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从前那些串门的日子
汪斌
串门,是老家乡村里最基本的社交形式,是一种正在消失的文化,串门的概念比较广,带上礼物去做客,有高兴的事情亲戚朋友一道分享,家里有困难事急事得到缓解,平常百姓烦恼的事情都及时得到释放。年轻人一早就很忙碌,白天上班忙,晚上手机要上网也忙。社会进步有得也有失,让我们尽快融入崭新的生活环境吧。串门,就是“到别人家闲坐聊天”。对于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老年人来说,串门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拆迁户迁到安居小区里的张伯伯、洪林新城的李婶婶,几乎天天回到附城老宅串门。这不,他们又来了,坐在我家门口,和老妻、大哥大嫂他们聊家常,诉说住在小区里的不开心——难得看见个熟人;同住在一幢楼房的人家,各家管各家。“唉~~”刘嫂嫂叹了口气,说,住在城里“电梯公寓的十楼,像是关在鸽笼里一样。每一天吃饱饭后,没多少家务事情要做。就看电视,消磨时光,时间长了眼睛就吃不消了;只下得楼去散散步,走动走动,眼眼放松一下”。
附城老宅上的很多人我都认得,一开门来就碰着熟人。打个招呼,总是问:“婶婶,早饭吃早饭了没有?”“杨伯早,去啥地方?”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昨日夜里回家,在楼道里碰到两个陌生人,正在打开二楼的门锁,我不由警觉起来。要过年了,更要提防小偷,别是有贼来了吧。我打量着两个陌生人,他们神色并不慌张,反而对我笑了笑。我便问道:“你们是谁呀?”矮胖的男人回答我:“我是这楼里的住家户嘛,我已经搬到这里快一年了。”我有点多余的担心,带着歉意说:“原来是同楼的邻居呀”。回到家中,还在为刚才的事感慨,住在一个楼道里做邻居快一年了居然不认识。其实也难怪了,如今邻里之间是很少串门的不冷不热的生活,有的见面了甚至连个招呼也不打的,如果再要深居简出,那就连面也碰不上了,更不要说认识了。在城市里同一幢楼房的住户,就连居住多年的邻居见面也总是客客气气的相处,但却是各家闭门独户不相往来。
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亲,住在县政府机关大院里的美好生活。那时候很少有楼房,大部分都是平房。也没有电视、网络,电话、手机,邻里之间的休闲方式就是串门聊天。特别是吃饭的时候人们就会端着碗跑到门挨门的邻居家,边吃边聊,还互相品尝各自的饭菜,品头论足一番。到了夏日的夜晚,各自拎着小板凳坐在大院子里,端一个大茶缸,摇着竹扇,或谈天说笑,或聊东家长西家短,聊到了夜深人静时才散伙,各自回家休息。
到了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亲戚家的小孩子就开始联合起来,到邻居家去磕头拜年,那时候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都是东家抓一把花生,西家抓一兜瓜子,生活不怎么滋润,但是心里是喜滋滋的。辈分小的晚辈是一定会到老辈子家里拜年的。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特别是初二后的早上,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我二姨妈家在附城农村,路上要经过附城大桥下面这一条小河,我对这条小河总是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条小河清澈见底,大概能到脚脖,以前常见到的小河鱼,有红尾巴、麻鱼子、石巴子等土鱼,小时候总会喜欢在这样的小河里面捉鱼,现在这样的小河太少了,很多都是被污染了,不是干涸了就是变成了散发恶臭的水沟,应该还是会有鱼的吧,就是会少一些。
我们喜欢夜里去串门。因为夜里,亲朋好友都在家,消闲无事。互相走动走动,亲戚人情也联络了,话儿也说掉了,事情也谈妥了。最好,是在晴朗的天气,出了家门,举头看月,低头走路,到处光亮照人。整个严道小镇,都蓬荜生辉。镀上一层水彩模样儿,与没有这层水彩闪烁,就是不一样。脚踩在这块土地上,脚步声更加响亮了,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衣服,感觉时光柔美。人家的门都关着,伸出手去敲门,因为门上也镀着这层光亮,敲门的声音,比何时都要清脆,从郊外进入小镇里,在墙角、篱笆一带,狗声大作,如歌如诉。
天空无月,也无大妨。有柔美的灯光,从开了灯人家的窗口透出,借这点光,也隐约看得见路。走到一户人家,哦,今天,这户人家是怎么了?推门门不开,喊人人不应,在屋里做些什么?终于,有人来开门了:哎哟,真是对不起,门插了横闩,怕冷风吹开,电视的声音放得太多,没有听见敲门声。这是一个冬天夜晚发生的事,记得那夜的风的确很大,很冷。坐在屋里,泡杯茶,抽支烟,随便说些什么。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庄稼和家庭,很小涉及其他。不知不觉,已是夜深人静,是该回去了。推开门,人家的灯火都熄了,到处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走惯了熟路的,不用灯,摸着走,走不错的。夏天喜欢带把凉扇,冬天喜欢生个火炉盆,看这两个小家伙真有福气,能经常跟我们一起,到别人家去串串门,在别人家,可以换个环境,享受作客的感觉。在别人家,茶一喝,话一说,就没完没了,早把回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在八十年代中期,居民居住条件差,但邻居间相处却十分的融洽。那时候没有专门的厨房,就是在楼道里盘个炉灶,家家户户都在走道里做饭。我还不到15岁,家务活不会干,更不会做饭。每到做饭时就发愁,邻居周大嫂就手把手的教我如何蒸大米,如何炒菜,如何下面条等等,我就是那时学会了很多家常便饭的做法,虽然厨艺不精,倒也能应付生活。每天到了做饭的时刻,走道里到处都是各种饭菜的香味。邻居们互相打趣着,开心的聊着,一边不停地翻炒着着锅里的菜,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那时候的生活虽然很清苦,但邻里间互帮互助,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后来我们家搬进了新楼房。刚开始住楼房,关上门就是自己一家人还觉得很高兴,总算是有了自己舒适的小空间,但时间久了就感觉生活中总是缺少了什么。仔细想想还是缺少了邻里间的相互沟通,一个个小家成了独立户人家,心里不免有些孤单。于是有的人又开始串门,但这时的串门与很多年前的串门又有了不同。在邻居家坐久了就会感觉不自在,于是串门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就连过年拜年的串门也越来越少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工具的便捷,从家家各户户装上电话,于是就开始电话聊天,电话拜年。后来又有了手机通讯,又演变成手机短信拜年。现在互联网的推广,各家各户都装上了电脑,于是网上聊天又成了时尚,每到重大节日,网上的贺卡铺天盖地,优美抒情的贺词花样繁多,让你目不暇接。
今夜月色好,在城里没有串门的习惯,如果在乡下,我怎么能在清静的家里坐得住,早已溜去串门了。