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9/08
分享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资深媒体工作者、专栏女作家沈小华的散文集《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早已读完,这段时间,一直在复读。复读,也是“悟”。喜欢处,读出声来,顺带着勾勾划划;再嫌不够,干脆抄录到小本子上,留作日后的细嚼慢咽。她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叙述节奏,亲切、清新的书写气息,见思想、见观点的独特视角,透着慧性,让我着迷,读来如饮甘泉,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是一部关于“书”的书,其来源是作家在《姑苏晚报》上的专栏“那些书和人”——也就是说,这部书是她专栏文章的合集。不过,可千万别认为,这只是作家对某些书的绍介或自己的读感,虽然包括这些内容。女作家的心,大着呢!站位,高着呢!

作为一名当过一线记者,在“长枪短炮”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媒体人,她的“嗅觉”、“视觉”、 “听觉”、“味觉”,早就练就了与众不同。而作为一个从小就爱读书的骨灰级的“书虫”,她的博览群书,她的融会贯通,她面对大众读者的经历和经验,她笔耕不辍达数百万字的自身修炼,让她对文字的拿捏分寸得当,既保留了雅气,又远离了俗气,摒弃了匠气,鲜活,流畅,韵味,有着“胶原蛋白”般的质感。

全书分为三辑,每一辑之前,有一个概语。这样的安排,可见匠心。第一辑:“缘分难得,珍惜之”,30篇文章;第二辑:“阅读是一种救赎”,29篇文章;第三辑:“接近世间那些珍贵而无用的东西”,29篇文章;再加一篇后记,总计89篇文章,18万字。盖因是报纸专栏文章的缘故,篇幅都不长,短小精干,非常适宜阅读。

老实说,一个有关“读书”的专栏,在纸媒已存在七、八年时间,这在阅读模式多样、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下,堪称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不光来自于作家的创作,还有编辑的坚持,读者的拥戴——从这一点窥视,苏州城的百姓对书、对阅读,青睐有加,折射出整个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诚然,也说明这个专栏确乎魅力十足。

不读此书,不知道她对文学如此痴迷——她读的书,全部是小说或散文(随笔),这其中,小说又占了绝大多数,且几乎都是经典名著。“小说和随笔是我最喜欢的两种文本。读小说的时候,总有按捺不住的批判冲动,情不自禁地代入情节,恨不得一双眼睛同时变成显微镜加X光透视仪。换了随笔,则如宽衣沏茶,陷进沙发里,与友人随意聊天,话题不拘长短,谈到兴起,可以争论,也可以莞尔无言。”这是作家的心声。难怪!

那些书,堪用“浩浩荡荡”来形容。以时间划分,既有当代的、现代的,又有近代的、古代的;以地域划分,既有中国的、包括中国的港台,又有亚洲的、欧洲的、美洲的;以品质划分,既有人人熟知的经典,也有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普通读者却不太熟悉的名著。仅第一辑,30篇文章,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分别多达73人次、93部次。

通读全书,恍然大悟——这何尝不是作家对所喜欢的文本的践行呢!整部集子,她都用随笔这种最书写自如的样式,透过“读”这个窗口,展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对艺术的体验,用作品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作家本体精神的自然流泻。那些享誉世界的经典,那些风靡全球的名著,被她信手拈来,或作为引子,或作为载体。她以现代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她用光与影的镜头横向类比;她有时又像一个导游,寻幽探源隐秘在某个角落、尚不为普罗所熟知的文学珍宝——凡此种种,她绝对不单纯充当一个膜拜者,她更是一个对话者,她试图穿越时空,寻求与大师的精神共鸣。于是乎,读者便在她的文字里,看到了真诚、自由、随性、深邃;“我”不仅在,而且那个“我”,一点也不“小女人”。这份任意驰骋的潇洒,纵横捭阖的气度,书里书外的跳转,真是痛快!毋庸置疑,作家自己的个性、追求、态度、喜好、心境,在细腻的字里行间,铺染得淋漓尽致。

《缘分难得》,写了自己与几部书的缘分。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都是作家非常非常喜欢的小说——“只要打开,就舍不得放下,一遍读完马上回头开始读第二遍。”但,能想到么?热爱读书的女作家,也有书读不下去的时候。比如《走出非洲》,她跟很多人一样,先看了同名电影才拿起小说,但其晦涩的非洲种族的名称、人名,奇怪的对话,一度让她专捡有丹尼斯(男主)名字的章节来读。直到她去了埃及、肯尼亚、南非,对非洲有了感性的认识以后,再勾陈电影镜头中,那些俯瞰大地的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开了窍,并一字一字从头读到尾,而且关注重点完全掉了个儿,她看到了比电影更丰富厚重的生活——神奇的人物风情,自由高傲的生物,爱情反倒是其中最隐而不宣的部分,她终于从心理上走近非洲,走进非洲,再也放不下这本书。她在叙述这些阅读体验时,很享受,带着一种满足感,就像一个豆蔻少女细数心爱的糖果一样,喜悦之情扑面而至,深深感染着字外的读者。

