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怀正的头像

王怀正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1/30
分享

陪同李茂林老师写《堡垒》

李茂林是很有名的军旅作家,是兰州军区的骄傲,他是陕西省子长县人,国家文学创作一级,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1990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发表出版短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数十篇;发表出版电影文学十余部,其中《路漫漫》、《祁连山的回声》获国家政府奖;创作多部电视剧,撰写的电视系列片《无形的战线》和电视专题片《新南泥湾工程纪实》均由江主席题写片名。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活动中,获“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我在延安部队医院服役时就看过《祁连山的回声》这一部电影,也听说过李茂林老师。我在延安干了一件比较有影响的事情,为部队联系出版了一本报告文学集《情洒延河畔》,写了一些双拥工作的新闻报道,在《陕西日报》还发表了长篇通讯。我被评选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上级领导有人想提拔我,给我更高的平台。

1993年我就被调入陕西省兴平市农村旁边的一个部队,领导叫我负责新闻报道宣传工作,特别交代要发扬延安时期的拥政爱民工作热情,写一写部队和驻地农村的双拥故事。我看了一些材料,感觉和延安的故事有一些相似,也有一些区别。我写了几篇新闻稿件,也发表了一些。我们部队上报材料,引起了兰州军区后勤部领导的重视。

驻地农村党支部书记请部队政治处主任去给他们村里的党员讲课,让领导眼睛一亮,感觉到村党支部书记曾经当兵尽义务几年,对部队有感情。为什么他们邀请部队的政治处主任讲党课?于是找出了一些社会深层次的因素,现在大家的观念变了,谁都想发家致富,一切向钱看,许多村里党支部书记不管党支部学习党课的事情了,谁还请部队的领导讲党课?部队的官兵打报告要求转业,志愿兵也有“和军队干部攀比,也要求转业”想回家发家致富了,义务兵学了民用技术也想复员回家致富呢,有的义务兵在部队入党了就想回家当党支部书记掌权,利用手中权力捞钱发家致富的。有的村多年不发展党员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个材料,引起了李茂林老师的高度重视。

李茂林老师看过我们部队的经验材料就来到了我们部队,住下来修改经验材料,创作电视剧《堡垒》剧本。我被领导安排一项新任务,就是陪同服务好李茂林老师,和李茂林在一起,使我受益匪浅。

李老师给我讲了一件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经济形势发展了,各行各业都在抓经济发展,老百姓的腰包鼓了,之后出现了物价明显上涨,全军各部队的经费有限,广大干部战士的生活就受到了影响。各军区、各兵种空军、海军、武警部队都在“建塑料大棚种反季节蔬菜”,养牛、养猪、养羊,千方百计调剂广大官兵的伙食,增加官兵的营养。

部队光荣传统,经常总结经验,每干一项工作,就是需要出经验、提拔一些干部、推出一批人才。部队一个光荣传统是表扬先进,谁是先进?谁有吸引人的“工作经验”,大家都来学习,就是先进分子、先进单位,先进单位的领导就会被提拔起来。

兰州军区的军旅作家李茂林创作了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因为这一部电影,他就有了说话的“资本”,他成为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李茂林在创作之余,就和我聊天,他把他自己最满意的“体会”,给我说了一些。李茂林老师问我:

“你记得全军提倡‘建大棚,种蔬菜’吗?”

“记得。最近三年多各部队都在建大棚种反季节蔬菜,官兵们即使在冬季也能吃上蔬菜大棚里边的新鲜蔬菜了,这已经很普遍了。”

“万事开头难。在刚开始建大棚的时候,各大单位都想介绍经验,干工作,制作电视短片,写材料,就没有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你说建大棚好,蔬菜可以反季节,常年不断蔬菜;他说向老百姓学习蔬菜大棚技术,就是好。有的说:部队落伍了,菜农的思路宽,菜农来部队当领导也是很好的。就是这样到处议论讨论,哪有什么满意的结果呀?我的一句话,让领导的眼睛一亮。将军们都说:你的标题很好,很吸引人。”

