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的名嘴
这是一个普遍的说法:“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这个普遍的说法的含义究竟有多少,就暂且不去探究了。南方的灵渠和北方的长城一样,确实是为秦始皇撑了脸面,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否则的话……这“否则的话”,下面,我会慢慢地说。如果说,灵渠是一张巨大的脸的话,那么,灵渠上的渼潭,即分水塘,无疑便是灵渠上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了。
渼潭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铧嘴”——这个名字很形象,因此,人们也就普遍地认可了它,并记住了它——那张叫做“铧嘴”的名嘴,也确实是做到了言而有信,一言为定。因此,它一开口,马上就说服了海洋河,并迅速地把海洋河一分为二了。一者,由南渠合于漓;一者,由北渠归于湘。名嘴一开口,形势,果然就大不一样了。那可不仅是岭南的形势,也是国家的形势啊。一涉及到国家的形势,就……是的,就是很大很大的形势了。
“导江自海阳,至县乃弥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人谋敓天造,史禄所经始。无谓秦无人,虎鼠用否耳。紫藤缠老苍,白石溜清泚。是闻可作社,牲酒百世祀。修废者谁欤?配以临川李。”我是吟着这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的《铧嘴》,来到了名嘴的故乡的。从兴安出发,走了没多远,我便见到了这次我最想见到的不朽的隐喻:灵渠。
灵渠的主体工程,是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相互关联,密切合作,彼此照应,也便推动了灵渠,从而使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一起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并且有了“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历史的烟云,总也挥之不去。穿过历史的烟云,我看到了许多,包括那个叫做秦始皇的帝王,也包括无数的既流汗也流血的劳动人民。更多的,自然还是隐含在其中的含义,太多太多的含义。
旌旄翻飞,我的思绪也在翻飞……翻飞……
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天下为三十六郡”之后,也便更加野心勃勃。于是,为了进一步一统天下,便瞄准了肥沃的岭南,并于秦始皇26年即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即命屠睢率50万精锐部队,兵分5路,开始向百越之地推进。按照军令,每军都须占领五岭间的一个主要隘道,而占领湘桂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这个军,并不像其他的秦军那样势如破竹,而是遭到了百越民族西瓯部落的顽硬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只好“兵勒湘南,握其咽喉,临溶、漓二水间”。三年期间,“秦瓯之战”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原因,自然是有很多,比如秦军不适应山地作战,不服南方的水土,低估了当地部族的作战能力等等。但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岭南地区山路崎岖,运输线太长,粮食接济不上。于是,如何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也便成了这场战争的胜败的一个关键。见“秦瓯之战”僵持不下,秦始皇便通过将领们对兴安地形的详尽了解,果断地做出了“使监禄凿渠运粮”的决定。于是,公元前219年,监御史禄便掌管了军需供应,督率士兵和被征发的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开始修建人工运河。灵渠,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下于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应运而生的。灵渠凿成之后,从湘江运来的粮饷也便可以通过灵渠进入漓江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了。之后,秦始皇强征中原地区的壮力为兵卒,竭举国之强兵,前往与西瓯部落交战,西瓯部落寡不敌众,终于败北。就此,“秦瓯之战”宣告结束。结束之后,秦始皇在岭南设置了南越三郡,即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从此派兵戍守。凡此种种,都是《淮南子•人间训》、《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等等史料悄悄地告诉我的。修灵渠一共死了多少人,任何一部典籍,都没有告诉我。虽然,我很想知道,很想知道那辉煌的背后究竟有着多少血与泪。
自此,铧嘴也便开始了默默地诉说。有耳朵也有听觉的人,我相信,是会听懂一些的。
