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乌云骤聚,空气闷热得喘不过气来。手机铃声响起,传来好友抽咽的声音:“我……爸……走了……”心如惊雷霹雳,叹惋不已。压抑已久的云雾,终于暴雨如瀑,雨打窗台,激起千层愁绪。
不禁想到自己的父亲,两位父亲走时都很年轻,都是天命之年。临近父亲节,同事们都在谈论着要给父亲买鲜花,买衣服,带父亲旅行,而此时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想念父亲。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事。婆婆去世四年了,每年我们都要去“上坟”四次:清明、中元节、寒衣节、春节,到婆婆墓地前送鲜花、焚香、摆果点、烧纸钱、清扫墓碑,念叨一下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报报平安,说说祝愿。可父亲去时我尚未成人,老家有习俗,未出阁的女子,出嫁后不能去祭拜先人,得等到双亲皆驾鹤西去,尚可。父亲生时我不能尽孝,死后亦不能祭奠,这是何等的悲恸啊!
夜来幽梦忽还乡,在梦里,山河遍野都是父亲:幼时父亲赶着家里的羊群去浍河湾吃草,浓郁的夏天,澄澈的河流,婀娜的柳树林,无边无际的绿野,阳光调皮地欢快跳跃,我也跟着跑着跳着,羊儿们乖顺地快速前进,气势恢宏,如滔滔大军,汹涌向前。父亲却深情地唱着:“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我没钱给你买,扯回来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少年时,秋暮时分,天边余晖渐渐消失,我守在田地边上眺望父亲,他赶着牛连夜犁完整片田地,就算他与我相隔甚远,也依稀传来他“嘚儿……驾……”“喔喔……过过……”的赶牛声;上高中后,他第一次去学校看我,隆冬的一天,他瑟缩着站在校园里,远远地我就认出了他,高大瘦削,藏青色的褪了色的棉衣,提着一个装满棉被的化肥口袋,四处张望着。我惊喜地从三楼跑下去,他把被子交给我,还有一双四姨送母亲的宽口球鞋,又问我钱够不够花,冷不冷?看见他鬓染秋霜,面容暗黄憔悴,嘴唇泛着白皮,裂开了口子,我强着笑,一一说好,上课铃声响了,我走时,他一直站在那里目送我,我回头看他,他就挥手示意我快走,直到我上了三楼教室;其后,还是在梦里,父亲被一道强光收走了,那道光让我睁不开眼睛,我大声呼喊:“爸爸,爸爸!……”没人理我。我开始寻找父亲,城里,乡下,田野,河湾……我一步不停,四处寻觅,但是,处处都站着父亲。
此种情形,在唐韦庄的《与小女》中就有体现。“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诗中写小女的娇憨可爱,让诗人欢喜不已;而小女不解生计,哭闹着要花衣穿,又让做父亲的无可奈何。诗中描写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这些日常生活琐事,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正如东坡先生对孩子的期待与疼爱:“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以,管你是懵懂小儿,还是公卿大夫,在父亲面前都是孩子,见面便曰:“儿寒平?欲食乎?”父亲对女儿的宠溺是无止境的,他会变得很温和慈爱,少了威严冷峻的风骨。
古今以来,也有多少笔下惊艳之人,每每思念父亲,便化作深情的文字。
清代宋凌云梦中渴望见到父亲便写下《忆父》,感动了多少远嫁姑娘的眼泪。“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吴燕相隔,路途迢迢,远嫁他方,父亲啊!咱们音信隔断,不能承欢膝下。思念之情无可排抑,词句承载着满满的思念。无奈与悲戚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
“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这是迟子建《灯祭》中送灯祭奠父亲的情节,寄托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所以,和她们相比,我是多么幸运啊,就在刚才的梦境里,田地边,我睡着了,猛然惊醒,夜幕低垂,大地陷入黑暗中,我站起身来四顾,漆黑的夜色,全然看不见父亲的影子,一下子,我的全身发抖,模糊中依稀看见远处一片黑树影,那是坟冢,黑白无常、长舌鬼、千年狐妖……张牙舞爪地向我脑海袭来,我想哭喊,又怕被惊扰,撸了去。怯懦地颤栗着,偶尔听见寒鸦哀鸣。父亲,你在哪里呀?天可怜见,就在我绝望无助时,远处送来父亲“嘚儿……驾儿……”“喔喔……过过……”的声音,我循着声音迎去,一路都踩在父亲刚刚犁过的新翻的泥土上,眼泪终究忍不住夺眶而出。
凌晨两点醒来,雨已经停了,四下静寂,唯有虫鸣喁喁。原来,自己就是那终其半生都在寻找父亲的可怜之人。
(本文已于2024年6月9日在《同步悦读》公众号发表,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