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小双的头像

赵小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02
分享

红鸡蛋

1986年6月6日,一名女婴降临人间。

许大维难掩喜悦之情,他把女儿抱在怀里,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越看越喜欢。情到浓时,他俯下身,亲吻了女婴的额头。

许大维的母亲罗大娘此刻却不大开心,她正埋怨地注视着儿媳妇珍珍。珍珍察觉到了婆婆的不满,愧疚地躲避着婆婆那如针尖般扎人的目光。她知道婆婆为什么不高兴,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仅能生一胎的自己却“不争气”地诞下一了名女婴。

罗大娘想抱男孙,想为老许家传宗接代的愿望泡汤了。

许大维倒不在乎,他是小镇为数不多,可能也是唯一一位盼着生女儿的男人。他为女儿取名许安悦。他只愿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不求大富大贵,平安喜悦足矣。

为了转移母亲对妻子的不满,许大维催促着罗大娘赶紧去煮红鸡蛋。

罗大娘不情愿地嘟囔着:“生个女娃有啥好报喜的。”

“妈,女娃好,我就盼着要女娃!”许大维再次俯下身,亲吻了女婴的额头。兴许是用力过猛,兴许是胡茬扎疼了婴儿稚嫩的肌肤,小安悦哇哇大哭起来。

还没等红鸡蛋出锅,主动上门道喜的邻居就来了。住在许家斜对门的李老太拎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桶,敲响了许家的院门。桶里装着几条生龙活虎的大鲫鱼。

“罗大娘,恭喜呀!当奶奶抱大孙子咯。”

“李奶奶,欢迎欢迎!”

“我给咱大孙子拎了几条大鲫鱼来。”

“哎哟,李奶奶,您太客气了,快快快,屋里请,屋里凉快。”说完这句话之后,罗大娘把嘴凑到了李老太的耳边,低声抱怨道:“生了个女娃,真是糟蹋了你的鲫鱼。”

惊讶与失望在李老太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快速切换着。李老太拍了拍罗大娘的肩头,以示安慰。紧接着,她再次“变脸”,面带着笑容走进了内屋。

“哟,这闺女长得可真好,活脱脱的美人胚子!”

“李阿姨,您来啦,欢迎欢迎。强子的媳妇也快生了吧?”李强是许大维的好哥们儿,两人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学。

“对,估计也就这几天了。”

“放心,李阿姨,肯定平安顺利。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叫我们啊。”

“好勒。”

临别时,罗大娘把两个刚出锅还烫手的红鸡蛋塞给了李老太。李老太双手捧着红鸡蛋,很是喜爱的模样。可刚离开许家,回到自家小院,李老太就把两颗红鸡蛋全扔进了垃圾桶,就像扔掉两颗烫手的山芋。瞅着垃圾桶里的红鸡蛋,李老太嫌弃地说:“生女娃的红鸡蛋,真不吉利!”

十天后,另一名女婴在李家诞生。

李强和李老太想抱儿子和男孙的愿望同时泡汤了。

李强原本计划给儿子取名李小龙。一是望子成龙,二是因为他特别崇拜功夫巨星李小龙。李强甚至都计划好了,要把儿子送到省城去学武术,然后参加比赛。如果儿子能在比赛中崭露头角,拿到不错的名次,说不定就有机会往功夫巨星的方向培养与发展。

他的“宏伟大计”随着女儿的诞生而夭折。

执着的李强本想让女儿继续使用李小龙这个名字,但他媳妇死活不同意。说女娃应该取个女娃的名,以后才好嫁。李强想了想,最终为女儿取名李丽君。

因为,除了李小龙,他还喜欢邓丽君。

同年同月诞生的许安悦和李丽君是那年镇上诞下的唯二两名女娃。加之许家和李家是斜对门的邻居,两女娃从小就玩在一起,后来又进了同一所幼儿园。中午,幼儿园会管一顿午饭。一早一晚,许家和李家就相互照应着,结伴接送两女娃。有时候是李家媳妇和许家媳妇一起送孩子上学,有时候是李老太和罗大娘相约接孩子放学。

老话说得好,成长期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转眼间,家有小女初长成,乖巧伶俐的两女娃引来了镇上不少男娃家的“惦记”。

老罗家最擅长嘴上功夫,只要见到两女娃就会夸赞个不停:

“安悦真可爱,这一双大眼睛,水灵水灵的,真招人疼。”

“丽君丽君,人如其名,你们看,长得和邓丽君真有几分相似。”

镇长老王家是行动派,常常让小王给李家和许家送东西去。要么是自家柚子树上刚成熟的柚子。要么是自家烟熏的腊肉和香肠。主打一个礼多人不怪。

老赵家走的则是霸总路线。他家在镇上和县里都开有杂货铺。老赵吩咐小赵,要多多招待许安悦和李丽君去自家铺子上吃零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千万别小气!每到夏天,老赵还会让小赵给两位女娃送去镇上最好吃的牛奶冰棍。

