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8
分享

拙政园:百读不厌

每次去苏州,行程再紧张,我也要尽量抽空到拙政园转一转,哪怕走马观花。每去一次,就感觉自己距离这个园子近几分。年轻时看园子像看画,年龄长了几岁后,再看园子像读书。我是从燕赵大地走来的,是听着“一山一水一才子”的故事长大的——“一山”指泰山;“一水”指黄河,“一才子”指纪晓岚。虽为一介弱女子,但打小,就满脑子古道热肠。对拙政园的吴风雅韵,我一遍一遍地读,百读不厌。

一读:看不够,美不胜收。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属于私家园林。其创始人是明嘉靖年间的御史王献臣。该园由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设计,历时16载建成。400多年来,拙政园多次易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私园,或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才修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该怎么形容她的美呢?

中国有四大名园,分别是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避暑山庄的关键词是“野趣、塞外”,即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塞北之风光。颐和园的关键词是“御用、气派”,即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极尽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留园的关键词是“建筑、峰帖”,即赏留园首看建筑,建筑空间变化无穷;珍稀奇石、碑帖拓本,独具特色,蔚为壮观。

拙政园的关键词是“精巧、雅致”,她小、精、瘦、透、灵,像苏绣,像团扇,像评弹。依我看,拙政园更适宜女性赏读。因为她每一个景点,都小巧、精致、典雅,透着三分灵气、三分天成、三分娇媚。僻静处,有古道西风;热闹间,有小桥流水。

水,是拙政园的灵魂。有水就有亭,因为水多,所以亭亦众,亭榭占拙政园景点的一半以上,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比如“芙蓉榭”。芙蓉榭的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凌空架于水波之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来。我最近的一次观园是在前年12月份的初冬时节。自然,因了节气,我眼睛看到的是残荷,但我心里想的却是夏荷。我想象,夏天的夜晚,皓月当空,明月,清风,月影。亭上一立,风送荷香,该是怎样的美妙!拙政园内,无处不景。堂伴松鹤,馆携红莲。奇花异木,应有尽有。亭台楼阁,尽显精彩。移步易景,裁花取势。随便一角,都美轮美奂,引人入胜。而且,你明知道她是一个人造的园子,但又那么与自然浑然一体,目之所及,非红即绿,即便初冬之时已落叶斑驳,仍未阻挡她的盎然生机,令人叹为观止。

二读:品不够,韵味无穷。

文人气息浓厚是拙政园独有的特质。游览其他景点,带着眼睛、带着手机(或相机),走一路、看一路、拍一路,就够了。在这里,光用眼睛看,是读不懂拙政园的。要带着字典,循着历史,细细品味。

该从何说起呢?

还是把拙政园的前世捋一捋吧。拙政园的前世主人,是三国时期的陆绩,也就是说,最早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是陆绩。陆绩是谁?三国时,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的群儒之一,有经天纬地之才。其后裔是大名鼎鼎的陆龟蒙——唐代著名隐士文学家,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其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他还是农学家、道学家。在陆绩故居旁安家的还有一位高人——东晋刘宋时的雕刻家、画家、音乐家——戴颙。正所谓“好地方,人人都想得而居之”。拙政园的第一任主人王献臣,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才斥资建造的。王献臣本人,被誉为神童,24岁及第进士,官至国家监察御史。——诸君可明白?拙政园的文人气息浓,是从她的前世承袭而来的。400年间,这里走马灯似地换了18茬主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唯一没有变的,是园子的文化味。且随着主人的更迭,其文化的延展越来越宽广,文化的承重越来越坚挺,乃至于成为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这里有建筑美、有诗词美、有楹联美、有书画美、有奇石美、有雕刻美……但凡传统文化,在这里都能找到注脚。单是那一个个景点的名字,听都听得醉——“待霜亭”、“倚虹亭”、“涵青亭”、“宜两亭”、“兰雪堂”、“梧竹幽居”、“玲珑馆”、“与谁同坐轩”……哪里是名?分明是诗,是画。

