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8
分享

村女多想绣花楼

最早听到“绣花楼”这个词儿,是小时候听民间艺人说书。小小年纪,对什么是“能绣花的楼”,满满好奇。稍大一点,看了戏剧电影《花为媒》,看到了张家大小姐张五可的闺房,算是对绣花楼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彼时,自己家贫穷、简陋,土屋、土炕,实在与绣呀花呀楼的,哪哪不沾边。后来,读了《红楼梦》,知道了大观园里,每一个金钗都有自己的绣花楼,连丫鬟们,也住在绣花楼里呢。

见到原汁原味的绣花楼,是在上班以后。山西晋城皇城相府,有规模宏大的绣花楼,名字叫“小姐院”,那是清康熙年间,一代名相陈廷敬三个女儿以及孙女居住的地方。那里不仅有绣花楼,还有庭院、花园、蚌池等,可谓应有尽有。只是有一点没弄明白,“小姐院”屋身低矮,是风俗还是有意为之?还是陈府千金都个子矮小?

有一些绣花楼,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心里一直惦记着。

比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绣花楼。我好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倚得那个门楣长什么样子?门楣里边,究竟聚集了多少灵气,让一个十几岁的丫头,写出这么美的诗行?还想看看,西湖西泠桥畔,隐在松柏林中,苏小小的绣花楼。一个女儿家,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怎么就让白居易、李贺、苏东坡、张岱、袁枚等一众文学大咖,甘愿与她为邻,成为臆想的朋友?

我居住的城市,有两个著名的绣花楼。一是虞姬的绣花楼 ,一是关盼盼的绣花楼。

虞姬的绣花楼,传说在美人巷——一说,住在美人巷,人不美,也会变美。那巷子,在市中心百货大楼原址的对面,我来古城读书的前几年,还到巷子里寻觅过美人——不过,可没见着什么美人,倒是看到几个粗门大嗓的妇人,在跟小贩讨价还价。我不甘心,就此打听一位久居这里的老者,是否有此一说?他答曰:“我在那里住了十来年,每天都照镜子,镜子里的脸,要变也是越变越老,越变越丑。”九十年代,市中心扩展,美人巷被拆除了。

再一说,虞姬住在美人巷是谣传,她的绣花楼不在这里,在霸王楼。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建立了西楚故宫,项羽所建的霸王楼就在西楚故宫内,位于今天的“彭城壹号”附近。据此推测,虞姬的绣花楼址,应在那里——也仅仅是个传说,无从考证。

关盼盼的绣花楼,叫燕子楼。这个楼,不是传说,是确有其楼。燕子楼几易其址,现就在云龙公园内。

唐•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愔,为其爱妾关盼盼建造了一座小楼,因飞檐挑角、花棱雕窗、造型别致像燕子,冠名燕子楼。张去世后,关矢志不嫁,在燕子楼中过了1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去世。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等都曾为燕子楼题咏,遂使此楼更加名声大振。至于关盼盼与白居易之间的口水官司,关盼盼到底是不是因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而绝命燕子楼,这里就不追溯了。只想说一句话,不管他们之间的传闻是真的还是假的,白居易一生圆满,却因这件事,终究有那么一丝缺憾。

“伊人已随燕子去,空留一座燕子楼。” 在华夏大地,似这样有故事、有名气的绣花楼,不知道有多少。在那些不同年代、造型各异的绣花楼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有过多少欢笑,有过多少悲伤,也许,只有绣花楼上的椽子,或者往来筑巢的燕子,心里有数。

有一点,是要感谢老祖宗的:把这么美的名字,赋予了女子的居所,从而让古时候女子黯淡的生存空间,好歹有了一点诗情画意。

参加工作以后,我时刻梦想着拥有一个“绣花楼”,曾拽过一首《自嘲》:

心远似同空中鸥,美梦伴行闯九州。

文脉涓涓若溪水,仁爱融融化忧愁。

冬去春来杏花雨,可见通泰梅慕秋。

都说村女多寂寞,谁知她缺绣花楼。

想我一枚“燕赵村女”,居然也梦想着住上“绣花楼”,此间生发种种纠缠——苦了乐了、静了燥了、大了小了,是意料之中的,自然而然的。我由衷感慨:庆幸生活在此时代!否则,“绣楼梦”,无从谈起。

第一次住上属于自己的“绣花楼”,是在工作5年以后。不过,若叫那个楼为“绣花楼”,有点糟蹋这个好听的名字。那是单位最老的宿舍楼,在这个城市最老的小区,面积46平,窗户是铁的,门是合成材料的,卫生间只有半个多平方,转个身都碰壁;临街,楼下是公交车站,一楼的店铺里,什么鸡汤大饼、狗肉烧饼、米线水饺等等小吃,一应俱全。打开前窗,能闻到鸡汤味;打开后窗,能闻到狗肉香,不到夜里十二点,不消停——环境不是一般的糟糕。

但我还是很激动。激动在于,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私密空间,发呆、做梦、看书、写字、绣花、描红,都可以有。住集体宿舍时,难过得憋着,高兴要偷着乐。现在不同啦!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声音多大也没人笑话。从读书算起,将近十年时间,才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呵呵,想一想,蛮感慨。不管房子怎样,从此以后,万家灯火中,总算有一盏灯,属于自己了。

住小房子的十几年,是我人生最辛苦的十几年。荆棘与顺遂、艰苦与快乐,相互交织,交替前行。然则,因为有这个小窝,不论外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一天再疲惫,内心深处是淡定的,因为终归有一个消解疲惫的陋室。这个小窝,盛下了我青葱时代的所有浮躁,我感谢它,也诚心诚意地对待它——水泥地、大白墙、捡拾别人的旧家具?都没什么,小窝依然一尘不染。手里稍稍有了一点积蓄后,我把小房子里里外外,装修一番,大言不惭地以“身居陋室,惟吾德馨”而自居。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才能体会老祖宗“安居乐业”的命题。作为一介女子,没有写着自己名字的红皮小本本,心会飘着,落不了地。而有了那个本本,哪怕远离亲人,也多了几分底气。

看到一则新闻:当下,还没有结婚,先给自己买套房的女性越来越多。过去,买房子这样的大事,不是女孩子考虑的范畴——这一点不赘言,大家都懂。所以,买房子这个步骤的提前,不得了!这不是简单的次序的变化,应看到,此乃女性意识的又一重觉醒,意味着女性真正意义的独立。这个变化是时代赋予的,可见整个社会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进一步认同。

十年前,我搬到了现在的房子。相较于过去的46平,这自然是我满意的“绣花楼”了。时年正“本五”,不再年轻,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欣喜只是一刹那,更多的是思考后半生的活法。

人就是这样,不到一定年龄,有的问题浮不上来。住在狭小的空间,想不到、也不会想“来处”“归处”的大问题,一心想把房子换得大一点;有了大一点的房子,又想出行有车才标配……在物质诱惑面前,人的欲望永不停歇。

如今,很多问题在脑海里盘旋: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该怎么与我的灵魂相处?或曰,我的灵魂该安放在哪里?我要怎么与朋友相处、与花草(大自然)相处?韶华已逝,容颜衰老,如何与自己的皱纹相处?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事越来越无能为力,应怎么与自己的力不从心相处? ……

就上所云,若弄明白,更得有个“绣花楼”。说到底,“绣花楼”云云,就是女子寻境、思境的场所——没这个场所,怎么思忖?而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