至于老张家和老刘家,也都在摩拳擦掌,大献殷勤。好为自家小子提前积攒一些印象分。

但谁也没有料到,还没等女娃长到可以恋爱的年纪,许安悦就转学去了省城。

许大维深知,优质的教育是他能够送给女儿的最好的礼物。他四处奔波,打听政策,不惜花重金拓展人脉。终于,费尽周折,许大维为女儿争取到了转学去省城某重点小学就读的机会。

妻子珍珍也一同前往。这样既可以照顾女儿,又可以在省城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珍珍才三十出头,她不想年纪轻轻就与这个社会脱节。

仗义的许大维并没有在关键时刻忘记女儿最好的朋友。他已经打点好了一切,为李丽君也争取到了一个转学的名额。他甚至和妻子商量好了,如果丽君也转学到省城,就和安悦住同一个房间,给两闺女买一个上下铺即可。

但李家大人却不同意。

李强夫妇认为女娃不需要读太多书,镇上那些“献殷勤”的家庭条件都不错,丽君以后肯定是不愁嫁的。李老太更是强烈反对,说省城开销大,丽君又不是男娃,女娃本就是赔钱货,不值得再花钱去省城上学了。

无奈,许安悦和李丽君的同窗岁月由此画上了句号。

许大维为女儿精心挑选的是一所因校风良好而闻名的小学。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那所小学不仅校风好,教学设施也比县城小学更为丰富。除了每间教室都配有一台幻灯机外,学校还有独立的电影放映厅,合唱团排练室,管乐队排练室,自然实验室,微机室和铺设了塑胶跑道的运动场。

课外时间,新同学们还与许安悦分享了机器猫漫画,故事会杂志,任天堂游戏机,以及琳琅满目的外国动画片。有三眼神童,兔八哥,大力水手,叔比狗等等。

每一件新事物都在冲击与充盈着年幼的许安悦。

转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许安悦回到了小镇。与她一同回去的还有一盒全新的芭比娃娃,那是她送给李丽君的礼物。

那年寒假,小罗,小王,小赵,小张,小刘们总爱围着两姐妹转。他们喜欢听许安悦讲她在省城里的各种见闻,喜欢看李丽君用小梳子为她的芭比娃娃梳头发编辫子。当芭比娃娃需要更衣时,李丽君还不忘提醒男孩子们注意回避。

自那以后,许安悦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回小镇,她都会为李丽君和男孩子们带回各式各样新奇的见闻或礼物。

比如,有一年暑假,她在书包里悄悄装了三瓶汽水背回小镇。那是一种带果肉的橘子汽水,是省城汽水厂自制的汽水,仅在省城销售。孩子们把汽水倒进小碗里分着喝,橙黄色的汽水犹如橙黄色的太阳,明媚又活泼。很快,三瓶汽水就被孩子们一饮而尽。大家一起打嗝一起大笑。那个下午,因为橘子汽水而熠熠生辉。

又比如,当省城开了第一家肯德基后,许安悦不顾许大维的劝说,愣是把一大袋肯德基拎回了小镇。虽然汉堡,薯条,炸鸡最终都是被放进蒸锅里加热的,但却丝毫不影响洋快餐给孩子们带去了巨大的快乐。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一脸满足的模样,小镇的大人们都对许安悦赞不绝口:

“安悦这孩子真有心。”

“这女娃教得好,懂分享,不自私。”

“女娃就是比男娃贴心呀。”

而在高三那年的春节,大年初四,正好是罗大娘七十岁生日。许安悦用自己平日投稿小说挣到的稿费给奶奶买了一台DVD。她知道奶奶和镇上的不少老人都喜欢看老电影。她还特意拜托音像店老板帮忙买了几部老电影碟片。

DVD安装好之后,许安悦把四邻的老人都邀请到了奶奶家观影,罗大娘既高兴又骄傲。为了让邻居们坐得更舒服,她还把客厅沙发的位置做了调整,从电视机的侧面调整到了电视机的正前方。

老电影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白毛女,五朵金花让罗大娘的小屋门庭若市。

“没想到啊,我居然还能看到这部电影。”

“现在电视上都不放这些老电影咯。”

“安悦这孩子太有心了。”

“罗大娘你可真有福气啊!”

来自四邻的夸赞声不绝于耳。罗大娘一边为邻居们剥着橙子,一边欣慰地点着头。她承认,懂事乖巧的许安悦确实令她放下了“只有男孙好”的执念。

这样的夸赞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达到了顶点。

许安悦收到了省城985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小镇第一次有人考上了985。镇长老王自掏腰包找李强定做了一块写有“金榜题名”四个大字的牌匾送到了许家。为了感谢镇长,也为了祝贺女儿考上心仪的大学。一向低调的许大维特邀县里最有名的流水席师傅设宴三天,款待四邻。

“许安悦这孩子太争气了!!”