凿“灵渠”,为什么是在兴安,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包括我在内。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其东南的五岭之一都庞岭,如英雄般耸峙;其南部的海阳山,如龙一般蜿蜒;其西北的越城岭,如狮子般雄踞……因此,兴安的地形自然也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东南部,南高北低;西北部,北高南低;腰部,便形成了一个海拔仅有200米左右的低地,即有名的“湘桂走廊”。这个“湘桂走廊”,历来都是湘地进入桂地的交通要道。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个明显的特点,自然也便形成了水系上的显著的特征:发源于海阳山的湖南的大川湘江,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再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最后注入洞庭湖;而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的漓江,则一路南流,至溶江,经灵川和桂林,在梧州汇入西江,至广东,最后注入南海。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恰恰相反,因此才有了这样一句非常形象的谚语:“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湘江和漓江,在兴安县境内东西相距只不过25公里,开凿一条运河,把它们连接起来,自然便是非常有优势的了。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任务十分艰巨。但——漓江有条名叫“灵河”的支流,灵河有条名叫“始安水”的小溪,而始安水正好发源于兴安县城附近的富贵岭,始安水与湘江的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其中只是隔着一列宽300余公尺,高30余公尺的越城峤。越城峤,又叫“始安峤”,或“临源岭”,它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只要把越城峤上的太史庙山挖穿,在湘江上拦河筑坝,提高水位,就可以把湘水引入始安水最后汇入漓江了。当时的设计师,正是这么做的。就可见,当时的设计师是多么地智慧。
更智慧的,或者说不亚于设计灵渠的智慧的,自然还有——
建在湘江的拦江滚水坝上的大小天平,因为呈人字形,因此又叫“人字天平”。“人字天平”的设计,自然也是智慧的结晶:大天平是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380米;小天平是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124米。之所以以人字型分水坝呈现,自然是为了减缓水流的冲击力。它们既可以引水分流,提高水位以利通航,又可以排洪防涝,以保当地的太平。因为涨水时,水便可以及时地越过坝上,流入湘江故道,这样,就既保证了南北渠的足够的水量,又不致于洪水漫堤,淹没庄稼。“天平”之美誉,也便是当之无愧的了。再则,“人字天平”建有内外堤,内堤用条石铺成,外堤用每块约四米见方、重几吨的巨石排成鱼鳞状,石块与石块之间凿有一个凹口,中间灌浇了铁汁,冷却后便变成了拴子,将一块块巨石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些巨石就像鱼鳞般紧紧地挤在一起,每当水流带着碎石、泥沙越过前面的巨石,顺坡而下时,只要是一碰到这层层鱼鳞石,就会冲进石缝中,因而泥沙也便填得越来越多,鱼鳞石也便挤得越来越紧,水坝也便越冲越坚实。古代没有测量仪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没有运输汽车,没有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施工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现代人能不能吃得了那样的苦,我就不知道了。
这里的陡门,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被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们称作“船闸之祖”,或“船闸之父”。据说,这里的负责调节水位的陡门,宋、明两代最多,多达36座。北渠上有5座,南渠上有31座。陡门的发明和使用,比西方要早1600多年。“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这些话,自然是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专门记载灵渠的陡门的;“渠绕兴安县,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陡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陡。舟入一陡,则复闸陡,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这些话,自然是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专门描绘灵渠的陡门的。
从铧嘴的时而急时而缓的诉说中,我们知道了“李渤”这个名字。
李渤,哦,李渤是唐宝历年间的桂管观察使。唐宝历元年,即825年,灵渠崩坏,舟不能通。于是,李渤便下令整修,疏通。犁铧形的拦河坝,即大小天平,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成的。建成之后,海洋河便一分为二,分别流进了南北渠道,各流各的,毫不含糊。为了确保其顺利流通,便又在南北渠道上设置了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筑物陡门。秦监御史禄凿渠时灵渠的工程设施,我们只能从通航的可能性来判断拦河坝的存在,可是,经过了李渤的改建之后,关于拦河坝和陡门的记载便清清楚楚地摆在那儿了。
