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爷的头像

三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1/22
分享

关于“书”这个工具

书籍本身应该只是一个利用工具,不应该能够决定你思维的深度,但也的的确确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有历史的考究,沉淀出精华,所以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学习,人都是高级生物,应当有自己的思维与见解,随波逐流的下场定会迷失自我。

当我开始褪去小学时期的稚嫩,步入初中的大门,也意味着叛逆的青春期也悄然而至。小时候,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在此刻会被我们自动屏蔽,甚至有时候这些话会被我们放在放大镜下,一览无余,细细考究,还觉得甚烦,所以那时候的我们经常被喂“心灵鸡汤”,当然不是“毒鸡汤”。

老师喜欢给我们推荐许多书籍,多半是儿童文学或者意林,偶有推荐几本比较有深度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的励志,整本书都散发出着青春正能量,而我年少正当时,说来也怪,我竟喜欢看书,这一点不仅让他人大开眼界,也着实把我自己吓了一跳。

老师推荐的书籍我都会一扫而空,妈妈推门进来时,我会假装自己已经睡觉,然后小心翼翼的打开门,蹑手蹑脚的去爸妈门口听一听,等听到齁声响起,我就又原路返回,把灯打开,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有时候一看就是一宿,实在是不舍得合上手上的书,越看越发觉有看完的欲望,不看完不罢休的态度。

那时候看书是什么感觉呢?

“嗯,这本书里面讲的话真有道理,反省自身,好像的确是有这样的,那样的不足,日后定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哇,这些描写的句式也太漂亮了,我要把它摘抄下来,放在我的本子里,我还要把它背下来,成为我的写作储备”

“是啊,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面朝阳光,背后就不会有阴暗”

......

那时候还小,看的书籍多半是来自老师的推荐,所以会觉得老师推荐的书籍定是好书,定是值得一看的书籍,又或者说一定是会引领我们朝正确方向发展的书籍,因而在看书之前,就已经自动给书籍本身披上了一层光辉,那么在看的过程中,便开始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阅历也开始增加,于是看的书也更多了,自然书籍的深度也是开始直击灵魂的拷问。可能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开始对所看的书有了批判性思维,看着看着,就会想“你这个观点,是不是过于片面”,又或者是“你这个依据是哪里,有经过科学的验证吗?”,当然也有可能就是自己书读少了,还不足以看懂一些书籍的奥义,但是不管是看懂还是没看懂,还是书籍本身的问题,我都有我自己的思维,我不再被书籍本身的框架套牢,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刚刚踏入职场时,与我的导师闲聊,既然是闲聊,那就不是正儿八经的讨论学术问题,而是谈谈生活规划,未来理想,且当做是“吃饱了撑的”开始聊人生,谈理想,于是就有了后文的导师给我推荐的书籍《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我与我的恋人在一起已经四年多,所以导师说这本书其实不大适合我,更加适合情场中的小白,用网络流行语说就是“母胎solo”,但我呢又是一个天生对书籍来者不拒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书籍,看看不就知道了,于是导师打开他的柜子,给我拿了这本书。

我一开始还是仔细阅读,并细细回味这些书上所说的方法是否是“灵验”的,因为在给予这本书之前,我与导师聊了爱情观,我觉得爱情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爱与不爱真的就是一个很奇妙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更是无法用数据衡量,可是导师说实际上爱情是可以靠“算”出来的。

看了一大半之后,我开始问我身边那些实实在在是“母胎solo”的人群,有部分人呢,就是不想谈恋爱,觉得谈恋爱麻烦,明明一个人就可以过得特别舒适,何必让另一个人来打破自己原有安逸的生活呢?还有一部分人是等待爱情,觉得看对眼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因为到了该谈恋爱、该结婚的年纪,就去做所谓的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那么必然是不快乐的,且会遗憾终身,所以宁愿等待一生,也不愿就此将就。剩下的一部分呢,就是在极力的摆脱“母胎solo”的身份,渴望爱情,希望有一个人能与自己有灵魂的契合,做自己的依靠,可是就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

于是呢,我就把这本书里面说展示的“狩猎”技巧,给渴望爱情的人说了一说,得到回应也是令我意外,她说她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对于爱情需要你时刻准备着,因为最开始吸引别人的肯定是外在,她说:“你知道吗?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大学四年,哪怕只是出门拿个外卖,也会给自己收拾得当,化上精致的妆容,时刻都以最好的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但是结果呢,我还不是在大学单身了四年。”

再比如对于爱情,你需要找到别人兴趣所在,明白别人对什么感兴趣,有点投其所好,才可以吸引对方注意,展开下一步聊天。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难道不是在掩饰自己吗?所以靠包装获得的爱情,算不算欺骗?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幸福会不会像阳光下的泡沫一样,一触就破?毕竟时间久了,隐藏的再怎么深,也终究会露出蛛丝马迹。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说这本书不值得去看,不然也不至于成为一本畅销书,只不过是就这本书举一个还不算恰当的例子。简单来说,书只是一个工具,帮助你更加了解你认知以外的东西,至于对错,应当有自己的定夺,不能说一本书既然有出版的意义,那么必定是对的这种看法。

关于这本书,我还比较认同它说的等价原则,用导师举的例子就是:

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像站在一个天平两端,你们刚在一起时,天平是平衡的,不管是何原因,不管有无理由,你们就是陷入了爱河,一发不可收拾的在一起了,“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好,“从一而终,至死不渝”也罢,你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会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岁月也会带走一些东西,可能是不复存在的青春美貌,也可能是再怎么努力也重塑不了的身材,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天平可能就开始慢慢失去平衡了,或许是向男方倾斜,也可能是向女方倾斜。

这时候让天平重新平衡的,可能是连接你们二人的孩子,也可能是在一起很多年之后的恋恋不舍,也或许是来自于对双方家庭压力的考量,不管是否还深深的爱着,你们都成了难以割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天平又开始因为这些因素慢慢的趋于平衡,一段婚姻得以延续,一个家庭不会走向破裂。

我觉得一本书可以出版,不代表这本书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但是至少在出版社的那边,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又或者是这书中的内容,恰好是该出版社正需要的,所以它出版了,但这不代表它就一定符合大众的意愿,就一定是“价值不菲”的,所以看书不能够一概而论,也不能“随波逐流”,带着自己的思维去看书,而不是让书成为自己的思维。

书籍可以分为很多种,有词典、字典、教科书、小说等,对于词典类呢,不假思索就知道这是工具书,那么对于其他书籍呢,为何就不是工具了呢?教科书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一个辅助工具,小说可以是激发我们想象力的工具,励志类书籍可以是给我们疗伤的工具,从始至终,书籍本身应当只是我们的使用工具而已,我们可以用它打发时间,也可以用它安慰自我或者他人,也可以利用它获得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可是它终究只是一个工具。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普希金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所以书籍本身就是我们的利用的工具,所以不要被书籍套牢,不要被书籍禁锢我们的思维,我们应该跳出这个圈套,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见解。

带着自己的思维去看书,而不是看完书之后,让这本书的内容成为我们的思维,这其实就是一种后天的克隆方式,读者克隆了作者的思维,那么就不会碰撞出思维的花火,没有思想的碰撞,何来进步与研究探讨的过程,那又如何迎来黎明的曙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