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易的头像

天易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14
分享

《走出大山的路》

有人研究“史学”,研究它的价值在于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能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

有人研究“红学”,研究它的价值在于获取“百科全书”的养分,对于小说中的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便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研究价值,更是曹总绝美的妙笔之处。

而我却是鲁迅先生的忠实粉丝,已然不记得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阿Q正传》具体是什么时候,依稀记得那是一个略带寒风的秋末,哪会儿,学科里没有英语,看见Q,想起父辈们经常玩的扑克牌,于是便唤作阿Q(quan)儿正传(chuan),父亲听到后,笑着摸着我的头说:“这叫阿Q(字母Q的读音)正传(zhuan)。

如果用心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你会发现在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屈的气魄下,暗藏着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恰恰是学到了这份精神,才对鲁迅先生那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就像我起初认识阿Q的Q那样,随着年龄、认知、经历、阅历的不同对Q理解的也不同。

二十世纪二十年(1921年)鲁迅先生创作短篇小说《故乡》,文中提到的“希望”应史应时。那时的“希望”成了民众实践的参照。

论希望,秦岭山脉是不可忽视也是不可轻易逾越的一道精神阻碍。

秦岭山脉作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由于它的崛起,南北方的温度、气候、经济、人文出现了差异,从广义上讲,它是中国地理南北之分界线,秦岭山挡住了从海平面刮来带有世界信息的海迅,也挡住了同一时间南方人能看到而北方人看不到的希望曙光,最为直观的视觉表现为 南方人眼中希望的曙光在前方,需要靠追靠走,越追越高,越走越近,站在秦岭山脉俯视中国之南北,窥视万有商机,而北方人眼中希望的曙光在脑海里,我可以把它理解成信仰,信仰作为精神层面的产物,它带有非常理智的主观意识形态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陕北的山再高也高不过希望,陕北的路再长也长不过信仰。山好越路好走,希望信仰难有;难的是无法安抚内心的平静和浮动的心境。“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是区分于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罢了。

“希望的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态度。

视己为不凡,居高临下、傲视群雄,难发掘他人优点,越平凡。

视己为平凡,降尊临卑、披怀虚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越不凡。

                                                                             作者:天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