从铧嘴的沉着的诉说中,我们还知道了另外一些事儿。
唐咸通九年,也即868年,渠道湮圯严重,舟楫往来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鱼孟威便从黔南移镇桂州,任刺史。任刺史期间,鱼孟威亲自主持修浚,并一改前人用“束条”、“散材”的作法,“其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其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增至十八重”。历时一年多,竣工后“防阨既定,渠遂汹涌,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陡门增至十八重,很显然,是为了方便通巨舟。后来,鱼孟威撰写了《重修灵渠记》,其中记载,这次修浚灵渠,用工5.3万,用钱530余万缗……后人感念其功,便将鱼孟威列为“修渠四贤”之一了。
元代端明殿学士黄裳在他的《灵济庙记》曾经这样概述:“兴安灵渠,有史禄始作以通漕,既汉伏波将军继疏之,唐观察使李渤为铧堤以固渠,作陡门以蓄水,而防御史鱼孟威复增修。”其中提到的,便是四位在灵渠的修建和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四位杰出先贤:史禄、马援、李渤和鱼孟威。
其实呢,在那样一个情况下,派谁去建,派谁去修,也是令不能改的。建了,修了,也便列入史册了。更该列入史册的,我想,应该是那些无名英雄,即把生命都献给了灵渠的劳动人民。历来,劳动人民都是工具,工具用完了,也便扔了,谁也不记得了。
坏了修,修了坏,坏了再修……自然,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于是,才有了北宋庆历四年桂林衙前秦晟主持修灵渠、北宋嘉祐三年提点广西刑狱兼领河渠事李师中主持修灵渠、南宋绍熙五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朱晞颜主持修灵渠、元至正十四年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乜儿吉尼主持修灵渠、明洪武二十九年监察御史严震直主持修灵渠、明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全州知府单渭主持修灵渠、清康熙五十三年巡抚陈元龙率通省官员捐俸修治、乾隆十九年两广总督杨应琚奉旨修灵渠、清嘉庆二十四年广西巡抚赵慎畛捐俸修灵渠、光绪十一年广西护理抚院李秉衡请旨奉准修灵渠等等的事实。在这里,我用的是“事实”两个字。我乐意尊重事实。
灵渠的沧桑,可窥一斑。铧嘴说得很沉重,自然是因为,灵渠的身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想象的都要沧桑。那样的沧桑,犹如一个大海洋,充其量,我们只能看到海浪的无休无止的涌动,却无论如何也看不清海浪下面的“礁石”。“礁石”,太多了。
否则的话——请允许我接着前面说——否则的话,历史的脸,就不会那么苍茫了。秦始皇是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而我们,看到的恰是一个结果。在其纷纷纭纭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起伏,任何一个跌宕,我相信,都是足以写成一部长篇的。在这里,我却不得不省略了一部又一部“长篇”。
灵渠,是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的。也就是说,我说的这这张史上的名嘴,至少,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铧嘴,是前锐后钝;可自清光绪11年至14年即1885至1888年重修之后,铧嘴就不再是前锐后钝而是由一个一边长40米、另一边长38米、宽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长约1.7米、厚宽60厘米至1米的大块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台了。最早的铧嘴,早已被淤积的砂石彻底地淹没了。当年,铧嘴的话语是怎样地尖锐,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好在,我们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它的话语的尖锐也就只有在我们的一望无边的想象里一一再现了。
是的,现在的灵渠,已经早就不通航了,只以灌溉、供水和旅游为主要功能了。随着沿海海运的兴起,特别是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1956年湘桂铁路全线贯穿之后,忙碌了两千多年的灵渠,也便正式退休了。永远也不会退休的,是它的昭示。它的昭示,既苍老,又年轻。
在灵渠,具体地说便是在现在的四贤祠、元代以前的灵济庙院内,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奇观:古树吞碑。那棵近800岁的大重阳树,正在慢慢地吞吃着那块乾隆十二年立下的古碑。而且,大重阳树至今仍然在以每三年一公分的速度吞吃着树下的古碑。也许,多少年后,人们就再也见不到我们眼前的这块古碑了。历史,也是可以被吃掉的。原来,是这样的。