“我相信,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遥远的地方在沉睡,需要在梦中被撕扯推拉——那些关乎人的命运的,关乎信仰,关乎哭泣、愤怒、悲伤、诅咒、欢乐和爱情的故事,总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激动你的心,让你瞬间觉得:这是我。

缘分难得,珍惜之。”

这是本篇的结尾。这样的解读,触动心扉,已经从书里读到了书外。她的文章就是这样,总是能从“读”中打开一个缺口,把读者不知不觉引向一个开阔、幽深的境地;像是自言自语,实则是对现实、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的深度思考,那种思想的碰撞,火花四溅,流光溢彩,不经意间就戳中读者被俗世缠绕变得麻木不仁的神经,久违了的心头一热、精神一振,瞬间回归,由不得不驻足、品咂、顿悟。

沈小华的写作,随着自己意识的流动而放纵笔墨,全无束缚,全无顾及,轻松、轻盈,不装、不假,不端着、不拿架子,魅力四射。她的文章像一片碧绿的芳草地,浏览一次,就有一次新的感受。《阅读的品质》、《毛姆的可爱和可恨》、《了不起的盖茨比》、《有耐心的眼睛和耳朵》、《在文字中慢下来》、《人心就像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他的城》、《为什么读尼采?》、《对美的幢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童话》、《佛系旅行者娜恩·谢泼德》、《熟能生拙见高手》、《我们都是方鸿渐》、《伤痕洋溢出的诗意》、《冬天的川端康成》、《接近世间珍贵而无用的东西》、《浮世悲欢,尽是苍凉》、《短篇如瀑》、《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喜欢简·奥斯汀的理由》、《海明威的森林》、《往日情怀总是诗》、《她的世界里,只有人性的考量》、《退休后在厨房里写妈妈》、《我们选择这一行的原因》……太多太多的文章,让人过目不忘。

《阅读的品质》,是一篇耐人品读的短文。她对现如今许多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刷手机式”的“阅读”——即“浅阅读”,对如何理解多如牛毛的各种各样“鸡汤”文章,进行了冷静的观照。什么是阅读?怎样阅读?她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没有走引经据典、循循善诱“说教”的老套路,而是用手头正在读的一部书——台湾作家张大春《小说稗类》对鲁迅先生《秋夜》的赏析,“看一个小说家眼中的小说,就是看一个小说家怎么‘阅读’的”——来进行诠释,生动,鲜活,有趣,非常适合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阅读心理。“生活在信息过于喧嚣的当下,浅阅读是必要的,有些东西确实只需要看过即忘,但是该警惕,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要保证自己阅读的品质,还有赖于‘深阅读’。”我就欣赏她有思维活跃、联想丰富、下笔千言的本领却从不滥用的克制,她的文章,无论是情感的表达,还是字词的拿捏,还是篇幅的长短,既不过也不缺,都是刚刚好,表现出对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 

合上书,脑子里常有这样的感叹:她太富有了,简直是一个“大富婆”!她与世界顶尖的文学艺术大师们“同居一室”,她倾听他们的心声,同他们聊天、谈心、交流,挖掘人性、探讨人生。她读他们,品他们,渐渐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层楼。她活得可真充实啊!她的精神世界如此灿烂,当然会“过度享受一个人的独处”,当然“性格会变得淡然”。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精神优渥,让她看世界的目光总是那么温和,笔下流淌的文字总是那么从容。

听听她对阅读、对经典的理解:

“阅读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你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你独自能走多远。”

“好书的价值和存在感也在这里:它永远站在原地,不动声色默默地等待着你,等你走过了肤浅和躁动,又回到自己青春和梦想开始的地方。”

兀的明白了,专栏“那些书和人”有生命力的原因。掷地有声的文字,有温度有情怀有厚度的文章,谁不爱呢?!

“好的书写让人心怀感恩。”这是作家在《<鱼王>遐想》里的一句感言。止笔之时,我也要感恩《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唤醒了经典的魅力;让读者见识了阅读的美好,点燃了重新阅读经典的热情。

铁凝说:“经典代表本民族性格的全部情感,是普遍性的,具有与时间相抗衡的力量。”

愿大家都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