在园子里漫步,我都小心翼翼,不敢大声喧哗,不愿脚底生风,生怕动静大了,搅扰到历代的先贤们。谁能说清,这400年间,究竟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驻足?在这个迷宫一样的大院内,又发生了多少后人不知道的故事?有据可考的是,与纪晓岚齐名的清乾隆年间的大诗人袁枚,是拙政园(时称复园)的常客。他经常来这里参加雅集,有时甚至还住上数日,流连忘返。当时有“白头尚书访旧来,风流大令看花至”的诗句。“白头尚书”指沈德潜(清代诗人,乾隆四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风流大令”指袁枚。这样的雅事,拙政园俯拾皆是。那无数的名联、名句、名诗、名书(法),可见一斑。我感兴趣的,还不仅是这些。

在苏州民间,深信不疑“拙政园与《红楼梦》大观园,同出一辙”,有例为证:“留听阁”。“留听阁”位于拙政园内西侧,阁为单层,剔透玲珑,临水而筑,取唐代诗人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阁名就叫“留听阁”。《红楼梦》第40回,就用上了“留听阁”的典故。曹雪芹写贾宝玉与林黛玉乘坐木舫在水道游赏时,让林黛玉目睹荷花有感而发:“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 不管别人信不信,我是信的——我相信曹雪芹住过拙政园,或曰曹雪芹特别熟悉拙政园,熟悉贵胄大家的纸醉金迷,熟悉皇亲国戚的挥金如土,否则,他断不会用诗一样的语言,展示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奢华、腐化,刻画出从贵族到平民的众生相。

所以,站在“听雨轩”,我会想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究竟有没有在这里听过“雨打芭蕉”?在“海棠春坞”,思忖那个叫香菱的丫头,要是住在这里就好了。因为这里的小院,是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铺就的海棠花纹地面。这样的地面,即便下雨,也踩不湿绣花鞋。这么漂亮的地,一定能给那丫头学诗带来灵感。

拙政园就是这样,每一个景点,都有故事,都写满了撇捺,都述说着人与自然的无尽痴缠。

再读:爱不够,博大精深。

拙政园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天地人一同思考、和谐共生的奇迹——天,借助吴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得以花木繁盛、四季有景;地,借助吴地水资源丰富、以水为平台,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园林。人,是万物的灵魂,正是有了人文荟萃,才让这个园子有了味道,有了咀嚼,有了回望,有了延续。

这是由文化决定的。

苏州是吴文化的诞生地。吴文化是和谐文化——它由本土先吴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而产生。吴文化是开放文化——这里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南岸、太湖流域,降水丰沛,湖泊密布、河流纵横。吴地之水并非体内循环,而是内连河湖,通江达海。水是吴文化的灵魂,这让吴文化兼具了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吴文化灵活、富于变化,能很好地处理动与静、大与小、内与外、刚与柔、进与退之间的辩证关系。水的特质,也决定了这里更加重视柔性、精细、创新。

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有精美的刺绣,有天籁之音评弹,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明白了,为什么拙政园能够把自然、人文很好地揉捻在一起。当年,总设计师文徵明在设计时,应该有充分的考量,因为,他本人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园子的整体布局、如何充分从自然取势——借景、对景、漏景、框景,如何运用中华文化等等方面,深谙其理,下足功夫。

“香洲”即如是。“香洲”是一个石舫。这条旱船,建筑手法非常独特,使人感受到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船尾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门楣题额“野航”两字,取杜甫“野航恰受二三人”诗意。石舫的设置,有着园主人的理想与审美情趣:一方面,希求一帆风顺,平安康和;另一方面,把临水的建筑造成旱舟,以“不系之舟”的形式,使简单的船形建筑上升到“不系之舟”的精神层面,表达一种人格自由、精神遨游之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