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功
宝岛台湾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一封航空快件几经周转来到了我父亲的手上,寄件人地址赫然显示着来自香港,父亲疑惑地拆开信件细看,原来竟然是父亲失去音讯近50年的大哥从台湾委托他在香港的女儿寄来的,顿时全家就像过年一样的开心起来。
家书抵万金,父亲立刻以最快的速度给海峡对岸的伯父回信,把家里的情况逐一告诉了他,从此宝岛台湾便与我们家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鸿雁传书虽然可以暂时安慰彼此的心灵,但是却难解游子的思乡之苦。1988的年春季,归心似箭的伯父终于克服种种病痛和困难,在其女儿的陪伴下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
父亲共有兄弟姐妹7个,父亲在兄弟当中排行老四,伯父比父亲大了10岁。伯父离开故乡的时候大概是20来岁,当时父亲也只有10来岁,即便有近50年没有见面,如今两人分别都已迈入花甲和古稀之年了,但相见时伯父还是远远的就认出了父亲,微笑着大声喊道:“老四、老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伯父和父亲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时而开心,时而伤感。开心的是伯父终于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伤感的是当初离开家的时候还是一大家子亲人,现在只剩下他、父亲,还有我的一个姑姑了。
伯父感慨着,回一趟老家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就好了,人民就可以避免战乱之苦,到时候宝岛台湾就和其他的省份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人员往来也就方便多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经过几天短暂的相聚,伯父就要返程回宝岛台湾了。与刚回来“漫卷诗书喜欲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伯父心情沉重,也许他知道,这次离别有可能一去就再也不复返了,因此在与父亲告别时,70多岁的伯父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父亲也是泪如雨下……
冥冥之中受了父辈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成年后的我来到了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厦门工作。工作之余我时常隔着海峡,看着远方,想象着伯父现在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被浓浓的乡愁包围着?同时也祈祷着希望两岸能够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这样我们就可以与伯父一家零距离了。遗憾的是,伯父最终还是没能完成叶落归根的心愿,长眠在了海峡对岸。而父亲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没能看上伯父最后一眼……
2017年9月份带着两个女儿去金门旅游,算是终于踏上了宝岛台湾的土地,当时心情激动无比,因为终于可以感受到伯父漂泊海外的生活和心情。那是小女儿才6岁,她也很开心,但是在过边防安检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的紧张,她虽然什么也听不懂,但知道工作人员话语的重要性,一直告诉我要认真地听,还问我听明白了没有?生怕我们稍有差错便过不去、回不来;而在内地别的地方游玩,她从来都是不管不问的。我当时心情也是很复杂,心想如果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好了,我们就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了……
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情缘,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能再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两岸持续的骨肉分离了。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是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倡导的,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从两岸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心愿。在此前提下的统一,再加上有血脉亲情的维护,到时海峡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会更加坚实,发展也会更广阔。
海峡两岸一家亲,大家同圆中国梦。希望海峡两岸的兄弟姐妹们团结起来,为和平统一这一史诗性的一天早日到来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