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一样顶天立地的笔
笔,在往常情况下,它是一种书写工具;在特殊情况下,也就是进入了隐喻系统或象征意义之后,它就不是了,它就或者变成了一种武器,或者变成了一种乐器,或者变成了一种量器,或者变成了一种神器……实在是千变万化,世界上的笔。每一样变化,都是让人称奇道绝的。
作为一种武器而存在的时候,它就遇疯狗则打疯狗,遇蠢猪则杀蠢猪,遇恶鬼则斩恶鬼,遇邪魔则除邪魔……毫不留情,毫不含糊。我们这一生,是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苍茫、混沌和迷雾的,而形形色色的鬼崇和邪恶,往往的,就隐藏在苍茫、混沌和迷雾当中。没有危险还好,一有危险,我们的手中的笔,便会马上就挺身而出,极力捍卫。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才会充分地认识到笔的果敢,以及大无畏精神。一路走来,大丈夫一样顶天立地的笔,为我们清除了多少障碍啊。是的,是它,让我们的生命顿然有了一种强有力的保障的。因此,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就曾经这样说过:“笔,比剑更有威力。”也就是说,只要是拥有了一支笔,并且让笔管或笔芯里灌满了热血和思想,那么,一个人也便拥有了思想的核武器或精神的原子弹了。即使是一支普通的铅笔,它也是包含着一种叫做“石墨烯”的地球上强度最高的物质的。据说,石墨烯中的二维碳原子晶体,比钻石还要坚硬,其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一百倍。就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笔,只要是不折不弯、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笔,其骨气,其锋锐,就都是不可替代的。其所向披靡的风度,就无与伦比。
作为一种乐器而存在的时候,它就不断地而且是十分慷慨地为我们贡献着它的肺腑里的旋律,能贡献多少就贡献多少,不讲任何的代价。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它,横过来就是横笛,竖起来就是竖笛;再一变幻,稍一变幻,它就马上变成了我们的手中的指挥棒了——时间的乐队也好,生命的乐团也好,只要是有了它的指挥,所有的演出,也便马上就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是的,是它,让我们的岁月顿然有了一种迷人的声响,让我们的生活顿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旋律美的。
作为一种量器而存在的时候,它可以用来检验世界上的一切——合格的,它就会开诚布公地说它是合理的;不合格的,它就会襟怀坦白地说它是不合理的……因此,因为它的存在,人世间的被一只又一只不怀好意的脏手弄乱了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判断也便得到了及时的厘清和匡正。否则的话,乱序,也就仍然是乱序,甚至,变本加厉,一片狼籍。
作为一种神器而存在的时候,它就或者是一根魔杖,或者是一根神杖,或者是一根禅杖……既能呼风唤雨,也能点石成金,更能指水为油。拄着它去壮行天下,它,也便成了我们的生命的一种坚硬的支撑,或可靠的引领。靠着它,去撬动地球、转动乾坤、移动群山、推动世界、舞动生命,也便不再是一种空幻了。
当然了,有时候,它也是可以作为一种奇异的按摩器而存在的。那么多的疲惫的心灵,失去了信心的生命,经过了它的一次又一次按摩之后,也便顿然精神焕发、信心倍增了。
是的,如果你会念孙悟空那样的魔咒的话,它还可以突然就变成一根无所不能的如意金箍棒,或用来镇天河,或用来镇沧海,或用来治洪水,或用来战天,或用来救世……这时候,你就可以尽显你的英雄本色和英雄风范了。
是的,最终,让自己的生命本身成为一支生花妙笔,或如椽大笔,从而让自己的生命篇章多一些神来之笔和点睛之笔……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就是一个大丈夫一样气概不凡、顶天立地、笔扫千军的人了。
