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福元的头像

汪福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0
分享

水乡泽国芙蕖鲜

今年七月上旬,正是荷花开得最旺的时节,我受潘新民先生之邀,再次来到双港镇鸭子村的东方埂赏荷,此时距离我上次来到这里那个夏天,已经有七个年头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快得让人想抓住点什么而不得,而东方埂的千亩荷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画面愈加清晰,怎么也挥之不去。此时的东方埂风采如昔,紫白色的紫薇花在风中摇曳,白云在头顶轻轻地飘过。东边,大横山和小横山倒映在一片白茫茫的水中,偶尔有飞禽在上面盘旋。西头,千亩荷塘风翻翠叶,红色和白色的荷花竞相开放,水乡泽国被这成片的荷塘渲染得如同一幅画,叫人长久的凝眸而移不开视线。

潘新民先生一再提醒我,赏荷最好在早上六、七点之间,这时可看见荷叶上晶莹的露珠,可以看见荷花沾上湿润的水汽,处处透出一股仙气,更加婷婷玉立。可是我们一行人磨磨叽叽到八点才赶到荷塘,早已失去了观看荷花带露的时机,心中多少有点遗憾,好在荷花红白相间,飘来阵阵香气,稍许弥补了心中一丝失落。

同行的一群女子,早已迫不急待地走上小船,摇摇晃晃地采莲去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写的就是她们此刻内心的感受吧。

描写荷的诗词有很多,我喜欢李白“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的浪漫,喜欢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清纯自然,当然还有周敦颐《爱莲说》对荷花品格的赞美。现代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小船呀轻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写得缠绵悱恻,生动感人,同样让人爱不释手。那脍炙人口的《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当你看到婷婷的莲花时,这些优美的诗句,自然会在你的脑海里浮现。正当我看着荷花在遐思的时候,一群采莲的女子,已经下船,举着手中采摘的莲蓬,兴奋得叽叽喳喳地喊着叫着。

此时,潘新民先生告诉我,白色荷花和红色荷花虽然都结出了莲子,但是开红色荷花的不长藕,只有开白色荷花的才长藕,对此,我没有考证,但我选择了相信他的说法,正如他对自己鱼塘鱼性的熟悉程度一样,能够通过水面波纹的变化,知道是什么鱼群在游动。我想,只有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长期细心观察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无意间,我看到荷塘的一侧,有两处小池塘,一处的水面上生长着稀疏的几株芡实(即鸡头苞),一处的水面上是密密麻麻的野生菱角菜,我顿时感到一阵亲切,一种久违的情愫在我的心中荡漾开来。我的家乡青城村河流水塘众多,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很少看到荷花,当然,要吃上莲藕,那也是要到过年的时候,偶尔才能品尝到脆生生白净净的藕片藕丝。而芡实和野凌角菜则到处都是,这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们的饭桌上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更是饥馑年代的珍馐,直到如今,我还是忘不了凌角菜和芡实的风味,一有机会,我都要买来亲手烹饪,然后大口朵颐,仿佛要把童年和故乡一股脑儿地留在心中。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潘新民先生更是如此。当年他在贵州,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家庭也早已进入了小康。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毅然决然地丢掉自己熟悉的事业,承包了自己家乡这片水乡泽国的土地,开始了新的创业。自此,养鱼、种稻、栽藕.....件件都是辛苦的事,可他却是越干越有劲,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倾倒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他的理想就是要建好自己的家乡,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天热时,人们经常看到他夫妻二人浑身都是湿漉漉的,在田间,在水边忙碌的身影。

二0一六年,桐城发生了特大洪灾,潘新民种植的几千棵树,养殖的几百亩鱼塘和上千亩的莲藕,都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损失惨重。他毫不气馁,抖擞精神重新开始,夫妻俩起早贪黑,割鱼草、栽树苗,种莲藕,忙得不亦乐乎。东方埂上的果树开花了,鱼塘里的鱼肥了,荷塘里的藉长大了,正当潘新民一家怀着丰收的希望,憧憬着美好收成的时候,又一场洪水不期而至,这是二0二0年的夏天,和上次一样,洪水又把快要丰收的果实冲得一干二净,老天怎么这样无情啊。潘新民这样的硬汉,这次也沉默了,变得寡言寡语,脸上也少了往日阳光般的笑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潘新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经过顽强的打拼,东方埂四周又展现出勃勃生机。

潘新民先生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情感,一切的牺牲和奋斗,都是希望家乡变得更美好!潘新民先生有一颗追求高尚情怀的信念,他加入了桐城关爱女孩网,经常资助家境困难女孩,让她们的学习得到更好的保障。潘新民还把儿子的优待金一万多元全部捐给了政府,帮助那些生活一时困难的人。每当做这些事的时候,潘新民心中一定是欣慰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潘新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用一颗热忱之心,谱写出人间大爱的旋律。

周墩颐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不正是潘新民先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吗!

不记得是谁写过这样的诗:"赏莲归后,怜子应如旧,年年有信,莫叫多情候。"这一方荷塘留下了潘新民先生的坚实的足迹,洒下了他奋斗的汗水,也留下了我们对他的祝愿,愿东方埂的荷花一年比一年绽放得更加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