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小双的头像

赵小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26
分享

85后记忆里的成都

一眨眼的功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已诞生二十余载。那些我们曾使用过的BP机、VCD、WALKMAN等物件,也开始有了“收藏价值”。

不知从何时起,80后包括部分90后,开始集体“怀旧”。有人说,之所以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怀旧,不是因为“旧”一定比“新”更好。而是在那个“旧”里面,藏着令人终身难忘的喜悦与幸福,以及那个曾开怀大笑过的自己。

我的怀旧常常与一座城市密不可分,她便是成都。

在我小时候,四季里最温柔的春天一到,成都人的周末便随之热闹起来。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一种专属于春天的户外活动令成都人纷纷倾巢而出。

参与这项户外活动,需要准备一样“道具”。这种道具在古代有个好听的名字——纸鸢。如今,大家爱称呼它风筝。

位于城东的塔子山公园无疑是很多老成都放风筝的启蒙地。我们在这里和风筝有过太多难忘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在十分钟内体验了好几次失败。第一次知道了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第一次懂得了“收放自如”的重要性。当然,还有那最重要的第一次:将风筝放飞成功。

公园里有一大片翠绿的青草地,浅丘起伏,树木成荫。每当微风拂面,风里总会夹杂着一抹淡淡的青草香,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那是专属于春天的气味记忆。

草地上那些一心企盼风筝飞天的人们正在肆意奔跑着。他们一手扯着风筝线,一手握着线筒,有人从东跑向西,有人从南奔向北。看似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互不影响。

还有一些人,他们或席地而坐或驻足仰望,他们的目光都汇集在被春日暖阳笼罩着的蓝天白云间。

往左看,那儿有一只传统的三角形风筝。为了让它看起来不那么传统与普通,风筝制作者为它绘上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让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俏皮的小彩虹。

往右看,那儿有一只孩子们最喜欢的本土超级英雄孙悟空风筝。威武的齐天大圣正得意洋洋地展示着它腾云驾雾的本领。藏在它身后的那朵小白云似乎就是大名鼎鼎的筋斗云。

往头顶正上方看,一只黑色的大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那只大鸟飞得很高很稳,它一直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盘旋。虽然看不清它的神态,但从它不愿离去的飞翔姿态可以看出,它对地面上的人类颇为好奇。此刻,它正骄傲地俯视着这群人类。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哟!!那是一只老鹰。”此言一出,引来更多人抬头张望。鹰和人就这么好奇又固执地对视着。

片刻之后,人群中响起了不同的声音:“哎呀,那是一只风筝。”

众人哗然。有人赞同他的观点,有人质疑他的观点,说那明明就是一只老鹰,只有老鹰在盘旋时,翅膀才是一直展开的。于是,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草地上顿时人声鼎沸。

直到那个不同的声音再一次笃定地说:“哎呀,真的,我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一只风筝。”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他。随即,大家都相信了他的判断。因为,此刻他的手里正拿着一个高倍望远镜。

之前还在激烈讨论的人们纷纷忍俊不禁。大家笑自己的少见多怪,笑这个乌龙事件的诙谐。有人微微一笑,有人仰头大笑,有人与同伴相视而笑。

在无数次的奔跑与仰头之后,无论当天的风筝是否放飞成功,人们的身心都得到了舒展与放松。微微出汗的人们开始脱去外套,不少小朋友的贴身衣物里被大人塞进了一条毛巾。那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毛巾是用来吸汗与隔汗的,避免汗液浸湿贴身衣物后受寒感冒。毕竟春风还是微凉的。

跑累了玩累了,也就开始饿了。爱吃且会吃的成都人即将投入美食的怀抱。

有人会专程去到市郊的农家乐品尝农家菜。那用柴火烹制出的饭菜自带一种独特的柴火香,是燃气灶和电磁炉都无法媲美的。农家猪肉搭配新鲜采摘的蒜苗炒出来的回锅肉,更是令人赞不绝口且回味无穷。

有人会舍远求近,在枝繁叶茂的公园大树下铺上一块野餐垫。饭点一到,他们就像变魔术似的从随身携带的大小包里拿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有应季的水果,有小朋友喜欢的零食,有热茶和饮料。还有各家拿手的熟食。如卤牛肉,卤排骨,卤鸡脚,还有藏在保温桶里红烧肉等等。一场沐浴在春日暖阳里的野餐即将拉开帷幕。

