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
我在年轻十岁的时候,仍是一个无所事事,整日奔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沉迷于嬉闹的孩童。那时候最喜爱古厝的自然之景,如今看来,实在是弥足珍惜,每次回想时,都能流出几滴眼泪,却也是止不住的思念。
那是风与春天所眷恋的地方,似乎没有秘密一般,我可以肆意地将它看尽。
清晨的古厝,柳枝才搭上房檐,沉重的屋瓦便托着它,合作了一处,微光中,一同迎接着朝阳。当木门刚刚撑开了躯体,道路上早已满是行人,看似青涩的小石子慵懒地滚动着,就这么滚了上千年,尽头的梯苔坑坑洼洼,上面还留有无法看清的足印。和这份古老不同的是,小镇里满是生机。
告别了母亲,我揣着钱,踏上滑板,从家门口一路直下,滑过了戏台、寺庙,跃过了小坡、台阶,直至校门口停下,围墙旁的小街上,摆满了各式的小吃摊,人来人往,喧喧嚷嚷,拂去了清晨的冷清,忽的一阵风吹来,伴随着面线的香气,勾起了我的食欲。我便坐下,要了一碗面线,似果冻般,汤汁在瓷碗里微微颤动着,透着灵活气,一口一口,如饮仙露般忘我,卤味的醋肉衬托着,令我迷醉其中。当匙子轻轻刮到碗底时,我才满怀着不舍,起身走进校园。
小学的时光总是透着悠闲,不多的功课、不多的知识,才使我有时间去亲近古厝的自然之景,期盼的傍晚在等待中到来,钟声响起,我撇下滑板,便急忙冲出校门。
穿过小镇东边的树林,一块块规则的稻田映入眼帘,忙碌的老农点缀其中,如同滴在油画上的墨点,更远处还有成片的草地,那是孩子们的天堂。
我赤着足,趴在嫩绿的草地上,仔细注视下,蚂蚁们忙忙碌碌地在草丛里穿梭,阳光被它们晶莹的大脑所反射,斑斓的颜色就像洒落一地的糖果,它们爬上我的手指,穿过指间的缝隙,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美妙,而又无法言语。我望向田里,挪动着脚的黄牛,拱起了背脊,年近古稀的老头陪着他,弯曲着脊背,夕阳下的一人一牛,相伴了一生,似要一起走向生命尽头。土道上还有略微年轻的男男女女,以及与我一般的孩童,他们看着,漠视着这一切,这是人的必然,伤心也无法改变,冷漠也无法改变,他们是平庸的,在不努力的生活中,养育父辈并不在计划之中。
清澈的溪水从田坎下淌过,灌溉了水稻,在远处汇入河流。河岸边的沙土地上,孩子们拿着红的、绿的小桶,用手在沙子里寻找什么,扎着红发绳的女孩笑着唤来同伴,稚嫩的手高举着——一只小小的螃蟹微微晃动……充满暖意的阳光下,孩子们围在一起,欢声笑语里满是溢出的欣忭。
有时看得倦了,我便匆匆地向树林钻去,跃过一片片灌木丛,追逐着即将消失的太阳,没过多久,就能看到一角熟悉的屋檐。我轻车熟路地来到后院,扒开一块松垮的木板,在母亲发现之前回到了屋子。吃过晚饭后,我就翻上床,盖上被子,带着一身疲惫,很快就进入梦乡。
多么美丽的古厝!承载了我所有的童年记忆,朦胧中,诞生出些许不愿离开的叛逆,却多的是抵不过现实的无力。
那一年,我终归是离开了古厝,在那个火红的黄昏。我坐在火车上,好像听不见任何声音,我透过泛红的玻璃,向最后一片屋瓦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