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轲的头像

王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28
分享

泰州香蒲

偶翻古籍,发现这样一句话,“香蒲,蒲黄苗也,处处有之,而泰州者为良。”也就是说,香蒲以泰州的为最好,用中药行业的术语,叫“道地”。

既然是“道地”,那么泰州的香蒲想必应该是很多的。想想,也是,过去的确是特别多。那时候水塘多,只要有鸭子的地方,一不小心就能看到那香蒲草儿在水袖翩翩了。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之处,香蒲常常成丛、成片生长,细长细长的蒲苇叶子披着薄晖,齐刷刷地映绿了一塘清水。

香蒲对土壤没有什么要求,春初时,长出嫩嫩的蒲苇叶,尚未出水时那是个红白色的茸茸的样子,一到夏天,丛叶中便有长梗抽出,蒲脑儿花便抱紧梗端,像武士的棒杵。一只绿莹莹的翠鸟,不知是觊觎那棕黄的蒲脑儿花,还是看中了蒲苇叶间嬉戏的鱼儿,停压在一尾蒲苇叶上,被我寻找蒲黄的窸窣声惊飞。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扩展,香蒲没有了立足之地,自然也就很难见到。不过偶尔,也能在凤城河边风姿秀逸的水生植物丛中搜索到几珠,在绿绿的蒲苇叶的柔衬下的那漂亮圆长的蒲脑儿花也会诱发我横含在唇的欲望,于是像啃羊肉串儿,唇齿轻抿,满嘴都是细花瓣,又粉又面,蛋黄,玉米面,麦叶,还有烤红薯味儿,一股脑在味蕾蔓延,都是淡淡再淡淡的味道。

我突然想起在兴化吃的板桥宴,当中有一道蒜香蒲干的名菜。说是蒲干,其实就是豆腐干,那为什么叫蒲干呢?泰州烹饪大师王晓明先生说,这个豆腐干可不一般,她是经过蒲苇叶扎整制作而成,干面上除了蒲苇叶的纹路,还有蒲苇叶的清香呢!

我明白了,用中医学的观点,这是食疗的美食。唐代医药学家苏恭编撰的《新修本草》写到“香蒲,即甘蒲,可作荐者,春初生,用白为菹,亦堪蒸食”。蒜香蒲干是巧用了香蒲益中气而坚齿明目的功效。

其实,在泰州巧用香蒲做的美味不仅仅是蒜香蒲干,更直接的是蒲菜。

记得有一年春天,上海的表妹来做客,母亲为她做了一道蒲菜鸡汤,鸡汤里洁白肥嫩的蒲菜让我至今口水涟涟。母亲说,蒲菜是香蒲在水中部分的嫩嫩的假茎,犹如一根纤细的玉管,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其籁伊何,惟笋及蒲”,这个《诗经》中早已讲过。“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北宋词人黄裳在他的词《喜迁莺》中告诉我们,蒲菜在宋朝不仅是普通百姓餐桌上家常菜,同时也是达官贵人豪华宴席上的上品。每年春初时,乡人都会挖出香蒲假根茎食用,可拌、炝、炒、扒、烧、炖、煮、焖、做汤、制馅、熬粥等。不过,母亲还有一道深藏不露绝妙拿手的虾扒蒲菜,就是将嫩白如软玉的蒲菜,整齐排列在长盘中,犹如玉女列兵,再将鲜红的虾仁趴在其上,象征着将帅,辅以高汤现浇,清香嫩滑,沁人肺腑。这个美目生津,这个味鲜爽口,就是放在金陵国际的盛宴,也不逊色。

而泰州香蒲的道地更在于其药用。《金匮要略》中的薄香散、《本草汇言》中的治关格不通方都是利用了香蒲味甘性平、入脾肾二经、具有补脾益肾之功。而泰州苏中药业生产的以泰州香蒲为重要原料的蒲参胶囊,更是将蒲脑儿花(蒲黄)的祛瘀滞而止血利尿之效发挥得淋漓精致。1984年第四军医大学林铮和杨少文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蒲脑儿花(蒲黄)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蒲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于是将蒲黄、丹参等七味中药材与何首乌粉众药煎煮稠膏、干燥制粉制粒,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血瘀症患者。

泰州香蒲的叶子细长,柔韧,馨香。有丝绸的质感,也有棉质的柔软,散发着清凉的香气。庄户人家爱用她编织各种纯手工艺品、蒲包、蒲扇和草席。

如今,要领略泰州香蒲的风姿绰约,大概只有到泰州的溱湖湿地了。漫步蜿蜒延伸的栈道,两旁沼泽里成片的香蒲,清风摇曳,风铃轻吟,浸染湖光,一派静悠。在这里,你可以争观“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的风景,也可以细细回味陆游“未尝满箸蒲芽白,先看堆盘鲙缕红”的美味;还可以想象“智取生辰纲”前香蒲切玉、角黍包金的豪奢端午盛宴;再有“蒲牒写书”的西汉著名司法官路温舒,“蒲鞭示辱”以德从政的刘宽,更有“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的誓言。

青翠碧绿、晓叶凝珠,柔韧如丝,波光流连。

泰州香蒲,让人倘佯悠然的一种质朴、善良、追求幸福的植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