李茂林老师看了看我,继续说:“我说:物价上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问题,军费少是各部队首长都知道的问题。我们只能发扬‘延安时期三五九旅王震军民大生产的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解决部队现在存在的生活缺菜少肉经费少的问题。”

我听了之后笑了笑。李茂林老师停了一下又说道:“我为兰州军区拍摄的电视短片起了一个名字——《新南泥湾工程纪实》。我说了这个片名,将军们一听马上就定下来这个《新南泥湾工程纪实》名字了。电视短片制作出来了,我们拿着电视短片去北京,到总后勤部去,军委三总部的领导,老将军们看了看兰州军区报送的短片《新南泥湾工程纪实》,一下子高兴了,要开‘研讨会’。军委江主席也来了,看过短片,他很满意,江主席说:‘我写一个片名吧。’江主席说罢,就拿起毛笔很认真地写了片名‘新南泥湾工程纪实’。全军各大单位都报送了电视短片,都是部队官兵种菜、养牛养羊喂猪喂鸡的画面,他们的电视短片,江主席没有给他们题写片名。只有我们的《新南泥湾工程纪实》短片,是江主席题写了片名。其他大单位没有争取来主席题写片名这一个机会。”

李茂林老师微笑着,我也微笑着,我感觉能亲耳聆听老师的故事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李茂林老师最后说:“标题,就是人的眼睛。你的眼睛可以闭上,闭目养神,思考问题,谁也不会说你什么的。但是,你的眼睛一旦睁开了,就要有神,就要吸引人,那样才能看得准、看得清、一鸣惊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就是成了一个历史典故。”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后来我还不断的思考李茂林老师的教诲,精心的写好自己的新闻报道稿件的标题。

李茂林老师为我们部队的电视短片起了一名字《堡垒》,突出军民共建的内容,讲党课、抓党员学习、带着群众致富奔小康,写好剧本之后,我们部队先后邀请陕西省委组织部、咸阳市委组织部、兴平市委组织部、乡书记、村党支部座谈讨论了几次。

李茂林老师穿着红色体恤衫,热情洋溢地朗读自己创作的《堡垒》剧本,然后请与会的军地领导提意见。然后他说:“全国都在抓军民共建工作,抓住一个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支部就是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不学党课,党员没有新鲜血液,农村几年不发展新党员,值得高层领导关注。我们争取把这一个电视剧短片,拍出来就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来,就是要引起高层重视,如果江主席或者其他政治局常委给我们的专题片来题写一个《堡垒》片名,那就是一个亮点。”

经过几次修改,李茂林老师要离开我们部队回兰州了,我就思考着他的这个目标。不久,我们部队就迎来了一个中央电视台导演来拍片了,导演带来了一位军事频道的主持人孟莉。他们看了李茂林留下来的《堡垒》,认为太长了,如果按照李茂林的剧本拍出来,播出一个小时也不够。《人民子弟兵》一般是十五分钟。于是,我们部队官兵就配合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的导演来拍片,忙活了几天,我也忙前忙后,拍照、留影、大家和导演主持人合影留念。

我把大家的照片送到兴平市的照相馆冲洗出来,还请领导过目把关,把一些值得纪念、有意义的照片放大,留作永久资料进行保存。

很快我们部队的电视片在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来了,大家十分高兴。虽然是十五分钟有一些短了,但是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军民共建小康村》也是值得纪念的。年底,我们部队被全国文明办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我也本评为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我保存着李茂林老师的《堡垒》,不断地思考,曾经问了秘书处长、秘书科长,他们说:“李茂林老师看了咱们在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来的《军民共建小康村》,有一些遗憾,本来应该是一部很有影响深度的题材,就这样简单地拍出来一个短片,十五分钟很快就播完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有一些平淡了,没有挖掘出农村堡垒的存在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向。”

转眼间我离开部队二十年了,结合现在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我更感到李茂林老师的《堡垒》没有拍出来,真是遗憾了。如果部队要拍《堡垒》电视专题片需要我去,我还是会积极配合这一工作的。愿我们的党支部成为一个个坚强的堡垒,愿李茂林老师开心每一天,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