扛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金帚,说一声“我来了”,所有的枯枝败叶,一切的污泥浊水,自会避让三分。这时候,展现在自己的眼前的,自是一条无限延伸的阳关大道,自己的生命本身也便成了这条阳关大道上的独特的胜景了。
像骆驼那样稳健
我曾不止一次地这样说过,而且是非常认真地这样说:要像骆驼那样稳健……还说:像骆驼那样,在时间的大漠里,一步一个深陷地往前移进,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大地上盖戳儿或盖钢印,留下既清晰又醒目的印痕……星转斗移,渐行渐远,就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壮美的图案。之所以一定要这样说,并且是反反复复地这样说,完完全全是因为,稳健,才不至于脚下打滑,而且,往往的,滑着滑着,就滑向了平庸,甚至滑向了不可预想的万丈深渊。
稳健,顾名思义,就是稳当而有力,稳实而矫健,不大意,不草率,不马虎,不玩忽,不疏忽,不冒失,不莽撞。不仅心中有数,也脚下生风。这“脚下生风”的涵义,在这里,我自然是赋予了它“脚下有风度”这样的一种别样的涵义的。脚下有风度,才会灵魂有风度,很显然,这是不容置疑的。
说起稳健,我的思绪也便开始了发散……于是,我也便再次想起了让稳健贯穿了整整82个春秋的托尔斯泰。据说,托尔斯泰5岁的时候,他的大哥尼古拉曾经非常神秘地这样告诉过他:茫茫宇宙中,大千世界上,确确实实,是有秘诀的,而这个秘诀,对于你来说,就刻在一根神秘的绿棒上,并且,就埋在扎卡斯峡谷旁边的那片长满了白桦和山毛榉的森林中。若是你找到了那根绿棒,你自然也就找到了刻在绿棒上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秘诀……托尔斯泰觉得很奇异,心弦,瞬间,就被拨动了,并且,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之内,胸腔里总是都有一个隐形的手风琴在拉动……那些缤纷而又奇妙的旋律,既让托尔斯泰久久地沉浸,也让托尔斯泰深深地陶醉。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伴随着越来越强烈的神往以及越来越执著的寻找,托尔斯泰的生命突然就变得越来越稳健的。也正是绿棒的持久的法力和引力,源源不断地激发出了托尔斯泰的骨头里的杰出的力量的。后来,历尽艰辛,那根神秘的绿棒,托尔斯泰自然是找到了,并且,把它深深地埋在了自己的生命的沃壤和文学的沃壤里;并且,在绿棒的一次又一次的暗示和点拨之下,创作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等稳健的著作,并因此成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绿棒的所在,很显然,是一个精神的地址。稳健地去寻找绿棒的所在,很显然,是一个精神上的重点。人活着的过程,说穿了,便是一次又一次地去突出精神上的重点的一个过程。设想,若是托尔斯泰在寻找绿棒的过程当中总是摇摇晃晃的话,就连问也不要问了,他的世界就肯定是摇摇晃晃的世界了,他的生命中的所有的光芒早就被甩得一干二净了。
托尔斯泰的稳健,不仅体现在他的寻找绿棒等等颇具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的精神运动上,也体现在了他的骑马、狩猎、游泳、滑冰、划船等等身体运动上。据说,就有这么一次:一名仰慕他的法国青年专程去俄国拜访托尔斯泰,仁爱的托尔斯泰自然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在与他一起漫步漫谈的过程当中,恰巧路旁有一副单杠,见此,那名法国青年便跑了过去,一跃而起,抓住单杠,连续做了好几个引体向上的动作,并且不无骄傲地这样说:“伯爵,这个,大概,您就是外行了吧?”托尔斯泰听了,并不生气,只是浅浅一笑。那名法国青年担心托尔斯泰为此而感到尴尬,便连忙为他开脱:“文人呢,不爱运动,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听到这里,托尔斯泰只是瞥了那名青年一眼,便默默地走到了那副单杠下面——只见他,只是轻轻一跃,便握紧了单杠,并且双腿挺直,朝前一冲,然后又往后一摆,连续做了好几个漂亮的“大回环”;紧接着,又轻松自如地做了好几个换握、转体、腾身回环等难度很大的动作……整个过程中,表现得就像猿猴那般灵活,就像飞燕那般轻盈。那名法国青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顿时语塞。