而对于不愿意奔赴市郊,也没有提前准备熟食的人们,野炊便是另一项有趣且有挑战的选择。

塔子山公园里,曾有一片专供市民野炊的区域。那里也曾是成都娃娃春游或秋游的打卡地之一。土生土长的成都娃娃几乎都有一段在塔子山公园野炊的回忆。当然,在众多的回忆里,不仅有欢声笑语,还有鸡飞狗跳和笑料百出。毕竟,野炊的第一个步骤就难倒了不少在城市里长大的娃娃,那就是生火。

无论工作人员多么细致且耐心地向第一次野炊的娃娃们示范如何利用报纸+木柴生起一堆火,娃娃们总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以至于野炊区附赠的免费报纸往往都不够用。娃娃们还需要被迫挪用那本就少得可怜的零花钱,去报刊亭额外购买一沓报纸回来继续折腾。

等到好不容易生起那堆生命之火后,总有一些小可怜的脸蛋已经被熏得黢黑,看起来既心疼又好笑。

接着,娃娃们会分组制作当天的午餐。番茄炒蛋大概是小学野炊时上桌率最高的菜,其次是土豆丝。运气不佳的小组,当天可能会同时上桌好几盘口味不同的番茄炒蛋和土豆丝,令组员们绝望。当然也有运气爆棚的小组,组里藏着一位小厨神。小小年纪的他们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硬菜。比如水煮肉片和宫保鸡丁。惹得其他小组羡慕不已。就连老师都忍不住想拈一筷子尝尝。

因此,塔子山公园的野炊区自然也就成为了成都人暗暗较量厨艺的民间擂台。当左前方那桌还在卖力生火时,右前方那桌的水煮鱼正在出锅。当左后方那桌的麻婆豆腐传来阵阵香气时,右后方那桌的糖醋排骨被撒上了一层白芝麻。春季就是如此生机盎然,百花齐放。

随着气温的攀升,还来不及与春天告别,成都人又迎来了热烈的夏天。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现在这般酷暑难耐,仅靠蒲扇和风扇就能缓解暑热。但夏天终究是夏天,在漫长又炎热的白昼里,人们还是尽可能地躲在室内。直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成都人开始蠢蠢欲动。

一场专属于夏天的美食狂欢即将盛大开启。

餐馆老板和流动商贩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人行横道上,在河边的树荫下,在家属院的院坝里摆上小矮桌和小矮凳,安装好简易的照明设备和电风扇。为了在黑夜里脱引而出,他们还会在桌椅板凳旁点亮一个半人高的灯箱,灯箱上写着三个字——冷淡杯(另一种写法是冷啖杯)。

冷淡杯绝对算得上是成都餐饮界在夏季里的一场“武林大会”。

谁能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冷淡杯里获得成都食客的肯定与赞美,绝非易事!在那一碟碟的煮花生、煮毛豆、凉面、凉粉、折耳根拌胡豆、卤豆腐干、卤鸡翅、卤鸭脚、卤郡肝、卤肥肠、卤猪耳朵,还有炒田螺、炒小龙虾、牙签牛肉、麻辣兔头、鸭头里藏着大厨们的秘制配方与娴熟技艺。这是资格的高手在民间,卧虎又藏龙。

不仅如此,冷淡杯也生动地诠释了成都人对于慢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吃着花样繁多的小菜,搭配着冰镇啤酒、冰豆奶、可乐、酸梅汤、冰粉、绿豆汤等消暑佳品,人们可以从傍晚一直吃到深夜。准确说,是聊到深夜。上至天文地理,国际大事。下至鸡毛蒜皮,邻里八卦。成都人摆起龙门阵来可谓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如果恰逢当天还有点微醺,那平日积压在心底的话更是会一股脑儿全盘托出。在消除暑热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至于不能喝酒和必须早睡的娃娃们,成都的夏季也有专属于他们的快乐。比如:一边喝着爽口解暑的冰镇绿豆汤一边看西游记。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糖渍番茄一边看新白娘子传奇。还有红糖冰粉和动画片,冰淇淋和红白机,以及水上乐园和电烤羊肉串都是极好的搭配。

