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将晚年生活比做夕阳红,岂不知有一部分人的夕阳黯然失色。一般来说,人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自然而然地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大多数人在进入老年以后,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而更加地忙碌,由于各种因素而引发生活水平也有所降低,显示出了无奈。
老年人进入休养状态,也是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反映。它既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性化的重要标志!
而现在我们所处的年代,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长寿的年龄也越来越高,这是老年人的福音。但是有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享用这种幸福生活,因为这一代人的下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再操劳下半辈子,已经对他们的养老生活有所影响,这不是名文规定,是社会生活中不成文的“约定俗成”。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些家庭处在特殊的环境,将独生子女,视若“掌上明珠”,都不想让孩子再吃太多的苦,“望子成龙、望女成鳯”的想法成了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在原来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地培养孩子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和专业,提高入职的门槛,也为了改变现状,有更好地生存空间,让再下一代有更好的起点和好的人生未来。
由于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考不上重点大学的,基本上是在本地找个工作安居乐业,但由于收入相对较低,购房及结婚生子必须依靠父母接济,有些父母双亲都是下岗职工,退休金相对较低,帮助孩子也是非常困难的,靠勤俭持家勉强生活。也有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处世哲学,不愿吃人间的苦而好高骛远,只想让别人养活,有的甚至还嫌弃父母没有本事,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像巨婴一直断不了奶,好吃懒做、直接“躺平”,什么事也靠老人去做,这也是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而造成的,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老人们都很心痛,哪里谈到什么夕阳红。
学习相对好一点的孩子,只想考一个好大学,而考上这类大学,一般都建在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和岗位相对多一些,收入更好一点,毕业后有机会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势必要留在这些城市生活,然后要结婚买房定居。而面对房价太高,参加工作时间比较短,没有什么积蓄,除了贷款外,让父母把本来不多的常年积累的那点积蓄都给孩子凑上,有的甚至还要卖掉原来老家的房子。等到生了下一代,他们因为工作压力大,整天忙逯、想干出点成绩,多增加点收入,早点还完房贷,过轻松点的日子,就需要加班加点,无力照顾家庭和自己的孩子,聘请家政服务更是无力支付高额佣金,必然要依靠退休的父母过来帮忙照顾他们的生活,特别是跨省的南、北差异大的地方,语言沟通有障碍,气候变化不适应,生活习惯差别大,物价水平比较高,年轻人的收入归还给了银行,但老人本来就不是很高的退休金,要承担全家人的生活开支,且成本太高,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电费、煤气费、物业费……样样都需要支付,在高消费的城市显得捉襟见肘。
这些老人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因为再也没有能力在这些城市买到自己的房子,与子女共同在一个屋檐下,面对儿媳或者女婿,两代人的处世观念、生活习惯有所不同,管教孩子的方式差异太大,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势必产生许多矛盾和分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身心的变化,有些人本来就有许多基础病,更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感到难过,久而久之由失望而导致基础疾病的加剧,而且会增加许多新的病症,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情况下,更加剧了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旦病倒了,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帮忙作用,反而变成了孩子的累赘,有的甚至再回老家养病。但是有的孩子不放心,让老人在身边坚持治疗,总觉得大城市医疗条件好点,对治疗有帮助,就这样挺着,由于心情的变化促使有的病情越来越差,还有的卧床不起,甚至于撒手人寰。
因为他们每天早起晚睡,生活没有规律。比年青时上班还要累的照看小孩,除了平时的买菜做饭、洗衣和收拾家务等,还要管着孩子的学习、培养等等。在现实中各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放学后还要奔波在参加辅导的路上,虽然现在国家取缔了校外辅导班,但现实中校外辅导已转入地下,实行了一对一的方式,要在辅导老师的家中或者租房中辅导,小孩还要学各种特长班,像什么钢琴、书法、舞蹈……等,除了每天带着孩子奔波外,还要支付昂贵的学费,更是雪上加霜,再好的体质也要拖跨的,更何况是老年人。
现在国内凡是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不想再回家乡工作,他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可在这些大城市里又面临着就业、买房、组建家庭、下一代的教育、培养等等问题,又束手无策。
依靠年老的家长支持、帮助是唯一的选择,才能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可又给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促使他们的身心衰老的更快,因为衰老而导致疾病的形成,进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达不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所以,他们的晚年生活处于艰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