“这女娃以后肯定有出息!!”

“谁家娶到安悦真是光耀门楣!!”

“不知道我家那小子有没有这个福气哟!!”

吃着许家的大鱼大肉,夸赞声再次此起彼伏。罗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不久之后,此刻还在拼命夸赞许安悦的某些人会换上另一幅截然相反的嘴脸。

时光飞逝,小镇的两女娃转眼间已大学毕业。李丽君选择回到了小镇。22岁的她楚楚动人,如诗如画。已到适婚年龄的她无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属于小镇的,激烈的征婚大作战。

镇长老王为小王安排好了工作,并承诺,如果丽君嫁进王家,也会为丽君安排一个清闲但绝不清贫的工作。

老罗家马不停蹄地翻新了自家的老屋,并把二楼最大的一间房布置成了新房,说是送给小罗和儿媳妇的。

老赵家见状不妙,不惜花重金为小赵购买了一辆雅阁轿车。并承诺,凡是嫁进赵家的姑娘,无论生儿生女,都会一辈子享福。

同一时间,远在省城的许安悦正忙着在某互联网公司实习。等她再次回到小镇已是第二年的春节。李丽君恋爱了,恋爱对象正是财大气粗的赵家公子。

当得知丽君和小赵是自由恋爱且真心相爱时,许安悦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她承诺,等丽君出嫁时,一定会送上一个大红包。

这个承诺在不久后就得到了兑现。

那年年中,李丽君嫁给了小赵。豪爽的赵家连续办了七天七夜的流水席来庆贺这桩大喜事。许安悦也特意请假,带着大红包回到了小镇。

“安悦,你最好的朋友都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

“安悦,你觉得我们家小王怎么样?”

“安悦,是不是在省城待久了,看不上我们小镇的男娃呀?”

在李丽君的婚宴上,许安悦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四邻的特别的“关心”。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年后,赵家再次喜事临门。

24岁的李丽君为赵家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平静的小镇再次热闹了起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赵家又是豪请七天七夜的流水席。琳琅满目的鸡鸭鱼肉搭配着爽口消暑的冰镇啤酒,让赵家和李家都赚足了“面子”与“口碑”。

“丽君这肚子太争气了,一索得男!!”

“是呀,母凭子贵,下半辈子都不用愁咯!!”

“许安悦还单着吧?”

“嗯,还是一个人。”

“她好朋友都当妈了,她咋还不着急呢?”

“谁知道呀,省城好像都那样,女娃结婚都晚。”

许安悦趁着周末回到小镇,除了恭喜李丽君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办妥,她要给奶奶罗大娘装空调。

那时候,小镇上有空调的家庭还不多,凉爽宜人的冷气让不少四邻借由看电影之名,到罗大娘家里蹭空调。罗大娘好客,只要邻居愿意来,她总是热情招待。空调从早开到晚,从不吝啬。

但,有一天,罗大娘却不高兴了。

“罗大娘,你家安悦咋还没谈对象呢?”

“是呀,你看老李家的丽君,比安悦还小几天,都当妈了。”

“女娃不像男娃,年纪拖大了,就不好找咯。”

“罗大娘,要不,把我家孙子介绍给安悦吧。”

“女娃总归是要嫁人的......”

一阵烦闷涌上心头,罗大娘讨厌这些人一边吹着许安悦买的空调,一边又在嚼着她的舌根。罗大娘猛地站起身来,一手拿起一个遥控器,左手对准空调摁了一下,右手对准电视摁了一下,两台电器瞬间停止了工作。

罗大娘在用自己的方式送客。

多嘴的四邻悻悻然地离开了舒适的空调房。在迈出许家大门后,不甘心的她们又开始嘀嘀咕咕起来:

“我们哪句话说错了,本来就是嘛!”

“是呀,我们还不是关心许安悦,怕她嫁不出去。”

“对嘛,女娃总归是要嫁人生娃的。”

“哎,算了算了,人家不爱听。”

这件事之后,罗大娘的小屋停止播放老电影长达三个多月。

不知情的许安悦依旧还是会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小镇,包里全是她给奶奶、丽君还有四邻们买的礼物。有深海鱼油,老年钙片,进口奶粉和五谷营养粉等等。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那些收到许安悦礼物的四邻们也很知趣,她们闭口不提许安悦的终身大事,反之,又开始如先前那样,对许安悦大加赞赏。

这样的“风平浪静”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

29岁的许安悦和大学同学开始尝试开辟工作之余的副业。她俩合伙在省城开了一间面馆。从找门面,到装修,再到开业,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

同年深秋,29岁的李丽君为赵家诞下了第二个孩子,是一个女娃。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的赵家再次设宴,豪请乡亲们。连续七天七夜的流水席加上不限量供应的中华牌香烟和五粮液,赵李两家再次成为了小镇的焦点。

许安悦开着自己年初全款购买的新车再次回到了小镇。大众高尔夫的后排座椅和后备箱都被她塞得满满当当,全是送给丽君,奶奶还有四邻们的礼物。

“安悦,真是太棒了,一个小姑娘靠自己买了新车。”

“安悦,破费了,又给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安悦,没记错的话,你也快30了吧?还没遇到合适的吗?”

