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朝夕的头像

许朝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21
分享

冻米糖

农历十月下旬,小雪的节气也才刚过,冷空气南下时,顺带着雨雪天如约来到我们身旁,让前几日还是懒洋洋的十七八度,立马降到了冰点,看样子冬天真的来了!

傍晚时分,缓缓的车流,行驶在拥堵的主干道上,演奏着城市特有的快节奏旋律。然而停下车,徒步走在街道上,人群却是寥寥无几,寒风在昏暗的路灯下,像针一样穿透心灵,因为气温骤降十几度的原因,人们也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菜市场摆摊的小商贩们,都比往日少了许多,我看到远处,一个裹着厚厚的棉衣,蜷缩着身子,坐在三轮车的小贩,正无精打采的望着人来人往。我走近一看,小贩的车上,售卖的是切糖,这种用糖混合爆米花的食品,也叫冻米糖,因为这是孩提时代最好的味道,所以我立马来了兴致!

我上前和小贩搭话,要了几块钱的,接过小贩递给我的塑料袋,迫不及待地从里面拿起一块糖,塞到在嘴里嚼了嚼,我皱了皱眉,这显然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我一边吃着切糖,思绪和回忆,把我带到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线。记得每年临近岁末,年味渐浓时,到了数九腊月,我们在农村,很多家庭都会全家出动,制作有着悠久历史的特色点心:切糖或叫冻米糖,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个叫法源自何处,只知道,从我孩提时期,就听大人们叫切糖,至于叫冻米糖,那都是后话了。

在寒冷的冬天里,热灶台、熬制饴糖、翻炒搅拌.....一块块热乎乎的冻米糖刚切好,就被等在一旁的孩子们,哄抢一空,尝上一口,唇齿留香,而这个画面,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儿时回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传统美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制作者更是寥寥无几。记得当年在农村时,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大人们,都会制作上好的冻米糖,那些个画面,就像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早就篆刻于内心深处,哪怕时光荏苒,也无法忘却。

制作冻米糖的第一步,就是制作冻米,首先选用的是颗粒饱满的糯米,糯米洗净后,先要浸泡十几个小时,然后用传统的蒸笼木甑蒸熟,再用手反复捏搓蒸米,当手感柔软无硬心米时,便可出甑冷却,大约十个小时后,再用木铲翻拌一遍,当蒸米变硬后,这就成了冻米,最后将冻米移至晒场上晒干,在冬天温暖的阳光下,最起码要晒上一个星期,才可以得到半透明的干燥冻米籽。

在制作冻米糖时,冻米会经过油炸,变成了金黄色的米花,每炸四五锅冻米后,就要捞去油锅中的杂质,以免油色变深,影响米花的质量。而制作冻米糖,另一个重要的原料,就是糖稀,因为糖稀的好坏,决定了冻米糖是否可口,天气冷了之后,有的就开始准备好,拐枣、甜杆、小麦、红薯、这些制作原料。

首先要把小麦,用水浸泡放入盆中盖严,待小麦的芽发至3至5厘米左右后,把发芽的小麦粉碎,把拐枣、甜秆、红薯碾碎入锅,放一部分麦芽粉,添满水,用慢火煮烂,再放入剩余的麦芽粉,加满水,用慢火熬煮三个小时,过滤后,就可以开始熬制糖稀,熬到糖分浓度达75%时,就做成了“糖稀”,最后再将“糖稀”用慢火熬。同时还要不停搅拌,待水分挥发,等糖稀变成粘稠状,糖稀的颜色从土黄,变成微黄就可以了,最后将制作好的糖稀,放在泥缸里冷却,待以后粘糖时使用......

等到了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这时也是制作冻米糖的最佳时间,因为要是做的太早了,经不住家里孩子们吃,不要等到过年时,就被我们吃光了。

在物质生活不算富裕的农村,香甜的冻米糖,便是所有孩子们的奢求,制作冻米糖那天,厨房里火急火燎的摆上小桌,放上擀面杖,准备就绪后,先要炒制小米,每次在锅中加入一小杯的量,用特制的“小笤帚”翻腾小米,几秒后迅速出锅,灶火太旺小米容易焦,火太小小米又不能‘爆’出,导致其不够香脆蓬松,所以时间和火候,都要把握的很好。接着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糖稀倒入锅中,文火加热,熬制好的糖稀和爆出的冻米,混合搅拌、压紧、造型等等步骤下来,需要动作熟练、有条不紊,这时我们这些孩子们,早就望眼欲穿,就等冻米糖被一片一片的切出来。

出锅后热腾腾的冻米糖,颜色亮丽,带着米香和糖稀的香味,这时用擀面杖,将大号的冻米团压扁,压到2~3cm后时,用刀切成长条,在切片,冷却后才算是大功告成。

然而这时的孩子们,却早就等的不耐烦,一个个不等大人们发话,上前抓上一把就跑,直到个个嘴上咬住一个,再一手拿上两个,方才罢休,等大人们说话时,只能听见远处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