即使脚不沾地,托尔斯泰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内在的稳健。那名法国青年,又哪里知道呢。
非常多的人的人生,都是随俗浮沉的人生,然而,深一脚浅一脚、摇摇晃晃甚至盲人瞎马地往前走,无论怎么说,也是不值得提倡的。也只有像骆驼那样稳健地向前走,才会带光行走,并壮行天下。这,很显然,是一个至理。不理会这个至理的人,肯定的,就是不理会自己的远方的人。无论怎么说,纵有万般理由,一个人,也是应该拥有自己的远方的。
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也只有生命的间架结构越来越稳固了之后,生命才会愈加稳健。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策略,不断地锤打自己的生命,从而不断地稳固自己的生命的间架结构,也便成了另外一个精神上的重点,或者说是要点。
很多人都知道,托尔斯泰的晚年,曾留下了这样一个遗嘱:让他的后人把他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庄园深处……而那个庄园深处,恰是托尔斯泰生前一直都在寻找绿棒的所在。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早年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早年的给生命的定位,便是一个人的永远的心灵的栖息地。
像骆驼那样稳健,换一个说法,便是像托尔斯泰那样稳健,因为,托尔斯泰也是一只骆驼,是文学世界里的坚忍不拔的骆驼。
高尔基曾说:“不认识托尔斯泰的人,就不可能会认识俄罗斯。”然而,不懂得稳健的人,是永永远远也是不可能像托尔斯泰那样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化的将士和精神的伯爵的。一言以蔽之:脚步越是稳健,生命就越是平安,岁月就越是烂漫。
“无底船”是一定要坐的
人,活着的过程,说穿了,便是象征意义或隐喻意义上的“取经”的过程。而要取到真经,除了栉风沐雨、除妖降魔等等之外,无底船,也是一定要坐的。只因,也只有坐上了无底船,才会脱胎换骨。
“无底船”一说,出自南宋,是南宋襄阳守将张贵的独创,是作为战船来使用的。无底船的主要特征便是,船的下面没有底,而两舷上有站板。据说,襄阳之战中,张贵便是凭借百余艘这样的无底船,最终打败了敌人的。因为无底船上的军士立于两舷,诱敌登船时,敌人便纷纷溺死在了水中……
后来,“无底船”这个独特的说法,便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加以改造,成了一种接引的象征了。
唐僧师徒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凌云渡。此时,灵山在望,只是有一条几里路宽的大河横亘眼前,挡住了去路。四望茫茫,只有一个光秃秃并且是滑溜溜的独木桥。要想从独木桥上走过去,怕是只有悟空一个人才能做到了。正当大家都在嗟悼之际,一只无底船突然远远驶来,掌舵的正是接引佛。唐僧诧异,不敢移近半步:“你这无底的破船儿,如何渡人?”接引佛道:“我这船——鸿蒙初判有声名,幸我撑来不变更。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悟空也说:“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于是,悟空一推,唐僧便上了船。刚刚上船,唐僧的尸首便顺江而去,因此而完成了从凡体到佛体的转化。随后,接引佛便对唐僧说,你已经脱胎换骨了!
于是,歌声便适时地响了起来:“莫看滔滔碧波,有船就能渡河。莫看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世界上的无底船,又何止张贵的无底船和接引佛的无底船呢?细细想想,难道,一本又一本的好书,不也是一只又一只的无底船吗?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拒绝坐在那只叫做“西游记”的无底船上,我们怎么可能会有关于“无底船”的更多的领悟呢?