“闺女,可别再拖了,你看看我们家丽君,都儿女双全了。”

“风平浪静”终于再次被打破了,四邻们的“关心”让许安悦一时语塞。

罗大娘赶紧挺身而出,把孙女带回来的椒盐桃酥和乳酪饼递到了众人面前:“快尝尝,这是我们安悦专程从省城给你们带回来的,她每次回来都惦记着你们。”

罗大娘的言外之意,四邻们都听懂了,知趣地转移了话题。可话题只是被转移了,却并没有结束。

一些不太好听的“声音”开始在小镇蔓延开来。

“买车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真孝顺,就该结婚生子。”

“对啊,如此看来,许大维当年就不该把女儿送到省城去上学。”

“再拖下去,罗大娘就抱不动曾孙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哦!”

2018年,短视频异军突起,32岁的许安悦开始了新的尝试。她用两部手机分别注册了两个账号。一个用来推广面馆,一个用来推广小镇的农产品。

2019年,在短视频的加持下,许安悦和好友的第三家面馆顺利开业。副业的成功让她终于有底气辞掉工作,不再为别人打工。同时,小镇的农产品也因为短视频的海量曝光而大卖。各家的应季水果,烟熏腊肉,土鸭蛋,土鸡蛋及生态饲养的鸡鸭鹅兔等家禽都被省城的客人早早预定了。

33岁的许安悦摇身一变,成为了小镇炙手可热的“财神爷”。她再次获得了来自四邻的一片赞誉:

“感谢安悦,没想到啊,我一把年纪了,还能享受互联网的红利。”

“安悦真是太能干了,不愧是在大城市里见过世面的呀。”

“安悦从小就聪明,我早就说过,这女娃长大后必定有出息。”

“看吧,我就说生女儿好。我家那没出息的小子,三十好几了,啥也不是!!”

当然,那些不太好听的“声音”也在持续发酵中,宛如脱缰的野马,变得越发肆无忌惮,横冲直撞起来。

“许安悦都33了吧,老女人咯!看吧,拖到现在没人敢要了。”

“镇上和她同龄的都有孩子了吧?”

“比她小的都有孩子了!!”

“哎哟,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我听说,她在省城给别人当二奶呢。对方大她十几岁,是个老板,有老婆有孩子。”

“呸,真不要脸,难怪没有人要她!!”

“真的吗?那她以后带回来的礼物我可不敢收咯,脏!”

“真的!!我家那小子说在省城看到许安悦挽着一个年纪好大的男人。”

流言蜚语最终还是传到了许家。

第一个胡说八道的人已经无从查证。罗大娘没有责怪孙女,她知道那都是人云亦云的愚蠢谣言。但她依旧非常愤怒。她怒的是,在传播谣言的人里面,不乏好几位常来家里蹭空调,看电影的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收过安悦的礼物,还跟着安悦的短视频卖货赚钱。

气到一整天没怎么说话的罗大娘在晚饭时意味深长地说出了六个字:“还是男娃好呀!”

许大维乐呵呵地对罗大娘说:“妈,我还是觉得女娃好!”

罗大娘一声叹息:“你没懂我的意思......”

许大维和许安悦相视而笑。他们明白罗大娘的意思。罗大娘不是在嫌弃女娃,而是在心疼女娃。

当许安悦离开小镇,返回省城时,许大维目送着白色高尔夫渐行渐远。如三十几年前初见女儿时一样,他只希望女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平安喜悦足矣。

大半年后,谣言的传播者之一李老太正在挨家挨户送着红鸡蛋。李丽君为赵家诞下了第三个孩子。李老太满面春光地敲开了罗大娘家的大门:

“哎哟,罗大娘,我给您送红鸡蛋来了。丽君又生了,是个大胖小子。”

罗大娘嘴上道着恭喜,脸上洋溢着笑容,双手接过了红鸡蛋,很是喜爱的模样。可当李老太前脚离开,罗大娘后脚就把两枚还烫手的红鸡蛋扔进了垃圾桶,就像扔掉两颗烫手的山芋。眼瞅着垃圾桶里的红鸡蛋,罗大娘不屑地说:

“就知道生,一点都不心疼女娃,虚情假意的人,呸......”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