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4
分享

穿衣记

不知道别的女子是不是像我一样,从小就爱衣服。别看是个丑小鸭,爱美的心理,一点不比俊小丫们少。小时候家里穷,没穿过几回新衣服,衣服都是捡两个姐穿小的。我有一个叫“藏(音cang)”的小学同学,她爸爸是县城第二百货公司的经理,她就经常穿新衣服,且都是“现成的”——“现成的”就是贴有标签的成衣,羡慕得我呀……老想跟她玩,实则是想近距离看她的花衣裳。

用俺老娘的话说,她的三闺女即我,“长疯了”。高中毕业时,我的裸高是1.73米,脚码是41码。长“疯”,意味着不好买、买不到成品的衣服、鞋子(关于脚大的苦恼,曾专门写过,这里忽略)。那时的女装,上衣最大码是“168”,裤子想都别想——我正常的裤子尺寸是3.3尺,要是时髦一把,弄个“拖地”长裤什么的,就得再增加1公分,我最长的一条微喇裤是3.4尺。

第一个月发工资,揣着90多块钱,到古城最大的商场——百货大楼淘新衣。一眼看中了一款象牙白衬衫,往身上一套——乖了个咚,前撅着,后吊着,该鼓的没鼓,不该鼓的倒紧绷绷的,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是挎上个篮子,就能卖鸡蛋的问题……没敢说话,臊眉耷眼地脱下来,小跑开溜。

上班的前两年,但凡有闲,就喜欢逛街。从市中心的百货大楼走起,沿淮海路一路向东,直到东站。这条路号称本城最繁华的路,代表着整个城的流行风尚,一逛就是大半天,从不觉着累。不幸的是,几乎每一次,都是兴高采烈地去,灰头土脸地回,衣服没买到不说,还“收获”不少奚落的眼神。所幸的是,我从不长记性,任谁给多少白眼,也没打消过我爱逛的劲头,照样该怎么逛还怎么逛。那时,我打心眼里羡慕娇小玲珑的女生,我感觉商场就是给她们开的,什么样的衣服都能买到。我对自己的身材,一脸嫌弃。要是有魔法,能让高个子变矮,我都愿意一试。

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因为买不到女衣,就乱穿一气。我穿的第一件风衣是男式的,第一件滑雪衫(棉服)是男式的,第一件长袖体恤是男式的。越买不到就越想买,但凡听说哪个店里来了大码女装,顾不得吃午饭就赶过去,往往十有八九落空——因为大码女装,实在实在太少了。我的单位、我住的集体宿舍,当时都在郊区,等坐公共汽车赶到市中心,“黄花菜”都凉了。

实事求是说,彼时的服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时尚风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州、深圳兴起,逐级北吹,波及全国各地。那些年,到那里公干是美差,除了能学习、感受当地火热的激情外,还能捎带着买来特别好看的花布头、时髦的裙衫、长筒丝袜等抢手货,这些都是女孩子特别想要,又在本地买不到的好东西。

就是在那个时期,在东站附近的古黄河东岸,渐渐兴起了“时尚一条街”。一如深圳的那样,店面都是简易棚子,店主都是个体户,卖得都是从广州、深圳趸过来的时尚单品,牛仔裤、牛仔夹克、形体裤、假皮(人造革的)衣、各种花色的布料等等,款式比商店里的新潮得多,很受年轻人欢迎。

可即便如此,我能买到的衣服还是很有限。因为南方的尺码,普遍偏小。同样的码子,只要是南方的厂家生产的,肯定会小一圈到两圈。在那儿曾入手过一条牛仔裤——牛仔裤搭白衬衫或格纹衬衫,是我最爱的穿搭,有一个阶段,那是我上班的标配。那时还不懂服饰礼仪,没有什么“场合”的概念,不知道牛仔裤这样的休闲服是不能进入正式场合的。那条裤子,颜色是我特别喜欢的不深不浅的蓝,裤型为直筒,面料挺括,特别有型,但是穿着超级不舒服。一天下来,胯部、腰部等,唉,就四个字:“难言之隐……”但,姐年轻呀!姐能受呀!姐不怕呀!