“没有底,能装的东西就多了。”这,确确实实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船,没有底,可以普渡众生;书,没有底,可以引渡心灵。总之,没有底,想装进多少,就能装进多少,比如,我们的热血,我们的遐想……
有人喜欢走捷径,可是,世界上真的有“捷径”这样的东西吗?有的话,会腾云驾雾、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早就背着唐僧去取经因此而省下了十四年的千难万险了。就算是有捷径吧,那么,人世间的唯一的捷径,也是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也是必须要坐上无底船的。否则的话,肉体凡胎就是永远也抵达不了佛境的。
要想脱去凡胎化为佛身,要想在拥有了自己的法身和灵体之后进而修成正果,俗物、俗事、俗套等等,是一定要抛弃的。
不妨来简单地回忆一下:通天河面前,唐僧说道:“你三个计较,着那个驮我过去罢。”行者道:“八戒驮得。”八戒道:“不好驮。若是驮着腾云,三尺也不能离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负水,转连我坠下水去了。”在这里,八戒已经是说得非常地明白了:不是不想背着唐僧过河,而是根本就背不动。大凡腾云之人,必须是脱了凡胎才行,才能浮在云上。否则的话,就不仅不会浮在云端,还会拖累了自己。悟空呢,则是更加明白,因此也便说得透彻:“自古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就可见,俗世业力的牵连与羁绊,是何等地要人的命了。说到了这里,也许你就应该明白了:无底船的“无底”,说穿了,便是无俗。至少,是包含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在里边的。摆脱了世俗之后,生命才会轻盈而且轻灵啊。
随俗浮沉的人,即使是硬生生地被推上了无底船,也是极有可能会在惊慌失措中被溺死的。
是的,有时候,即使是你不想坐上无底船,也是必须要像孙悟空那样没有商量地把你推上无底船的。你看:“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师父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孙悟空的动作,可以说是相当鲁莽。可是,若是没有这个看似鲁莽实却果断的动作,唐僧也就只好在凌云渡这边永远地呆着了,取经的事儿也便功亏一篑、化为泡影了。
有推的,有扯的,你才会完成你的蝉蜕蝶化、圆转入神的过程,才会最终喝到佛祖赐给的佛子茶。因此,人这一生,无论如何也是要感谢那些在关键时刻推了我们一把、扯了我们一把的人的。他们的动作,也许,我们很不喜欢,可是,毕竟,他们是为了我们最终能够坐上无底船的。
毫无疑问,无底船,是世界上的最最可信的船,是我们的最最可靠的凭借。只要,你登上了它,你的“旧我”自然也便脱去了,你的“新我”自然也便诞生了。这时候,佛子茶的独特的芬芳也便开始在你的世界里大面积地弥漫了。这时候,你也便有了佛姿佛容、佛步佛行了。
书,捧在手上,来接引我们的无底船就已经是准备好了。好,上去吧。上去了,彼岸也便频频地在向我们招手了。接连不断的时间之河上的涛声,便是最最动人的歌声了。
反正就是不能让松动显灵
花几分钟的时间,让你来描绘一下你的未来,是一点儿也不难的。难的是,如何地按照你早就已经绘制好了的那张暂且还处于虚拟状态的图纸,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进行最为精美的施工。这个施工的过程,才是最最重要的。而且,是必须要严谨,丝毫也松动不得的。
不信,你松动一下看看?你的生命松动了,你的行为就会也跟着松动,进而出现越来越多的松动现象。这时候,你的人生的工程和生命的大厦自然就会深受影响,就也会随之彻底地松动。也就很有可能,在眨眼之间,就稀里哗啦,彻底倾覆。我是见过的,估计你也见过。因此就说啊,这既是一个醒目的事实,也是一出常见的悲剧。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远离各种各样的悲剧,才是正道。
