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9/13
分享

想送“彭祖”回山间


触动我这个想法的,是一尊石像。

此石像在我所在的古城云龙湖北岸的寿石广场,高16米,宽8米,重380吨,正面状如一位拱手西拜的老人,虔诚而谦恭,稳健而精神;背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沟壑纵横,如巨龙长啸,灵气逼人——这个石像,就是彭祖。原来,这是一块完整的石料,从古城所属铜山区东南的油山上,用大电锯生生锯开,打磨,上光,断面上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又费九牛二虎之力,运过来,立在此处。

听说,为了安放,当初很选了几个地方:一说放到闹市区商业中心,但把一位古人,还是一位老人,跟钢筋水泥搁一块,不搭,否了;一说放在东站(火车站)广场,又怕那么会养生的老爷子,面对火车站的人来人往、嘈嘈杂杂,烦得慌,又否了……选来选去,最终放到了这里,为城中的5A级云龙湖旅游风景区“战队”。

好像没毛病。就是让他为云龙湖战队,也属于发挥余热——现在不都这样么!吃了张祖宗吃李祖宗,没得吃硬拽来也得吃,何况,他还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

问题就在这。

也基于此,越琢磨越不是那回事儿。要是别的地方,这样硬放,就罢了。这里可是彭祖的老巢不是那别的地儿,子民也都是彭祖的后人不是别地儿的人。作为他的后世子孙,最该了解这位老祖宗的脾气性格爱好才对。把他放在这里(城里),相当于挂个牌子游街示众,不光曝了他的光,还被合影,被随意指指戳戳,这不等于拿个小鞭子,一遍一遍抽他嘛!咱这位爷,何曾喜欢抛头露面?!

想当年,商王请他朝中为官,他百般推脱不掉,只好应允,却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朝听政。因为他自幼喜好恬静,平日里沉默寡言,不追名逐利,不汲汲于事,不刻意打扮自己,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他从不夸耀自己有道,也从不装神弄鬼博取虚名。他研究菜谱,钻研药方,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油山,据说就是他当年采药的山,他在此山练功,汲取日月精华,领悟长寿秘诀。尧帝为治理水患,累得一病不起,数天滴水不进,生命垂危,是喝了他的一碗“雉羹”即野鸡汤,才得以起死回生,感念之余,尧帝赐他一块领地,这就是彭城……用脚趾头想一想也明白,他要是爱热闹,沽名钓誉,怎么能活880岁!

要是没有彭祖,不会有现在的徐州——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徐州人的共识。其实,勿须翻箱倒柜检索,不管是土著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外来户,只要在古城待上十天半月,就会在街巷里弄嗅到老爷子的影子:晨起的一碗汤,晚饭的一次宴请,大街上养生保健的一块广告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吃饭能想到他,睡觉能想到他,锻炼能想到他,健康能想到他……自古以来的先贤、名士、风流人物数不胜数,但像他样,这么接地气,跟老百姓的吃喝拉撒关联这么紧密,且这么“全乎”的,不多矣——

他是烹饪的祖师爷,是养生保健的祖师爷,是武术健身的祖师爷,是鼓乐的祖师爷;他还有一个头衔,让天下男人羡慕不已,他是先秦道家的先驱之一,最懂导引术……他对后世,尤其是对彭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

徐州人爱喝汤——汤,这里指咸汤。“早晨一碗汤,不用医生开处方”——饣它(sha)汤、辣汤,都可追溯到他给尧帝的那碗“雉羹”上。徐州人喜欢吃羊肉、喝羊肉汤,不是一般的喜欢哦,是男女老少普遍都喜欢,喜欢了几千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古城专门设立了一个“伏羊节”,一个城的人,年年在三伏天,大快朵颐羊肉,大碗喝羊汤,不可谓不奇观——这,也与彭祖的爱吃羊肉有直接关系。有一道菜叫“羊方藏鱼”,把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加上调料同烹,蒸炖皆可,其味鲜美无比——这又是彭祖的发明,确切说,是彭祖老娘的发明,这也是“鲜”这个字的由来。这道有4300多年历史的菜,今天,不仅在大小羊肉馆里还能被点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不时可见。食客们一边吃,一边摇着头晃着脑地感叹:这老头,就是会吃!

徐州有几多:跳广场舞的多;健步走的多;打太极拳(练武术)的多;打乒乓球(爱体育)的多;养生的多……这些爱好、习性、风气,说到底,都是在追着彭祖的脚印,循着彭祖的遗风。对于草根一族来说,生在此地是幸运的。因为谈及“文化”云云,难免虚头巴脑、捉摸不定、高不可攀,而彭祖,却把那厮从云端上拽下来,放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象中,或一套拳,或一碗汤,或一个药方子……即便不识一两字,也能触手可及。

用今天的话说,彭祖是一位全能型人材,不单是修身养性,他在治理大彭国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硬功夫——挖井,筑墙,治水,防御,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都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彭祖的经营,功不可没。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仅被凡人喜欢,非凡人——比如,孔子、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对他推崇备至。尤其是孔子,我们今天多推崇孔子,孔子当年就多推崇彭祖。他到底是人还是仙?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直接把他列入了仙界。

彭祖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智慧的象征。他代表的可不单是古彭。要问,五千年来,哪一个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是尧、舜、禹?还是秦始皇?刘邦?李世民?康熙大帝?还是老子?孔圣人?……都不是。非彭祖莫属。

可惜的是,后世对彭祖的研究,远远不够;对他的尊重,也远远不够。对历史,过去过多地关注帝王将相的纷争、朝代的更迭,先哲先贤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很少把眼睛向下看,看看子民的繁衍生息。而对活了800多岁的彭祖(一说,不是800多岁,古时候的算法与今天的算法不一样,换算成今天的算法,应是130岁——130岁,也是长寿哦),过多的关注他娶了49个妻子,生了54个孩子,经常吃的“水桂、云母粉、麋角散 ”到底是什么仙丹妙药;却鲜少把目光由外及内,透视一下他老人家的心性,看看是吃得好重要,还是心态好重要。

说来说去,人,才是世上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的生生不息,一切都无从谈起。或可这么说,有“彭祖意识”“彭祖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像青山一样屹立不倒,代代绵延。如是,则什么样的战争都不惧,则什么样的瘟疫都不怕。

我们欠这位老寿星一个思考,一个深入思考,一个深刻思考。至于,他好端端的在山上待着,却粗暴地被锯掉胳膊锯断腿,想一想都让人心疼。如此这般将他置于浮华的景点,任谁都是来去匆匆,有没有思考先不谈,又是拍照、又是合影、又是鼓噪,这么个作践法,好恼!好愧!

应该把他安放在哪里呢?

应该还他一个静谧的空间,一个利于沉浸思索的空间——比如,远离喧嚣的乡间,人迹罕至的森林,空谷幽兰的山巅,或者干脆返回油山。那么,他老人家就能继续默默护佑华夏这方水土及其子民了,他也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后世子孙的膜拜了。

唉,可惜我人微言轻、软弱无力。我要是有力拔山兮的本事,哪怕找个轮椅,也得把他送回去!哪来去哪!当然是油山!那个地方是天造地设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