话说买不到成衣,就不爱美了么?怎么可能!没有什么能阻挡爱穿衣的脚步。没有成衣买,买布加工呗。彼时,大商场都设有布料专柜。户部山东侧,有一个三层大楼,专门卖布料。该大楼南侧紧挨着的,是一大片简易房子,里面驻着一两百个裁缝店面。这边买了布,不用拿回家,可以直接交给裁缝,顶多三五天,新衣服就上身了;加急的,当天做当天取。

那是裁缝们的黄金时期。一方面,爱美不再是丢人的事,甚至可以大张旗鼓地谈论美、追求美,什么描眉画眼涂口红,什么奇装异服,统统不再被当作不健康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但人们又普遍钱紧,就像我,又爱穿,又缺票子。另一方面,成衣市场,远不像现在,可以满足任何身材的需要——如今,就是再高的个子,再胖的体型,都不用担心买不到衣服,因为有商家专门经营此道。来料加工,正好填补了异型身材的需求空缺。因而,但凡是活计过得去的,裁缝就有饭吃;一台缝纫机,养活一家人,不是大话。信誉好的,则能更进一步,跨上定制服装的台阶。

较之普通的裁缝店,定制服装店,有了设计理念,他们不做来料加工,从面料到扣子,衣服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从本店里出,大大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虽然价格比来料加工的裁缝店高出不少,但是,却比同等的成衣,便宜很多,故而也大有市场。

让我摆脱没有衣服穿的困境的,正是定做服装。打开衣柜,我的衣服也是款式新颖,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尤其是裤子。过去,除了牛仔裤买过“现成的”,其它质地的,一条也没有:要么裤子不够长;要么长度凑合了,但是腰身却肥得能塞进拳头——没有合身的裤子穿,一度是我苦恼中的苦恼。现在好了,定制店为我量身打造的独款,各种各样,我可以一个星期,天天不重样。

这期间,也不是一次也没买过称心如意的成品。某年的秋天,跟一个同事闲逛,在一家大商场,一见钟情了一件风衣:大翻领,灰绿色,两侧开叉,袖口、腰身各带袢,是一款在当时不多见的休闲款,颇有点慵懒风,但一看标价,傻了眼——770元!这是什么概念?我的月薪是260块钱,就是说,一件衣服得花去我3个多月的工资!理智告诉我,快转身!但虚荣心却勾着我的眼神,一刻也没离开它。同事说:“姐,买吧,你穿着好看。你钱要不够,我带着呢。”被她一怂恿,那个叫理智的东东,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乐颠颠地带回家,乐颠颠地吃了三个月的咸菜,一点不后悔。

告别定制服装,已经到了新世纪。记不清是零零年代的哪一年,对商场久违了的我,在某购物中心,凭着一颗爱臭美的玻璃心,嗅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味道:过去的女衣,无一例外地都适合个子娇小的穿。现在,就好像有人“一二三”喊了口令似的,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有高个子穿的尺码;这还不算,很多款式,似乎更适合高个子穿——注意,这可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现象!这是划时代的!激动得我呀……

感触深的还有,在商场的待遇,迥然不同了。以前,我看我的,人家售货员基本不搭理;现在,售货员主动把新款式拿过来,姐长姐短地叫着,又嘘寒又问暖,又拿零食又倒水,身前身后地伺候着试了再试,不买也没关系,那股子亲切劲儿,很让人有“谁跟谁”的感觉。反而是我自己,若不下个单,跟做了亏心事似的。

是我对衣服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我这“大个子”终于迎来了云开雾散?还是王母娘娘开恩,给了“大个子”们以福音?如此大反转,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一边转,一边叹:幸福来得太突然。

又一想,又觉得没什么。服装从来是经济的风向标,是意识观念的导引线。穿的用的,在哪个时代都是一边牵着票子,一边牵着脑子。

“买不到衣服穿”,早就是过去式了。但我从未忘记曾经的囧。我特意珍藏了几件旧衣,一件是前述的风衣,还有几条定制的裤子,不光是纪念;我要携它们一路前行,也让它们做一个见证:我就这么一直穿下去、美下去、老下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