说着说着,我就想起了非常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1485年,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之间的博斯沃思战役正式打响。这场战役,将最终决定谁来统治整个英国。因此,当兰开斯特王朝的军队迎面袭来的那个早上,约克王朝的国王理查三世便匆匆地跨上了自己平时最最喜欢的那匹战马。可是,这时候,他才突然发现,那匹战马的马蹄铁有些松动了,必须重新钉一下才行。于是,他就十万火急地来到了一名铁匠的面前:“快!快啊!越快越好!给我的战马重新钉一下马蹄铁!”“哦,那你,得等等才行”,铁匠有些为难地答道,“前几天,我刚给国王的全军的马都钉了马蹄铁,铁片,差不多都用完了。现在,我得去找些铁片来才行。”“可是,时间不够了啊!有多少你就用多少好了!”理查三世显得十分焦急。听到了这里,铁匠二话没说,便开始埋头苦干。终于,用一根粗长的铁条弄好了四个马蹄铁。然后,就开始钉钉子。当钉完了三个马蹄铁之后,铁匠才终于发现,已经只剩下了两颗钉子了。“哦,你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吧,我必须再砸出至少一颗钉子才行。”铁匠满怀歉意地说。理查三世心里在想,少一颗钉子,又有什么要紧的?于是,就说:“算了,已经来不及了!有两颗就钉两颗好了!”结果,铁匠就只给第四个马蹄铁钉了两颗钉子。这时候,军号声已经越来越急促,似乎是在催他快走似的,因此,还没等完全钉牢,理查三世就已经急急火火地打马而去了……“冲啊!冲啊!冲啊!”理查三世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勇猛进击,转眼就杀入了敌阵。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的精神,理查三世自然是有的。可是,东奔西突,东拼西杀,那个没有完全钉牢的马蹄铁,终于,还是坚持不住了,越来越松动了……最终,就彻底地脱落了。结果呢,眨眼之间,战马就摔倒在地,受了重伤。理查三世自然是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同样受了重伤。突然失去了指挥,理查三世的部队自然是乱作一团……不一会儿,兰开斯特王朝的士兵便俘虏了理查三世。战斗,就此结束了。
教训,确确实实,是痛入骨髓的。而造成了这次痛入骨髓的教训的直接原因,便是因为马蹄铁松动了;马蹄铁松动的根本原因,便是因为少了一颗马蹄钉。因此,从那以后,世人也便牢牢地记住了这样一个警句:失了一颗马蹄钉,便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便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便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便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便亡了一个帝国!
莎士比亚的那句名言,自然是同样醍醐灌顶:“马,马,一马失社稷!”
若是把理查三世的故事比作一个盒子,稍稍翻检一下,我们自然也便不难翻出这样的一些哲学:松动,是松动不得的,无论是骨头,还是意志……时常地检修一下自己的生命系统,看看哪些内在的钉子没有钉牢,看看哪些隐形的螺丝没有拧好,各种各样的隐患,才会减少到最少,或最低。还有,就是,所有的大错,都是由最初的小错铸成的。因此就说,一差二错也好,三差五错也好,都是千差万错的祸因。至于“细节决定成败”,那样的意思已经被人说烂了,我就不再去凑那样的热闹了。
说到底,我们这一生,就像是在征战,既要征服形形色色的恶鬼,也要击败各种各样的邪魔……我们骑在时间的马背上,骑术再好,若是不注重那些看似很不起眼的隐喻意义上的马蹄钉,最终,我们也是会输给命运,因此而抱恨终天。
松动必输,换个说法,就是懈怠必败。纵有千万个说法,其实,也是只有一个意思:要想不输,不败,那么,唯一的前提便是,时常地检修,时常地加固,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江山固若金汤。
人生,说穿了,还不就是“一个人的战争”么。这“一个人的战争”,无非就是“输赢”二字。输,是无论如何也输不起的。因此,我便作歌曰:
不疏忽,不草率,
细细密密做安排;
不松动,不懈怠,
扎扎实实做彩排。
去红海的途中
风,在悠悠地吹着,就像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即兴幻想曲》在悠悠地播放着一样。我的思绪,突然就被撩起来了,纷纷扬扬的,就像漫天的飞絮一样。
我的思绪,再次和五年前的那个夏天牢牢地焊接在了一起。
那年的夏天,有十几天的时间,我是在埃及的国土上度过的。那次,我们坐着强劲的越野车,出发了。从阿斯旺去红海的途中,是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几乎没有什么人烟。车行半天,我们终于抵达了一个有水井的地方。有水井,才会有饭,我们自然是准备在那里吃饭的。吃饭之前,我们去看了一下那眼水井:四周,用一些不规则的石头围着。有缺口的地方,就算是入口了。水井,在一个很深的凹处,要走很多的简陋的石阶,才能看到那眼水井。水井,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看的,一眼水井而已。从那个很深的凹处慢慢地登上来,在一个有石门的地方,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个女孩。