当然,还有那专属于夏季的“特别来宾”,叫咕咕。

每到盛夏时节,成都娃娃们总是盼望着能与卖叫咕咕的小贩在街头邂逅。

小贩们手持一根长竹竿,竹竿上密密麻麻地挑着好几十只用麦秆或竹片编制而成的圆形小笼。而在每个小笼子里都住着一只叫咕咕。同时把好几十只聒噪的叫咕咕聚在一起,那阵仗,如同亲临一场叫咕咕们的露天演唱会。你方唱罢我登场,虫声鼎沸,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为了照顾好叫咕咕,同住一个院坝的娃娃们便常常聚在一起交流饲养“秘诀”。这些“秘诀”的来源也是千奇百怪。小飞说他的舅舅是中学生物老师,他的“秘诀”是他舅舅传授的。瑶瑶说她的“秘诀”是从百科全书上抄下来的。佳佳则说她的“秘诀”是爷爷专程带她去花鸟鱼虫市场偷师得来的。

无论大家的“秘诀”听起来有多么的厉害,我们也很难达成所谓一致的“饲养标准”。除了一种开在院坝花坛里的大花。

至今,我都叫不出那种大花的名字,也忘了到底是谁曾告诉我们叫咕咕爱吃那种大花的花瓣。但经过我们实测,那种花瓣最终脱引而出,成为了我们喂食叫咕咕的“标准”。大花分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颜色。据我们多年观察得知,叫咕咕们大多更喜欢啃食黄色的花瓣。于是,我们把“饲养标准”又细化升级了一番。

在夏季,能把娃娃们聚在一起的除了叫咕咕,还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小时候的成都老爱停电,特别是夏天的黄昏。人们刚刚吃过晚饭,正饶有兴致地围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突然,眼前一片漆黑,伴随着四邻此起彼伏的“喔嚯”声(成都话,表示惋惜)大家知道又停电了。

彼时,时间尚早,暑热未退,人们还无法入睡。于是,爱凑热闹的成都人便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带上手电筒,小板凳,蒲扇出门了。那时候,一到夜晚,特别是停电之后的夜晚,人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纯粹的黑夜。也正因为黑夜的纯粹,才让月光的明亮和繁星的璀璨更加光彩夺目。

星空下,因停电而外出乘凉的人们早已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每到这个时候你总会发现有那么“一大群人”,他们的人数比其他的“三五成群”都要多,一副人气颇高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讨论什么不可告人的惊天大秘密。

结果,他们只是围坐在一起讲鬼故事。

在众多的讲述者当中,不乏几位故事大神。他们总能把鬼故事讲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让人在盛夏里感到阵阵寒意,情不自禁地抓紧了旁人的手臂。

让人好气又好笑的是,在大伙儿听得全神贯注又聚精会神之时,总有顽皮之人突然点亮手中的电筒,从下至上照亮自己的脸庞,然后朝众人发出几声鬼哭狼嚎,把在场胆小的人吓得大惊失色,滋哇乱叫。

正当人们再一次沉醉于鬼故事的恐怖氛围中时,四周突然灯火通明。伴随着占林子们(形容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的人)高呼“来电咯!!!”恐怖氛围瞬间所剩无几。人们意犹未尽,当即决定下一次停电时再聚。

而在每一个有鬼故事的停电夜之后,总会出现一个极有趣的现象。一到晚上,楼道里总是充斥着娃娃们一边唱歌一边奔跑的声音。娃娃们唱歌是为了点亮楼道里的声控灯来为自己照明与壮胆。娃娃们奔跑是因为脑海里浮现出了鬼故事里的恐怖画面。

而当大人质问娃娃们是不是害怕时,他们又死活不承认。还会在第二天调整唱歌的内容,明明已经跑得气喘吁吁,却还在高歌:“我是大力水手波派,我力大无比我爱吃菠菜,我是大力水手波派。”

夏季就是如此热闹与欢腾。也许是因为夏季日长,所以总让人感觉这个季节比其他三季都更漫长。直到冷淡杯不再出摊,街头再也见不到兜售叫咕咕的小贩,夜空中的星星开始变少,成都人才依依不舍地与夏天告别,迎来短暂且舒适的秋天。

秋季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开学季,经过了一个暑假的放肆,娃娃们似乎还不太适应一天的生活从多姿多彩变成了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严肃又烧脑的课程。

但幸好,放学后的美食足以抚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娃娃们。

开学的第一个月,秋老虎依旧虎虎生威。校门口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清凉的小食。比如物美价廉的大冰和小冰。那是一种被装在形如枕头包装袋里的糖水。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口味,比如黄色是橘子味,白色是荔枝味,绿色是青苹果味。糖水被冻成全冰块或半冰半水的状态出售。

