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必东的头像

王必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4
分享

清明

 

今天是二零二一年的清明节,昨夜无眠,辗转半夜,我对着案头奶奶的遗照神伤起来。

前两天,家里的哥哥们迁坟,听说是我爷爷的二哥,也就是善儒大叔的父母。这是活人过的不好,风水先生给予了判断,于是清明前举行了仪式,这是我家乡的旧俗,也是活人祈盼的希望吧!想来也是,大叔这么多年的不幸,直至病逝也不曾坦然舒心,人生的苦痛,他是尝受较多的一个人。想到逝去先人的心境,哪一个不希望自己子孙能兴旺发达呢?

宋朝黄庭坚有首《清明》七言: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诗的字里行间,节令和心情都富含了。

连年在外,逢节日就感触伤怀,这是这几年不改的旧痛,许是历世久多的缘故吧!总之这个时候,只想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是忏悔过去的失败,还是寄希望与未来,那也许不得而知,因为得过且过的人总是难有清醒的。希望总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只是实现的浇灌有没有到位罢了,我是收获到太多不如意,经常怨天尤人的人。

说来也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几年越发的大度容事起来。遇到失意和不顺,从以前怨恨别人到现在自觉审查自身,这许是残殇的蜕变,希望的爆发吧,总之觉得我睿智起来了,这是四十岁之前不曾有的。

随着身边的长辈逐渐仙逝,儿女长大成人,我越发地检讨过去,那私下流下的泪是苦涩的,一个人偷偷地反省冥思,不是吗?眼面前的所有,不都是自己一手精心打造成的吗?有了好处就是自己的功劳,而有了过错就把一切归结到别人的身上,那的确是野蛮和愚蠢的表现,特别迁怒到恩重的父母,苦难的夫妻,可怜的儿女,包括无辜的亲戚朋友,我是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起来了。

昨天看到一则视频:看到佝偻的老父亲孤零零地站在家门口徘徊,想到刚去世不久的老母亲永别,这位回家扫墓的儿子伏在方向盘上痛哭失声,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情几个能体会呢?

今天是清明节,我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泪水几次迷糊了我的双眼,想到我逝去八年的奶奶,也想到了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老体衰的父母,想到这几十年的打拼生涯,情不能自已,这是良心发现吗,这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这种预示着对待“渐行渐远”亲人的“悔恨”,那时一种无可挽回的悔恨即将降在我的头上,难道是在亲人失去后再嚎啕大哭,或者高唱“子欲养而亲不待”吗?我觉得我变成了不肖子孙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是宋朝诗人高翥写的《清明》,我觉得诗中的场景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贴切。说起亲情,我触景伤怀,情深意切。但是远离家乡,一切的亲情好像随着路程的拉远而轻薄了。在他乡花天酒地,肆意挥霍的情形也曾有过,想想双亲千里之外的挂念,妻儿翘首等待,我的先前真的不堪回首。

清明是缅怀先辈的功绩和品德的时候,当子孙忙碌的身影专程回来拜祭的时候,这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优良传承,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孝道父母,以后子女也会按部就班。若干年后,躺在坟茔里的就是我们,这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怪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大家不是读过吗?真的到那时候,难道只是躺在泥坑里保佑的子孙吗?写到这里我含着泪笑了。

汉朝的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也许没有泰山那么伟大,但是也不要轻于鸿毛,不能一国为哪怕能一家为吧,请善待父母,善待妻儿,请善待身边对你好的人,仅仅因为不要伤害你自己的良知,难道这样做归根结底不是善待我们自己吗?就像文中提到的迁坟改风水,子孙的困境无奈是哪个人想看到的呢?但是那个时候又能帮到他们什么呢?“疼儿不给儿知道”,多给他们做点务实的事情吧。

先前不信鬼神,如今心虚起来,我觉得上天有冥冥。如果能保佑我的父母妻儿甚至包括天下所有善良的人,我愿意相信,我俯首膜拜,至死方休。

                     2021年4月4日写于广东吉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