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听雪女子的头像

听雪女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23
分享

少俺一场雪

天愈来愈冷了。东北、西北已飘了雪花——这里,啥时下呢?天,你少俺一场雪呀!

一提这个话题,心就堵,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

多少年了,这里,这个城,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

听老辈人讲,他们小时候,冬天的雪,大着呢!亲耳听一位长者说过他小时候的一件趣事。七十多年前,他七八岁,他的胞弟五六岁。那年冬天,雪特别多,还特别大。大雪醒来迟。有一天,一家子起晚了。五六岁的弟弟,起床后看到院子里的雪,一惊一乍的,嘴里还念念有词:“不对,不对!”大人问:“咋不对了?”“雪不对!前个下的雪,有路;今个下的雪,没路!” 他的话,把一大家子逗得哄堂大笑。啥叫 “有路的雪”呢?原来,前几天,家人起得早,他这个小人起床之前,大人早就扫出了一条通向大门的小路。那天起晚了,没来得及扫呢!这个故事被他们家说道了多少年。可见,七八十年前,这个城市的冬天,还是经常大雪纷飞的。

三十年前,也有大雪。大三时,就下过一场搅天风雪。那一晚,几个室友几乎都未合眼。我歪在床上,拿本小说似乎在看,其实一点也看不下去,耳朵一直听着窗外的动静;另几个同学干脆爬起来,一边打牌,一边听雪,一边等天亮。那时的大学宿舍,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我们宿舍还在阴面,东邻洗衣房,平时都是早早收拾妥当,钻被窝取暖。那一晚,大家忘记了寒冷。风,像悦耳的风铃,不停地敲打着窗户。那个激动呀,什时候想起来,都心里发热。

何年何月,这里的雪,变得稀少了?要说往前推十年,雪,还是有的,再怎么少,每年也得下一场。最近些年,也不知怎么回事,任一个城的老少爷们盼星星盼月亮,人家就是不下。有时,天气预报有雪,吊足了一个城的胃口,结果,天倒是阴得蛮吓人,雪,却绕过去了,要么南了,要么西了,要么北了,就是不在这儿停。有时,下是下了,却是雨,或雨夹雪。也有冷不丁真飘雪花的时候,薄薄的一层,不得了!微信朋友圈里,看谁晒得欢!看了新闻才知,那是人工降雪。这些年,老百姓心里,似乎人人憋了一口气:老天欠俺一场雪!

我的老家在燕赵大地。“燕山雪花大如席”,虽然有点夸张,但是雪大是事实。在我心里,冬天下雪就跟春天槐花开、夏天青蛙叫、秋天大枣落一样,自然、真实。从牙牙学语到豆蔻年华,年复一年,我认定了冬天是“朔风、冰冻、寒冷、大雪”。我不怕冷,冬天就该冷。

家乡的土地,可能贫瘠,却有风骨。“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儿的人,祖祖辈辈秉承了先祖的侠肝义胆;因缺水长不出大米,但玉米、红薯照样让我健康成长,且长成一个大个子;天干气寒缺少姹紫嫣红,在老家见得最多的花是蜀葵,但没有影响我后来钟爱姹紫嫣红,反而更加珍惜姹紫嫣红。多少年以后,慢慢地悟出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自然之间,也是双向选择,相辅相成,互为生长,人离不开雪,雪离不开人。寒冷?寒冷!却长毅力,增意志,千金买不来。想想看,所谓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都是在冰天雪地里磨砺出来的?何况,雪,在华夏儿女的心里,有时根本不是气象,而是精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首词,人人会背,当年,振奋了整个民族,让披荆斩棘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至于浸润在炎黄子孙血脉中的雪的气质、雪的精神,那可以写成一部书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似乎闭着眼随便摸一把,都能在文化长廊里划拉到一首雪诗,领略到雪的风姿。不能想象,在这片土地上,雪消失了,会是什么样子?这才是人们盼雪、念雪的真正初心吧?

记得大学第一个寒假,回到老家,坐在热炕头上,聊着聊着,家人就问到了下不下雪的话题:“学校那边下雪了吗?大不?”我如实回答“不怎么下,雪不大。”家人马上附和一句:“那是,那里是南方嘛!”

老家认为,徐州算南方。我开始也以为徐州是南方,其实,徐州距离真正的南方还有一大截子距离。不光有地理上的距离,饮食、习惯、文化、风俗等等人文方面,也有很大的距离。北就北了,没什么不好,我也乐得做个北方人。但是,既然是北方,得有北方的气质呀!冬天不下雪,算哪门子北方?

那天,读了一篇本地作家的颂文,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草木集于徐州,这些年,徐州的气候特征似乎一下子‘南移了’300公里……”自豪之情,溢满字里行间。要说这里的草木,的确今非昔比。三十年前,这里的冬天,除了山上的松树有点绿影,其余的,堪用满目萧瑟来形容。现在呢,却是目之所及,绿意无限,初来乍到的,真以为到了南方——我也喜欢,觉得冬天不再光秃秃,这是这个城市多少年奋斗的结果。然而,内心深处,却总有那么一丝不甘:没有雪的冬天,动物还能否冬眠?农民少了多少期盼?诗人失去多少灵感?没有了雪窗萤火,学子们还能不能嗅到千年文脉,读书安否?难道,堆雪人的游戏,今后就只能在故事里听了?

我知道,这些年,除了雾霾有增无减,不雪、少雪普遍存在着,而且在往北推移!山东半岛,雪少了;我的家乡,雪少了;山海关,雪少了;就连东北,雪也少了……如果今后少雪是定数,我宁愿我这里没有雪,把雪氛攒起来,留给大兴安岭——我这里没有雪,可以冒充一下南方;大兴安岭若没有大雪飘飘,会是什么样子!护佑华夏儿女的那道天然屏障,还有吗?黑土地,还能富饶吗?东北,还是东北吗?

我也知道,老天不下雪,是伤心所致。人向大自然索取无度,完全忘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祖训,数字确乎增长了,但捆绑丢掉的东西,一趟动车拉不完——个中,雪,貌似最无关紧要,因为现代科技让天下雪,易如反掌,这个城市就有几处滑雪场。就像再精致的假脸都是假的一样,好看是好看,但不知道会不会出现面瘫?人工降雪让人不踏实,谁也不清楚,将来那会不会成为一个连环套,顾此失彼?

我的气在于:天,别人得罪你,我没得罪你呀!有人违背自然,你惩罚他去!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芸芸众生中的一芸,对雪的喜欢发自肺腑,一如我爱山爱水爱花爱木,为什么连我一起惩罚呢?

我的性格里,有点硬,有点别,说好听点叫不服输,这气脉,已长在了我的血液里,这是大雪给我的。我想,如果一年没有雪,我可以无所谓;两年没有雪,我可以忍耐;三年没有雪,我也可以忍受;要是多年下来,只有北风呼啸还是没有雪,那就不行了,连名字都得改,不能叫“听雪”,只能叫“听风”了——呵呵,我可不想改名字。

天,别不认账,你终究欠我一场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