女孩浅浅地笑着,一直都在注视着我们。看她的装扮,也是非常地质朴的那种。当然了,质朴,而且有特点,带着明显的埃及土著的特点。一问,才知道,她是专门在那里守井的。周围的大约二十公里之内的人家,要用水,就必须要赶着骆驼去那个很深的凹处汲水。她的每天的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那里默默地守井。井,在当地的人们看来,是神圣的,因为它是生命之源。
她叫什么名字,我已经是记不起来了,因为我不懂阿拉伯语。只记得,她已经十岁了,因为周围根本就没有学校,她自然也便没有地方去读书。吃饭的时候,才得知,她是店主的女儿。店主告诉我们,生活在沙漠里,没有办法,愧对孩子了。店主还告诉我们,等她再大些,就教她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就嫁人了。她在一边听着,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是平静的。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她是那么地美丽,她的美丽和四周的荒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她,对我们,是充满了好奇的,因此,也就自始至终都站在一边在静静地看着我们。她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就像井里的水,一漾一漾的一样,很清,很净,清澈、明净得能够照得见非常多的美好的东西。通过翻译,我们的交谈,她毕竟也是能够听懂一些的。看得出,她的眼睛里,突然就多了一种东西:憧憬,或者说是神往。突然,她的心,就有点儿关不住了。
她,生活在沙漠里,她的心,却并不是一片沙漠。
她的父母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但他们喜欢有文化的人,因此,慢慢地熟了之后,他的父亲就通过翻译这样对我说:“如果你有条件,并且也觉得可以的话,把她带到中国去,让她学到更多的文化,他是会十分地乐意的。”听了他的话,我很感动,毕竟,他交给我的是一份信任,而且不是一般的信任,于是,就对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出入境太麻烦,让人怀疑是贩卖人口,我是一定会把她带到中国去,让她接受非常好的教育的。”
虽然,他们一家生活在沙漠里,但他们的渴望,却并不想被沙漠埋葬……由此,我再次确信。
跟他们一家告别了之后,我们的狂野的越野车便继续朝着红海的方向行驶。当然,我的思想,也在继续行驶:也许,他们一家,还没有见过红海吧?但,他们的心中,肯定是有一片红海的。要不,他们是不会费了非常多的精力,为四方的人们打了那样一眼深邃的眼睛一样的水井的。
特别是那个女孩的充盈流转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两眼有着独特的滋润甚至滋养作用的水井呢?想着,想着,肖邦的《即兴幻想曲》,也便轰然响起了。
歌曰:漫漫途中,吹来清风。清风如水,水中见云影;清风如梦,梦中闻驼铃……唔,唔……
那些加州的海豹
我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看那些像是滚沸的水一样在不断地翻滚着的波涛中的加州的海豹。那些血气方刚、热血沸腾的海豹,正以大海为舞台,以涛声为舞曲,以波涛为舞伴,在尽情地舞,舞啊……那样的舞姿,自然是只有勇者才会有的奔放的舞姿。
波涛在翻涌,浪花在飞溅,大海在狂欢……
那些恣意的海豹,一个在腾跃,另一个也在腾跃,并且是互不相让,并且是不断地在刷新着各自的腾跃的纪录。那些汹涌、疯狂、肆虐的波涛,似是根本就不在话下,根本就不值一提似的。腾跃着,腾跃着,也就腾跃出一个动人的场面来了。好,让我们离那个动人的场面近一些,再近一些,去看个仔细好了——
嗖地一下,或哗地一下,就腾跃了起来了!不仅腾跃了起来,还在飞哪……似乎,它们都有各自的隐形的而且是坚硬的翅膀似的。虽然飞得并没有多远,但,毕竟,它们,是尽力了。尽心尽力,它们,确确实实是做到了。否则的话,我们是看不到它们的那些闪电一样的身影的。说它们是一些海上的闪电,该不会有人站出来盲目地置疑吧?啊,瞬间,我们就被那些海上的闪电给照亮了!
