姿。在碧水蓝天之间,那些动植物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经久不息的生命力,那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那些村民的淡泊与从容、执着与淳朴,总是让我泪流满面。
2023.11.9日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