品尝大冰和小冰的乐趣在于一个字——慢。

娃娃们对此颇有研究且经验丰富。他们通常会在枕头状包装袋的一角咬开一个小口,让时间和高温通过这个小口钻进袋内,拥抱冰块,令其不再那么坚硬。不一会儿功夫,娃娃们就可以通过刚才咬开的小口吮吸到甜甜的冰水了。待冰水饮尽之后,把剩余的冰块再次交给时间和高温即可。

随着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叶从翠绿色变成黄绿色,秋老虎的威力也大不如前。娃娃们的胃口开始因为天气转凉而变好,冷串串成为了秋季新宠。

那时候,活跃在学校附近的冷串串大多是流动商贩。所以,只有在开学季,娃娃们才能品尝到这一美味。可别小瞧了这些流动商贩,但凡是能够让娃娃们从小学一年级追捧到小学毕业,从初中一年级追捧到初中毕业的都是民间高手。他们制作的冷串串无论是味道还是卫生都让人放心且满意。

这些民间高手把各种荤菜和素菜用竹签串好,烫熟。然后再把小菜们整整齐齐地摆放进两个大号的不锈钢盆里。一盆是火辣鲜亮的红油汤底。一盆是看起来清淡,吃起来麻嘴的藤椒汤底。小菜们浸泡在汤底之中,只露出竹签部分,食客们随吃随取。

正在长身体的娃娃们到了放学时,大多已饥肠辘辘。此时,结伴去吃上几串香喷喷的冷串串,慰藉一下咕咕作响的肚皮,简单又纯粹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而当冷串串吃起来已经有些凉胃时,街道两旁的银杏树叶也在不知不觉间,从黄绿色变成了浅黄色,秋意渐浓。另一种更加热气腾腾的小食开始崭露头角。

它就是炸串。(类似于现在网上流行的成都甜不辣)

因为炸串需要快速炸熟,趁热食用,所以单串食材的体积并不大,竹签也比冷串串的更细更短。正因如此,即便是一人食,也能一次性品尝到多种菜品,令人欣喜又满足。

那一串串的土豆、藕片、小香肠、木耳、莴笋、豆皮、火腿肠、里脊肉、米凉粉、年糕被老板按照荤素区分开,先后有序地下锅油炸。在食材入锅的一瞬间,锅内滋滋作响,一阵翻腾与喜悦。同时,诱人的香味如脱缰野马般窜入食客的鼻腔,令人食欲大增。

片刻后,炸串出锅。早已按捺不住的食客立马动筷,趁热将炸串裹满老板秘制的甜辣酱和辣椒粉,然后一口一串地大快朵颐起来。霎时间,极大的满足感传遍全身。先前的等待有多么煎熬,当下的享用就有多么幸福。

当全城都被银杏树装点成一片金黄时,人们也在不知不觉间穿上了长袖和长裤。成都娃娃们翘首企盼的秋游即将拉开序幕。

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成都金秋菊花展。菊展是成都秋季重要的文化休闲活动之一。加之人民公园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几乎每个成都娃娃都有一段在人民公园春游或秋游的记忆。

年少的我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是严肃认真的。但对于菊展,似乎不太感兴趣。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娃娃们就把菊展忘得一干二净。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园里的糖画艺人摊,那里早被娃娃们围得水泄不通。

零花钱不多的娃娃就买一个搅搅糖或糖饼儿。零花钱多的娃娃会在大家的注视下,转一次糖画转盘。

转盘上有丁丁猫儿(蜻蜓)、盘海(螃蟹)、蝴蝶、桃子等图案。转到哪一个,糖画艺人就现场制作出对应的糖画来。每当有人转到“龙”时,总会引来一片欢呼。因为龙不仅是糖画里个头最大的,更是象征着好运与吉祥,足以令人欢呼雀跃。

随着气温下降,人们在长袖长裤里又添加上了秋衣秋裤。短暂且舒适的秋季已接近尾声。人们即将迎来四季里的最后一位老友——冬天。

成都冬天下雪的几率大概与铁树开花的几率不相上下。不是绝不会发生,只是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在大多数时候,成都的冬天都是干巴巴的湿冷。偶尔乍现几小时的“头皮雪”(调侃如同头皮屑大小的雪花)就足以令成都人民兴奋不已,纷纷在朋友圈显摆那来之不易的“头皮雪”。

如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人们很容易就能在冬季远离都市,去到美丽的雪山赏雪,滑雪,泡温泉。但在九十年代初,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冬季最能抚慰人心的还是各种冒着热气的美食。比如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抄手,从视觉上,就已经能让人感觉到温暖与舒适。