大的海豹,简直就像海豹王国里的大英雄。无论海浪是怎么地狰狞,它都是一点儿也不惧怕的。不仅不惧怕,还自始至终都在陪着海浪尽情地嬉戏……而那个看上去是那么地小的,也不敢示弱啊,你看,是吧?它们,跳起来,再落下去,即刻就被海浪给彻底地掩埋了……暂时,我们是看不见它们了,可是,我们却依然能看见它们的精神,随着海浪,一直都在剧烈地涌动着……
一个一个,都是那么地生机勃勃,都是那么地热情洋溢,甚至激情澎湃,更甚至豪情万丈;一个一个,都是想怎么去展示自己的风姿就怎么去展示自己的风姿,而且,是那么地仪态万方,风情万种……看着看着,我便不禁想起了“大丈夫”这三个字。大丈夫的气概,很显然,它们都是有的。
那些加州的海豹,是多么地像我,一直以来,都在果敢而振,迅猛冲浪,并且,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死不回头,不计代价。浪,很高;热情,更高。做人,当如此。
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能跳多远,就跳多远……因此而把自己的骨头里的杰出的力量全部使出来,因此而活得气壮山河。做人,当如此。
有德行的兔子
是一个工地,还是什么的呀?反正,是一个有铁皮像是铁墙一样地在死死地围着,看上去有点儿乱七八糟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是的,这才是我要说的重要的事儿:也不知那只猫是怎么被围在了铁墙里边的,只听——“喵”、“喵”、“喵”……一声声地在呼救。明显地,那些呼救声,都有点儿不漂亮了,也就是说,有点儿沙哑了。甚至,那只猫,在呼救的同时,还用它的爪子一个劲儿地在拍打着铁墙。咣,咣,咣……虽然并不响亮,但听上去,毕竟也是真真切切的咣咣咣的声音。
三三两两的从那里走过的人——一看,便是一些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戴着安全帽呢——很显然,是听到了的,可是,并没有驻足。也许,他们工作了一天,实在是太累太累,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吧。倒是一只不知是从哪里跑来的兔子,不仅驻足了,而且忙不迭地就开始了救援:在铁皮一个劲儿地发出闷响并且不停地在晃荡的地方,准确地说,是在铁皮的下面,开始掏洞……只见,兔子的爪子飞快地刨着,刨着,刨着……刨出来的土堆起来了,兔子便暂时腾出工夫来,用力地把土拱到一边,就像把一些困难拱到一边一样。
就那样,那只兔子,一直一直,都在铁皮的下面使劲地、坚持不懈地刨着……
终于,刨得有点儿眉目了,可是,肯定是猫的身材有点儿不苗条了,因此,就总也爬不出来。猫,显然是聪明的,喵了一声,似是在向有德行的兔子致敬,并且表示感谢。继之,便退了回去。兔子,也便只好继续刨……这回,刨得更加地用力了,只见,刨出来的土,漫天飞扬……似乎,兔子,是置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兔子,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好战士,你看它,它那奋不顾身的样子啊!
那边的猫,知道确确实实是有一只兔子在救它,也便放心了,不再继续发出凄惨的叫声了。而这边的兔子呢,自然是孜孜不倦,不,是比孜孜不倦还要孜孜不倦。看它的样子,似乎,是豁上了——你看,它那不惜命的样子啊!如果是人,不计后果地那样刨的话,手,肯定的,早就出血了。看着看着,我估计,肯定的,你就会像我一样更加地感动起来!
兔子所掏的洞,越来越大了。很显然,那是一个“希望之洞”。若是没有那个越来越大了的希望之洞,困在里边的猫,也就极有可能,会饿死在里面。饿死了,甚至腐烂了,也未必会有人知道里面的最最真实的情况。
看来,兔子,确确实实是已经很累了。你看它,都流汗了啊。可是,它却全然不顾。它一心想着:那边,有一个生命——是生命啊——在迫切地等着,渴望着,期待着!
忘记了兔子刨了究竟有多长时间了,终于……
是的,那只可怜的猫,终于算是从铁皮底下慢慢地钻出来了!
终于得救了的猫,长长地、长长地喵了一声,那长长的一声里,很显然,是渗透了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恩的。兔子呢,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一转眼,便跑开了。
李白的《侠客行》,适时地响起来了,一遍一遍地,在被风吟诵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