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时候,对一个地方的记忆和向往,完全得益于美食,如同我最初对南北山的认识,只是因为身边人趋之若鹜地在县城金三角超市抢购南北山土猪肉。经过多次烹饪和品味,真切地发现南北山猪肉的确不同于普通猪肉。每次从金三角超市购回的南北山猪肉总是晶莹剔透,色泽红润,肥肉下锅即出油,香味扑鼻,或炖或炒,清脆爽口,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更没有一般普通猪肉的土腥味。有时候对一种食物的迷恋还因为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情怀,如同南北山猪肉让我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梁实秋在《人间有味是清欢》里说,爱吃,是一种态度;能吃,是一种乐趣;懂吃,是一种享受;会吃,是一种学问。真正的生活者,源于对食物的无比热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物于我们已经从简单的果腹、美味向着健康、绿色延展和开拓。走过大街小巷、穿过人山人海,尽管我们每个人对食物的味道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对食物健康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听多了南北山土猪肉美味的由来、南北山高山菜无污染的健康传说,但是,这一切终究是传说,百闻不如一见,深入南北山的念头愈来愈强烈。起了个大早,和一行人渡船过古角水库,攀越北山古道,信步直入标志着“南北山本源生态农业”的农庄。走过了水,走过了山,走过了漫山遍野的碧绿和清香,我们终于一身疲累,渐渐来到了南北山农庄。这是一栋两层楼结构的四合院式庭院房舍,家居统一以原木材质为主,内设素朴名宿客房、典雅用餐雅间、琴棋书画阁,参禅品茶间。院前播种有莴苣、白菜、葡萄、西瓜;篱笆下有撒欢奔跑的鸡鸭成群,水池里有嬉戏游泳的鱼儿,环顾四周,翠竹环绕……蓦然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禁笑起来。
踱步院落间,处处可亲,墙根下花草葱茏,虫啾鸟鸣,随手摘下垂落于眼前的黄瓜,咬一口,是一种久违了的沁入心肺的清甜。来到忙碌的农庄女主人身旁,才发现她正在往大小不一的竹筐里晾晒自己制作的干土豆片,萝卜丁、雨花菜、芦瓜丝……女主人边忙碌边介绍,自己生在山里,长在山里,总觉得县城里再好还是住在这里踏实,吃自己种的菜,喝自己采的茶,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看着在旁边时不时的搭把手帮忙的农场主,夫妻二人之间的默契只需要一个眼神,不禁想:“所谓的天荒地老就是这样子了,房前栽花屋后种瓜,晴耕种来雨喝茶,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
在农场主的带领下,到了海拔600多米北山上的土猪养殖场,四周渺无人烟,唯有茂密的绿色植被,才发现这里养殖的猪不是圈在猪栏里傻睡,它们会有充足的时间被放养到山林,四处游荡,喝的是无任何污染的山泉,呼吸的是洁净的深山空气。而猪栏里采取的还是复古的喂养方式,吃的是米糠、豆渣、酒糟、红薯片等。“这种传统的喂养方式,一头猪得养多久才能出栏?”同行的人不免发问。“12个月,一年,我养的猪都要一年才能出栏。”农庄主简洁明了的回答。“不能给猪喂食激素饲料,不能给菜品打农药,这是我们农场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看着我们诧异的眼神,农场主又补充道。此时我才发现,这个叫何小营的农场主,瘦小身躯、黝黑的肤色下,他的内心是如此澄明。
再次返回农庄,踏入院内,四四方方八仙桌上,萝卜丝炖土鸡,土豆片烧肉,辣椒酱蒸鲫鱼,雨花菜排骨汤……那阵阵扑鼻的香味不禁让人垂涎欲滴。高山绿色无污染的原始食材,大锅土灶朴素的烹饪方式。饭糯、菜香、人醉,心境融通。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回眸处,炊烟袅袅,此刻,一碗醇香缭绕的米汤锅巴粥就是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