一直以来,铧嘴,都在默默地诉说着,用它自己的方式,以它自己的语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语,很多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听清,听懂——听完,是不可能的——就又匆匆地离开了。它是名嘴,可是,它却很孤独。很少有人知道,它内心的巨大的孤独。
时光,静悄悄地,在吻着它……我的心,却始终不敢去吻,怕一不小心就被它划伤了。
它在诉说汉代的历史
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在诉说。为了听清它的深沉的诉说,我急匆匆地走近了它。
它就是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的古汉墓群。
合浦是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据《汉书•地理志》里记载,当时的汉王朝使者,经常地带着翻译和应募商人,以及大批丝绸、黄金、陶瓷、珍珠和茶叶等物品,加上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等技术,从合浦港出发,去与越南、缅甸、印度、爪畦、希腊、埃及、波斯、罗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合浦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汉代岭南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众多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也便没有商量地云集在这里。又由于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厚葬之风,南来的官吏、将佐及商人等死后只要是葬在了这里,陪葬品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少。因此,而今的合浦县城郊,也便遗留了大批的汉代墓葬。
这些汉代墓葬,当然是些好东西。许多地方的地下都空空荡荡,这里却是藏珠纳宝。不经意地一挖,便会珠光闪烁,令人心怀惊喜。
你看,近7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汉墓星罗棋布,随处可见。禁山、康南、平旧、中站、廉东、涌口、廉北、堂排、杨家山等主要分布地,也便因此而更加富足了。据不完全了解,这些地方的汉墓全部加起来,已逾万座之多,有明显封土标识的就有7000多座。就可见这里当时的宏大规模及古郡繁华了。曾经繁华,而今却又变得十分平素,大概这就叫历史的迁变了。历史。此刻我在咀嚼着这两个意味深长的字。
这里的汉墓,分为土坑墓和砖坑墓。砖坑墓,采用的是陶土烧制的条砖砌筑,结构形制也多种多样,一般是由前室、后室、耳室、壁龛、甬道和墓道构成。墓顶采用的则是楔型砖券拱,具有非常好的抗压性能。后室为主墓室,置放墓主的棺木。随葬品较贵重的有金器、银器和玉器等。前室摆放祭祀的礼器,有鼎、樽、壶、杯、灯等青铜器。耳室则安放内盛粮米、食物的陶罐、陶瓮、陶提筒等生活用品。墓道多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
我算是认识了汉墓的基本结构了。
从合浦县博物馆馆长王伟昭先生那里得知,光是近年从400多座汉墓里出土的西汉中晚期、东汉到三国时期的文物,就有铜屋、陶屋、水晶、珍珠、玛瑙、琥珀、玉石、陶瓷、琉璃、铜凤灯、玻璃杯碟等日用品及佩饰品达一万多件。其中的铜凤灯、铜屋、玻璃杯碟等都是罕见珍品,琉璃、玛瑙、琥珀等是舶来品。这些舶来品,在地下深埋了两千多年,依然色泽鲜丽,光洁如新,也算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看来,打开这里的汉墓,也便等于打开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了。而这些历史和文化,对印证汉代合浦郡治和港口历史,以及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风俗,以及我国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等,实在是大有裨益。因此许多考古学家都趋之若鹜,他们看重的自然是这些汉墓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如果,你来不及去汉墓现场看一下,那就来文昌塔附近的汉墓博物馆参观一下好了。这个汉墓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占地120亩,建筑样式均为仿汉代岭南特色的民居风格,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汉墓博物馆。馆内展览,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和地下墓室建筑实物展示两部分。出土文物陈列厅展出了当地出土的近万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93件。地下墓室,也就是汉墓保护棚内,有大型砖结构汉墓两座,在这里可以见到原址保护于地下的东汉砖室墓原貌。其中一座,是由美国“大使文物保护基金”赞助修建的。
走在汉墓博物馆里,一件件出土文物便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对西汉琉璃杯立刻吸引了我。据说,这对琉璃杯是当年从古罗马输入的,是当时琉璃工艺的代表作。它们的半透明的质地,翠羽般的色泽,顿然使我想起了艺术的精湛。说实话,就是现在的一些琉璃杯,也比不上展现在我眼前的这只琉璃杯漂亮,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它的质地和光泽。
