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汪福元的头像

汪福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0
分享

又到秋风采菱时

偶尔看到街上有卖菱角的,心中那柔软的触角仿佛沾了上秋天的露珠,一下子就湿漉漉的,思绪就飞回到那池塘畔,那河水旁。记得年轻的时候,故乡的池塘河流很多,你随便走在七八月乡村阡陌的小路上,都会看到水面上的菱角菜,那一簇簇的绿叶几乎铺盖了大半个池塘,晨露中菱角菜的绿叶下有鱼儿跳跃,雾中的空气清澈肺腑,让人感觉到清爽舒适。哪像现在池塘河汊所剩无几,很难见到那大面积的菱角菜了。

菱角和杏子桃李一样,在农家田园的风光里,都是顺应节令的佳果,五月端午枝头采黄杏,八月中秋水里摘红菱。那些少女都坐在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木桶里,木桶里放个小木凳和划水的小木棒,然后就卷起手袖,挽起裤管,露出那白生生的手脚,坐在木桶里不慌不忙的采摘菱角。菱角的种类很多,那些野菱,叶茎、果实都要小很多。菱从颜色上看,有红菱青菱等,从形状看有两角三角四角的。名称也很多,又名腰菱、芰荷、水栗、水栗子、菱等等。腰菱这个名字大家很好理解的,弯弯的形状很像人的腰部,或许那些采菱姑娘的水蛇腰和戚夫人一样,柔软纤细,也会跳“翘袖折腰舞”吧,那菱角才得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菱在古代还有一个名称叫“芰”,《王安贫·武陵》记云: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本草注》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菱与荷都是美好的事物的象征。吾乡则以两角菱即腰菱为多。

菱角一般从立秋以后就可以采摘,直到寒露时节。那些嫩的菱角颜色青绿色或者红色,直接剥开露出白晶晶的肉身,生吃甜脆,口舌生津。那些老熟的菱角,颜色深褐色或黑色,煮熟了吃起来很粉糯,都具有生津健脾胃的功效,没有脂肪,是保健的佳品。一般人只知道菱角味美,却不知道菱角的梗茎也很好吃的。那些菱茎除了喂猪,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把菱茎捞起,减除那些叶子和蒂,然后洗净,剁碎,再反复地揉,去掉那些紫黑色的水,味道才不会涩,洗净后再放上生姜蒜子辣椒和食盐腌制半小时,加菜籽油烹调,吃起来简直是一味佳肴,那些爱美的姑娘只能浅尝辄止哟,吃多了牙齿就会有一层黑釉,牙要刷好长时间黑釉才会消失。但不管怎么说,不仅在那个年代,就是现在,我依然喜爱着菱角菜的美味,那是童年的味道,那是岁月的味道,弥久不忘。

现在的人们对这些水生植物的兴趣已经不大,尤其是那些少男少女,对菱角估计有点陌生了,但不妨碍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去认识理解菱角,他们已经由菱角的实用功能上升到了审美的境界,这也是时代的必然吧。当年邓丽君一曲《采红菱》“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情,得呀得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就风靡了很久。还有一首歌曲叫《采菱曲》吧,也不知道是谁唱的,那歌词写尽了少男少女活泼天真的浪漫情怀,“竹竿呀轻轻地点,点圆了水环一圈圈,采菱的船儿悠悠的转,引来了蝴蝶舞翩翩,采菱的姑娘实在美,水灵灵的模样似天仙。一边采来一边唱,唱醉了渔哥哥的心尖尖.....”,当你听到这轻缓舒曼的歌曲,仿佛一下就回到了江南水乡,想起了那小木船,就想起了那白手白胳膊水灵灵的的采菱姑娘,在晚霞里采摘红菱呢。

宋代曹勋的一首词《采菱曲》“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同样充满了那采莲女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奇趣。南朝萧衍《江南弄》曲调,里面就有:“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一诗,写尽了平民女儿纯洁的爱情。菱开白色的花朵,夜开昼合,菱剥外壳里面也是洁白的,象征着少女的纯洁。在古代,采菱和春社秋社十五元宵节一样吧,在这个瓜果飘香的秋季,都是少男少女恋爱的好时机。不引用古诗了,采菱的诗歌再多,也描不尽采菱姑娘美丽的风情。

菱与荷一样,都是生在碧波中,有清水之濯,那莲才高洁,菱也一样,有清水之濯,才有那白白晶莹的冰心。它们的一生都生活在浪花尖上,沐浴着风雨,吸收了天地月华之精髓,才有那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正如人一样,不经风雨,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生命是不会绽放精彩的。

又是一年秋风至,天高云淡,让我们轻食花语,唱一首《采菱曲》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