如果说成都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火锅,那么,冬季则更甚。在把人冻得瑟瑟发抖的寒冬,唯有热辣爽口,热情澎湃的麻辣火锅最令人期待与满足。而在冬季的成都火锅界有一个极趣的现象——成都人点鸳鸯锅的几率比其他三季都要高。

平时被“嘲笑”的鸳鸯锅为什么能在冬季逆袭成为成都人的宠儿?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成都人盼望与等待了足足一年的冬季美食界最强霸主——豌豆颠儿(豌豆尖)上市了。

鸳鸯锅的白锅就是用来烫碗豆尖的。

当然,也有用红锅烫豌豆尖的吃辣勇士,但白锅还是更多人的选择。因为白锅可以更好地保留与体现豌豆尖的独特清香。每到豌豆尖上市的时候,成都人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当餐桌上再次出现豌豆尖时,大家都不禁感叹:“哎呀,豌豆尖又上市了,巴适巴适!”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当某一天再也买不到豌豆尖了,当各大餐馆和火锅店的菜单上突然就下架了豌豆尖这个选项时,大家又会非常失落地感叹:“喔豁,豌豆尖下市了,又要再等一年咯。”然后,那顿饭往往会因为没有吃到心心念念的豌豆尖而小小失望一番。

由此可见豌豆尖在成都人心目中那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数据支撑,一个冬季,成都人要吃掉大约3000-4000吨豌豆尖。你没看错,重量单位不是斤,而是吨!

就在豌豆尖上市后不久,另一种与成都人仅一年一约的美味也如约而至。喜欢它的人对它赞不绝口,往往要在冬至前后冒着吃多了会上火的风险也要连续吃上好几顿。不喜欢它的人则敬而远之。它就是成都人冬至必吃的羊肉汤锅。

奶白色的羊肉汤底是由鲫鱼,猪棒子骨,羊棒子骨,羊肉等食材熬制而成。食客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羊肉与羊杂的搭配比例,还可以在汤锅里加入自己喜欢的菌类或是白萝卜来增香添鲜。

当然,羊肉汤也是豌豆尖的最佳拍档之一。你甚至会看到有些原本不喜欢羊膻味的人,就为了烫几筷子豌豆尖而与众友人围坐在羊肉汤锅前。他们全程都不拈一筷子羊肉或羊杂,但他们在羊汤里烫豌豆尖的架势却是张扬又凶猛的。

在大饱口福的间隙,一种只在冬季特供的美酒正在被食客们推杯换盏,它就是煮啤酒。一种用啤酒+醪糟+枸杞+红枣煮制而成的热酒。即便是不馋酒的人,到了冬季,也很难抵挡暖暖又甜甜的煮啤酒的诱惑。

除了在火锅店和羊肉汤馆技压群雄,大放异彩外,豌豆尖在人们的家常美味中继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征服着各式各样挑剔的味蕾。

比如,成都人在煮面时,无论是鸡汤面还是酸辣面,豌豆尖的分量往往比面条还要多。夹一筷子面条,里面必须要伴随着豌豆尖,这一筷子吃进嘴里才是香气四溢的。还有那最常见的炝炒豌豆尖,香肠腊肉合炒豌豆尖,煎蛋豌豆尖汤都不会令人失望。它们只会让原本计划吃一碗米饭的你又多添了一碗。

不仅如此,豌豆尖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美名。比如,家里炖了一大锅鸡汤,吃了1-2顿后,汤里的鸡肉所剩无几,鸡汤也从最初的清亮变为浑浊。但那毕竟是鸡汤,九十年代初的人们可舍不得倒掉。这时候,只需要一小把新鲜的豌豆尖就能“变废为宝”。无论是用剩鸡汤煮一碗鸡汤抄手搭配豌豆尖,还是用鸡汤烫一碗纯素的豌豆尖都会让人重燃食欲。它的美味程度足以让人在心底悄悄预谋:一定要在豌豆尖下市之前再炖一次鸡汤。

整个冬季,成都人的生活都因为这一小撮翠绿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但随着豌豆尖的下市,失望与不舍弥漫开来。好在,乐观的成都人很快又会点燃新的期待,人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四季更迭。春日可爱,仲夏热烈,深秋惬意,冬季因人间烟火而温暖且幸福。

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一种专属于春天的户外活动令成都人纷纷倾巢而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