还有,狮子、青蛙、串珠等许多琥珀雕刻工艺品。据史料记载,在汉代,琥珀的主要产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罗马帝国一带。就可见,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汉代有了密切交往。因此,英国学者劳费尔就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琥珀是东西通商史上的重要交流物质。
更有,许多錾刻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每一件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种类也繁多,工艺也精美,堪称汉代岭南青铜器的珍品。它们不仅形象地反映了汉代合浦郡的社会状况、手工业生产水平,也生动地反映了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这就是铜凤灯。这盏铜凤灯,通体錾刻着精致的羽纹,凤尾下垂,与双足平衡器身,背置灯盘,颈向后弯,嘴衔喇叭形灯罩。可以想象到,烛炬点燃后冒出的油烟自然进入灯罩之后,然后再通过颈部进入腹部,这时候腹部的水,便会慢慢地将烟灰凝聚,从而保持着室内的清新。颈部作两套管衔接,可以上下升降调节灯光。构思之巧妙,形式之美观,令人叹服。可见,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考虑到了污染的问题,并拿出了自己的措施。这盏铜凤灯曾入选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在日本、加拿大、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巡回展出,并被选做展览会的会标。它的身价,就可想而知了。
陈列品中最多的,便是各样陶器了,既有生活用品,也有建筑明器。房屋、灶、仓、井等建筑明器,把当时的干栏式、三合式和院落式格局悄悄地告诉了我们。因此,我就在想,虽然汉代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从这些建筑模型中就可以见出汉代岭南建筑的独特风格了。说它们是研究汉代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恐怕没有人会置疑。
玻璃器皿也是琳琅满目,玻璃杯、玻璃盘、玻璃碗、玻璃珠等等,一应俱全。多中之多的,便是玻璃珠了。据说,这里的玻璃珠有10800颗之多。其中,有透明的和半透明的,颜色有青、淡青、绿、墨绿、天蓝、淡蓝、湖水蓝、黑白、粉红、紫褐等十几种颜色。形状,则以扁圆居多,也有椭圆、棱形、橄榄形、网坠形的,中心部位都穿着孔。史料上说,世界上生产玻璃最早的地区在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中国开始生产玻璃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玻璃都是靠进口。汉代的玻璃进口,分两路进行,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一路是海上丝绸之路。合浦乾体港是汉武帝看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个始发港自然也就成了进口玻璃的重要渠道。据行家说,凡合浦汉墓出土的玻璃器皿,都是当时经印度西海岸,再穿马六甲海峡,最后经乾体港进口的。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论仙》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外国作水晶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这里所说的“水晶碗”,就是前面提到的玻璃碗了。交广,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也就是说,在晋代以前,两广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克服了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不耐高温的缺陷,掌握了烧制玻璃的先进技术了。这一点,其实是相当了不起的。
青铜器、金银器、玉器、陶瓷器、古钱币、香料、璧琉璃等等,一一从我眼前闪过……我知道,闪过的不仅仅是一些饰品和工艺品。
看到这许多,我就一直在想象着,当年从长安出发,经沔水入长江,再入洞庭湖,再入湘江,再入灵渠,再入漓江,再入桂江,再入浔江,再入北流江,再入南流江,再入乾体港的种种曲折,以及出海之后过马六甲海峡,再过孟加拉湾,再过印度洋,再过波斯湾或红海然后抵达地中海沿岸的种种劳顿。是的,凡事都离不开曲折和劳顿,特别是像当年那样的大交往和大融合。
汉,已经十分遥远了,有一种东西却并不遥远,就比如永无止息的诉说。只有内在的听觉,才能听得清这究竟是一些怎样的诉说。我不看重合浦汉墓群究竟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只看重它的内涵丰富的诉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诉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诉说,我们才更深地懂得了历史是个什么东西。
全世界都在听它诉说,我知道这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